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經(jīng)常不易入寐,或寐而易醒,甚至徹夜難眠。多由于外感或內(nèi)傷等病因,致使心、肝、膽、脾、胃、腎等臟腑功能失調(diào),心神不安所致。癥見心煩、失眠、頭暈耳鳴,甚則五心煩熱、多汗等證。西醫(yī)學(xué)中的神經(jīng)官能癥、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貧血、肝炎、更年期綜合征以及某些精神病等所出現(xiàn)的失眠均可參考本病治療。
一、方潤燥交心湯
【組成】:白芍、當(dāng)歸、熟地、玄參各30g,柴胡、石菖蒲各3g
【制用法】:上藥每日1劑,水煎2次,下午3點、晚8點各服1次,每次1茶杯
【功效】:頑固性失眠
【出處】:山東中醫(yī)雜志
二、一百三白湯
【組成】百合30g,白芍12g,白薇12g,白芷12g,
【制用法】:將上藥加涼水50毫升,浸泡半小時后用文火煎,沸騰后半小時取藥汁,然后再加涼水150毫升,依前法煎,先后共取藥汁300毫升左右,兩次混合,分早晚2次溫服。7天為1療程??呻S癥加減。
【功效】:神經(jīng)衰弱。
【出處】:河北中醫(yī)
三、朱砂散
【組成】:朱砂3~5g
【制用法】:用干凈白布1塊,涂漿糊少許,將朱砂細末均勻粘附于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膠布固定。用藥前先以熱水把腳洗凈,睡前貼敷。
【功效】:不寐。
【出處】:廣西中醫(yī)藥
四、安神酒
【組成】:遠志、熟地黃、菟絲子、五味子各18g,石菖蒲、川芎各12g,地骨皮24g,白酒600毫升
【制用法】:上藥用白酒600毫升浸泡1周,過濾,裝入瓶內(nèi),密封,勿令泄氣。每日早晚各飲10毫升(酒量大者可酌加),不能飲酒者可改為水煎。
【功效】:失眠、健忘癥。
【出處】:《臨床驗方集錦》
五、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組成】:半夏12g,白術(shù)、天麻各15g,茯苓30g,陳皮9g,甘草9g,生姜、大棗適量
【制用法】:上方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頑固性失眠屬脾虛痰滯者,癥見入眠難,惡夢紛紜,易酲,醒后難眠,頭昏腦脹,眼澀目眩乏力、腹脹、納差等。
【出處】:陜西中醫(yī)
六、棗仁安神粉
【組成】:酸棗仁粉10g,茶葉15g
【制用法】:清晨8時前沖泡綠茶15g,飲服,8時后忌飲茶水,晚上就寢前沖服酸棗仁粉10g。
【功效】:不寐癥。
【注意】:高血壓病,心動過速,習(xí)慣性便秘者及哺乳婦女慎用。
【出處】:中國醫(yī)學(xué)文摘(中醫(yī))
七、鎮(zhèn)心安神湯
【組成】:生龍骨10~30g,生牡蠣30g,朱茯苓12g,紫丹參炒棗仁、夜交藤各30g,合歡皮12g
【制用法】:可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療程3天。頭煎藥均于睡前服,下午或傍晚服2煎藥,但早醒者待醒后服2煎藥
【功效】:嚴(yán)重失眠癥。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易醒,每夜睡眠累計不足3小時,或早醒后不能再入睡,甚至通宵不寐。
【出處】:中國醫(yī)學(xué)文摘(中醫(yī))
八、養(yǎng)陰鎮(zhèn)靜丸
【組成】:黨參、當(dāng)歸、茯苓各100g,丹參、玄參、寸冬各75g,柏子仁25g,五味子62.5g,生地、遠志、桔梗、夜交藤各50g,珍珠母125g,朱砂12.5g,蜂蜜適量
【制用法】:將上藥共為細末,每100g,藥粉加蜂蜜110g,制成重9g,蜜丸,每服1丸,日3次,10日為1療程。
【功效】:失眠癥。
【出處】:中國醫(yī)學(xué)文摘(中醫(yī))
九、女貞子湯
【組成】:女貞子30g,酸棗仁15g,石蓮子10g,五味子5g,琥珀末4g,(沖服)
【制用法】:每天1劑,分2次服,5天為1小療程,10天為1大療程。結(jié)合針刺陶道穴,快速進針,深1.5~2寸,不留針,每日上午1次,連續(xù)5次。
【功效】:頑固性失眠。
【出處】:新中醫(yī)
十、丹硫膏
【組成】:丹參20g,遠志20g,石菖蒲20g,硫黃20g
【制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加白酒適量,調(diào)成膏狀貼于臍中,再以棉花填至與臍部平齊,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1次。
【功效】:失眠。
【出處】:吉林中醫(yī)藥
十一、加味苓甘湯
【組成】:茯苓、白術(shù)、山藥各15g,桂枝、遠志、菖蒲、肉桂、鉤藤各10g,黃芪25g,升麻5g
【制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不寐伴頭暈、健忘、神疲等。
【出處】:吉林中醫(yī)藥
十二、茯雞飲
【組成】:茯神15g,生雞子黃1枚
【制用法】:將茯神用1杯半水煎取1杯,稍停,兌雞子黃1枚,攪勻備用,臨睡前,先以溫水洗足,然后趁熱服下,時間不長,即可安眠
【功效】:失眠。
【出處】:民間秘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