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內容 抄襲必究
文:謝汶青
圖:來自網絡
賤人就是矯情,嘴賤的賤人端直就是矯情的N次方。
1
我的同事A,她有一大愛好,特么的熱衷于對他人的事評頭論足,一般情況是無根據,
或者只看到一部分(有時只有那么零星的一點已知條件)。
就開始憑著自己非凡的想象力,腦洞大開的渲染整個事件的經過和結果。
說的時候還會匹配上和言語相符的夸張表情和動作......
讓一些不了解她的人很容易就認為是真人真事。
例如:我們單位劉先生的媳婦蘇女士是個爭強好勝的人,幾年前因為想把日子過得比別人好些,
在孩子還需要媽媽照顧的時候,去了X國勞務輸出,據說一年怎么著也能賺個幾十萬元。
就在蘇女士大約去X國的第二年,我的同事A就開始在單位妄斷蘇女士。
見人就說:“蘇女士去了2年從來不給劉先生寄一分錢,還不停的要求劉先生給她郵寄各種生活用品,
肯定是變心了,說不定在那邊已經有了其他男人了,你看著,他老婆回國的時候,就是他們的離婚日?!?/span>
2年時間很快過去了,蘇女士回國了,不但沒離婚,人家還用勞務輸出積攢的錢開始投資做起了生意。
小日子過的是逍遙自在, 有滋有味,越來越滋潤,夫妻感情也如膠似漆,琴瑟調和。
我不知道大家想對同事A說些什么,我很想對同事A說:你沒經歷過人家的生活,憑什么妄斷他人。
得知了對方的一點信息,無論是真是假,總是以你自己的背景和思維出發(fā)以己度人,
這對于你自己似乎是很自然的事。可你知道不知道你已經對別人的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說到底,這恐怕是你一種無聊的虛榮心在作祟吧!
看著別人過的不如意,你就以為自己過得很如意了嗎?
你有沒有深入到別人的心里,窺探他到底為什么這樣活著。
你得出的評價,無論是對你自己還是對當事人,其實都無多大益處。
有這時間你還是回家多讀些書吧!
2
“你知道嗎?李書記和張XX有一腿。”一大清早同事A就在辦公室故意壓低聲音很神秘的說道。
“這種話你可不能亂說呀!”辦公室的另一個同事看不慣用警告的語氣回應道。
“真的,昨晚我看到李書記和張XX在書豪大酒店前臺登記開房呢?”
“你沒看錯吧?”頓時,大家都停下手中的工作,豎著耳朵好奇起來。
“我當然沒有看錯,我誰呀?我的視力2.0,2.0。。。。。。你們不知道嗎?
張XX昨晚穿了一身修長的白色連衣裙,披著長長的頭發(fā),還化了淡妝呢?”
此話一出,頓時成功的讓辦公室沒了聲音。
大家都在揣測事情的真假,難道張XX真的和李書記那個了?
過了兩天,我們才知道那晚上張XX和李書記確實是在書豪大酒店開房,
不過是給異地交流的招商團開的房。
異地的招商團有幾個人下飛機是晚上12:00點以后,由單位的司機專門接到書豪大酒店的,
我們單位盡地主之誼,由張XX和李書記負責接待的。
后來我還用心的觀察了很久,沒有發(fā)現什么異常,兩人純屬上下級關系。
輕易論斷他人,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很多時候都會化成傷害對方的利劍。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一起,你就說他們關系不正常;
一個人最近穿得衣服高檔了,品牌了,開得車豪華了,你就說他貪污了;
一個人天天坐地鐵,沒車沒房,你就說他把日子過成乞丐了;
一個人作息規(guī)律,生活簡單,你就說人家單調乏味,毫無情趣了。
人和人相處,最可貴的是明白彼此的邊界。
在知人之后管住自己的嘴,不對他人的生活妄加評論,橫加干涉。
如果你極其熱衷于妄斷別人,或者熱衷于傳播一些乏味低級無根據的流言,
至少你不要指望別人同樣熱衷于傾聽。
那些“道不同不足為謀”的同事遲早會對你避之惟恐不及。
即使你憑借各種超凡的想象力編造的故事一時成為辦公室里的紅人,
但對一個口無遮攔的饒舌者,永遠沒有人會待你以真心。
3
很多事情,壞就壞在多嘴多舌。
評判是最容易犯的錯誤。人人都很容易就對別人下定論。
他就是一個XX樣的人;她的樣子好可笑;這個人太不要臉了;這個人好假;那個人好蠢。。。。。。
仿佛對其他人做了評判,自己就會高他一等。
對于別人意圖的揣測,妄下的結論不會抬高自己,相反往往會降低別人對你人品的辨識度。
告訴別人同時也告訴自己,不要執(zhí)念于別人的事情,別人的想法是無法妄斷的。
也不要自大到通過妄斷別人,傳播假故事讓自己成為紅人,以此獲得關注度,這未免太可笑了。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句話:不帶評判的觀察是人類的最高智慧。
如果我們真的可以看到就只是看到,不帶情緒,沒有評判,這個世界該多美好。
中國有句諺語: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我們還是努力做到閑時別議論別人,靜靜的坐著思考一下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