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從古至今詩人素來喜歡借花抒情言志,而梅花不言自明成為文人筆下的首選之花。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一首《梅花》更是千古絕唱,二年級語文上冊學了這首詩小學生,老師肯定布置了關(guān)于“梅花”為主題的詩歌打卡作業(yè)吧!想輕松成為“詩詞小達人”的小朋友,不妨讀一讀,記一記,品一品這20首通俗易懂的古詩吧!如果實在不懂還可以看一下附帶的譯文哦!
1.梅花
王安石 〔宋代〕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墻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2.梅花
王安石 〔宋代〕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譯文
白玉堂前有一棵梅花樹,梅樹花謝花開,
卻不知為誰而開為誰而謝。年復一年,
不見旁人相惜,唯獨那吹拂的春風,每年歸來相探。
3.紅梅
王安石 〔宋代〕
春半花才發(fā),多應不奈寒。
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
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4.紅梅
王十朋 〔宋代〕
桃李莫相妒,夭(yāo)姿元不同。
猶余雪霜態(tài),未肯十分紅。
譯文
桃李不要嫉妒凜冬綻放的紅梅,
花與花開放的姿態(tài)原來就不同。
經(jīng)歷了風雪,身上還有雪的痕跡。
雖然是紅梅,色彩卻不是十分紅艷。
5.溝上梅花欲發(fā)
王安石 〔宋代〕
亭亭背暖臨溝處,脈脈含芳映雪時。
莫恨夜來無伴侶,月明還見影參差。
譯文
亭亭的梅花背靠著山溝處生長,
含苞待放有著紅色的花蕊的顏色與雪交相輝映。
梅花啊,不要擔心夜晚沒有伴侶相陪,
在月光得照射下還有影子。
6.雪梅·其二
盧鉞(yuè) 〔宋代〕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譯文
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么精神氣質(zhì)。
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
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
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7.白梅
王冕 〔元代〕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譯文
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開放,
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
忽然在某個夜里花兒盛開,清香散發(fā)出來,
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
8.早梅
張謂 〔唐代〕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jiǒnɡ)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譯文
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
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并不知道臨近水邊的寒梅是提早開放,
以為是枝頭上的白雪經(jīng)過一冬仍然未消融。
9.早梅
道源 〔明代〕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譯文:
雪花落下,給植物披上了銀裝,一點顏色的都沒有;
在南邊的樹枝上有一些花,沒有葉子。
在小溪旁我都聞到了香味,抬頭一看,
只見梅花的影子映在農(nóng)家的墻壁上。
10.早梅
謝燮 〔南北朝〕
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譯文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來臨,所以它早先開放。
盡管冬天的天氣是多么寒冷,但它還是傲然獨立,毫不畏懼。
它只是怕開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時,
人們游春的意興索然,再也沒有人特別注意地觀賞它了。
11.墨梅
王冕 〔元代〕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譯文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
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點染而成。
它不需要別人夸獎顏色多么好看,
只是要將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12.吉祥寺古梅
林古度 〔清代〕
一樹古梅花數(shù)畝,城中客子乍來看。
不知花氣清相逼,但覺山深春尚寒。
譯文
旅居南京時,聽聞吉祥寺中數(shù)畝梅花開的正艷,
于是前去觀賞。身臨其境,只覺得山深境幽,
春寒料峭,卻不曾想到這正是梅花冷香逼人的緣故。
13.憶梅
李商隱 〔唐代〕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譯文
久久滯留在遠離家鄉(xiāng)的地方,
依依不舍地向往著春天的景物。
寒梅最讓人遺恨的是早占春意卻又早早凋謝,
常常被稱為“去年花”。
14.詠落梅
謝朓 〔南北朝〕
新葉初冉冉,初蕊新霏霏。
逢君后園讌,相隨巧笑歸。
親勞君玉指,摘以贈南威。
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輝。
日暮長零落,君恩不可追。
譯文
新生的嫩葉多么嬌媚,剛綻放的蓓蕾是那樣秀美。
欣逢主公后園設(shè)宴,宮中美人相隨欣然到來。
勞煩主公親動玉指,折梅贈給寵愛的嬪妃。
她插一枝到云髻上,光彩勝過美玉翡翠。
一到黃昏花兒零落,主公的恩愛啊,也將一去不復回。
15.落梅
陸游 〔宋代〕
雪虐風饕(tāo)愈凜(lǐn)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醉折殘梅一兩枝,不妨桃李自逢時。
向來冰雪凝嚴地,力斡(wò)春回竟是誰?
譯文:
大雪紛飛,狂風怒號,蒼茫大地上只有梅花敢于直面慘淡人生,
傲雪獨放。風雪的摧殘,只能使它更加堅強,
“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是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
更可貴的是,它無意苦爭春,待到山花爛漫時,決不留戀枝頭,
更不會向東君低下高貴的頭顱乞憐偷生。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
高歌一曲飄零去,自留春意在人間。
16.落梅
劉克莊 〔宋代〕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shù),偶粘衣袖久猶香。
東風謬掌花權(quán)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譯文
每一片飄零的梅花都叫人觸目愁腸,
哪堪殘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鋪滿了臺階又堆上了墻頭呢?
飄零的梅花就像匆匆過嶺的遷客,墜落的梅花猶如不得已赴湘的失意文人。
梅花曾經(jīng)是那么多原來美好高潔的花朵,
如今卻墜入泥土與莓苔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梅花,香氣卻經(jīng)久不滅。
春風掌管著對眾花生殺予奪的大權(quán),
卻錯誤地忌妒梅花的孤傲高潔,不加扶持,任意摧殘。
17.雪梅
盧鉞(yuè) 〔宋代〕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
誰也不肯服輸。難以評議梅與雪的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
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18.江梅
杜甫 〔唐代〕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xiù)郁(yù)嵯(cuó)峨(é)。
譯文
臘月前梅蕊己破,新年后梅花正多。
明知此地啊春光美好,可心懷客愁而又無可奈何!
江梅和白雪原來同此一色,春風也徒自節(jié)江水漾動清波。
故鄉(xiāng)的春色渺不可見,蒼郁的巫山空自巍峨。
19.卜算子·詠梅
陸游 〔宋代〕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
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
已經(jīng)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
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
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
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
20.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近現(xiàn)代〕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
品讀了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寫了這首詞。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飛雪又把春光迎來。
正是懸崖結(jié)下百丈冰柱的時節(jié),
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來報告。
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梅花卻在花叢中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