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母子不一定會百日哀,寒門也有偉大的父母和優(yōu)秀的孩子。但面對生活找不到情緒發(fā)泄出口的父母,就是通過打罵教育,將階層延續(xù)下去的。
控制好情緒,是人生的修行,也是教育的修行。
孩子犯了錯誤,當然應該教育,對錯誤的矯正,刻不容緩,因為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反省、不斷糾錯的過程。
但孩子犯的錯,不該是父母負面情緒的導火索,不該釀成一個個矯枉過正的悲劇。
看到孩子的作業(yè)沒寫完,立馬就火冒三丈,情急之下開始動手,孩子也并不會因此就好好寫作業(yè),而是對作業(yè)產生更強的抵觸心理。
如果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如果他不好好學習,你會很傷心,但如果他能好好寫作業(yè),你會非常開心,這樣的溝通,可以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同理心,是與孩子溝通最好的途徑。
成年人的世界艱難險阻,一味地壓抑情緒、克制脾氣,也許最終還是會在某一天爆發(fā)出來。
但所有父母都應該知道,自己的情緒與脾氣,與孩子無關;生活的壓力和痛苦,與孩子無關。
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情緒的魔鬼牢牢控制住你時,打下去,就再難收手了。
打紅了眼的父母,教不出理智冷靜的孩子。
愛,就是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