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濕熱下注治則:清熱化濕,利水通淋。
主方:八正散加減。
加減:有血尿時,加茜草10克、茅根30克;有砂石時,加金錢草15克、海金砂10克;少腹作脹,尿下不利,加川??子10克、延胡索10克。
主方分析:八正散為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的要方。方中銳蓄、霍麥清熱利水通淋,為本方主藥,木通、燈心草清心利尿,車前子、滑石清熱利水,山桅、大黃清熱瀉火,甘草調和諸藥。
處方舉例:
銳蓄10克 瞿麥10克 山梔10克 木通6克 車前子10克(包煎)金錢草15克 澤瀉10克 燈心草2扎 滑石15克(包煎)甘草梢6克
2、腎陰不足治則:滋陰補腎,清熱通淋。
主方:知柏地黃湯加減。
加減:尿頻、尿急,加滑石15克(包煎)、通草10克;頭暈耳鳴,加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腰酸乏力,加川斷10克、杜仲10克。
主方分析:知柏地黃湯是滋陰補腎,清熱瀉火的要方。方由六味地黃湯加知母、黃柏組成,六味地黃湯滋陰補腎,知母、黃柏滋陰清熱瀉火。
處方舉例:
知母 10克 黃柏 10克 丹皮 10克 茯苓 10克 澤瀉10克 山藥10克 生熟地各10克 女貞子10克 山萸肉10克 旱蓮草10克
3、脾腎兩虛治則:健脾補腎,利濕通淋。
主方:無比山藥丸加減。
加減:面目浮腫,加黃芪10克、防己10克、大棗5只;納呆胸悶,加神曲10克、佛手10克、郁金10克;手足不溫,加桂枝10克、白芍10克。
主方分析:無比山藥丸為溫腎健脾、益精固攝的要方。方用山藥、茯苓、澤瀉健脾化濕,地黃、山萸肉、五味子培補真陰,蓯蓉、繭絲子、杜仲、巴戟天溫補腎陽,赤石脂澀精止遺。
處方舉例:
黨參10克 白術10克 茯苓10克 山藥10克 澤瀉10克 生熟地各10克 山革肉10克繭絲子10克 五味子6克 車前子10克(包煎)
治療尿路感染,有急、慢之分,慢性尿路感染可分為腎陰不足或脾腎兩虛,但濕邪內蘊仍為致病因素之一,在治療時應處處顧及清熱利濕祛邪,在滋補腎陰及補益脾腎的同時,均應加入適量清化濕邪之品,如篇蓄、金錢草、蒲公英、鴨跖草、山梔、知母、黃柏等,寓攻于補,方能奏效迅速。
中成藥:
1、龍膽瀉肝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適用于濕熱下注。
2、滋腎九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適用于腎陰不足。
3、縮泉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適用于脾腎兩虛。
簡便方:
1、蒲公英30克,鴨跖草30克,金錢草15克,水煎服。適用于濕熱下注。
2、益母草15克,黃精10克,澤瀉10克,女貞子10克,茅根30克,水煎服。適用于脾腎兩虛。
注意事項:
1、注意衛(wèi)生,每日清洗臀部及外陰,勤換尿布及內褲,腳盆、毛巾與成人分開。
2、急性期患兒應臥床休息,發(fā)熱者飲食宜清淡,多飲水。
3、積極治療蟯蟲病,先天性泌尿系畸形者應手術治療。
來源:中醫(y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