《梅》是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它是杜牧當年受宰相李德裕排擠,被貶黃州刺史后所作。杜牧在這首詩中,主要緊緊圍繞了梅花的美去寫,可以說他將梅花的美寫到了極致。同時,這首詩也有借花喻人之意,寫出了杜牧遭受排擠后,同梅花一樣傲然挺拔的美好品格。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梅》: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
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
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首聯(lián)“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杜牧便直接寫出了梅花的優(yōu)美姿態(tài)。意思是說,梅花輕盈嫵媚的姿態(tài),映照在溪水中,就構(gòu)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它又像一群從瑤臺翩然而降的仙女,舞姿曼妙,如驚鴻游龍,美得令人心醉。我們都知道梅花與雪之間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其實梅花與水之間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正如杜牧在這首詩中所說的這樣。
頷聯(lián)“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即梅花太美了,所以遭到雪花的嫉妒,但卻又不能同它相比。對于艷麗的春光,梅花也敢于超越它,絕不順從于它之后。這兩句詩,主要是從側(cè)面烘托了梅花的美麗動人。同時,它也是杜牧以梅花來喻己,表現(xiàn)出自己就算被排擠,也傲然挺立的美好品格。當然,梅、雪之爭歷來悠久,各有各的道理。
頸聯(lián)“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即梅花偶然間同杜牧相見,就好像是專門為了他飲酒賞花而開放一樣。從這兩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杜牧將無情的梅花,化作了有情之物,賦予了梅花人的情感。梅花樂于同杜牧相見,說明兩人的品性相合,能夠相處融洽。這里也暗示了杜牧在官場的不隨波逐流,不同流合污。
尾聯(lián)“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則是引用典故進一步突出梅花的美。它的意思是說,如果梅花生長在秦樓邊的話,簡直能做弄玉的媒人了。據(jù)《列仙傳》記載:“蕭史者,秦穆公時人,吹簫作鸞鳳之響,穆公文弄玉妻焉。日與樓上吹簫作風鳴,鳳來止其屋,為作鳳臺?!笨梢娒坊ǖ拿酪呀?jīng)超凡脫俗。
綜觀杜牧的這首詩,從開篇“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起始,便美得令人心醉,將梅花的美寫的淋漓盡致。梅花在不同詩人的筆下,綻放的是不同的風采。杜牧這首詩中梅花的形象,無疑就是一個字“美”。但恰恰就是梅花的美,已經(jīng)讓人回味無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