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沈醫(yī)生。今天沈醫(yī)生給大家分享一個張仲景專治頸椎的方子:脖子疼、頸椎病、落枕、富貴包,方子用對,脖子輕松。
如果你總是覺得脖子疼,肩膀疼,有時候轉動脖子也不靈活,又酸又澀,甚至咔嚓咔嚓響。因為脖子經常不舒服,人也站不直,脖子總是往前伸,明明人不胖,脖子后面還鼓起了富貴包。時間長了還會壓迫腦部供血,造成頭暈頭疼的情況。
這些癥狀,在西醫(yī)上一般屬于頸椎病的范疇,在中醫(yī)上,一般和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有關系。
我們的肩頸上,有很多經絡通過,包括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陽氣的督脈、以及足少陽膽經等等,這些經絡都是主身上的陽氣,溫煦我們的身體,同時這些地方又屬于皮膚肌肉比較薄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風濕寒氣的侵襲,從而導致氣血不通,導致疼痛,活動不利等等情況。
所以對于風寒侵襲,導致氣血不通,從而引起的肩頸疼痛,我們需要發(fā)散風寒,疏通氣血,氣血運行通暢了,疼痛,酸脹,淤堵自然也就消失了。
今天沈醫(yī)生要推薦的張仲景方子就是這樣,以發(fā)散風寒為主,疏利氣血為輔,并加入引經藥,將方子的藥性引到肩頸部,能更有針對性的調理肩頸部的氣血。
這個方子叫做葛根湯,用到的藥物分別是葛根,麻黃,桂枝,生姜,甘草,白芍和大棗。
麻黃,桂枝和生姜可以發(fā)散風寒,利水消腫,助陽化氣,溫通經脈,讓氣血運行通暢。
葛根就是剛剛沈醫(yī)生提到的引經藥,可以通經活絡,是肩頸部氣血不通的首選藥。
白芍可以甘柔止疼,收斂陰液,防止發(fā)散的藥物太多,損傷到我們身上的陰血,而且可以活血養(yǎng)血,讓氣血運行更通暢。
甘草和大棗可以健脾補胃,輔助白芍補養(yǎng)陰血,幫助我們身體的陽氣升發(fā),趕走風寒濕氣。
醫(yī)圣張仲景的這個葛根湯,被后世的醫(yī)家稱為“項背”專用方,也就是出現(xiàn)了肩頸、頸背部的氣血不通,都會優(yōu)先考慮以這個方子為基礎,來調理身體。
比如同時頭疼的,可以添加蔓荊子,藁本這類通竅止疼的藥物。
肺熱痰多,嗓子疼,咳痰黃黏的,可以添加桔梗,桑葉這類清肺潤燥的藥物。
不過陰血虧虛,虛火上炎,以及上實下虛的人,不適合使用這個方子。如果你對自己的情況拿不準的話,就需要尋求醫(yī)生的辨證指導了,不要隨意用藥,傷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