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行的。
物質(zhì)上的匱乏,尚且可以用金錢來彌補(bǔ),心若貧瘠,就注定一生貧窮。這世上比貧窮更可怕的,就是心窮。
心窮的人,不會自己身上找窮的理由,而是喜歡抱怨,逢人就訴苦,負(fù)能量滿滿,給人一種很壓抑的感覺。
心窮的人,總會把窮當(dāng)成自己的底氣,一副“我弱我有理”的姿態(tài),不肯去奮斗。那些很是富有的人,還在努力的奮斗,你一個貧窮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一個人窮一點沒有關(guān)系,就怕心窮,心窮了,就一窮到底。心窮的人,沒錢花,或是遇到難題的時候,不是努力去掙錢,積極去解決問題,而是逃避問題。
心窮的人,從來只會拒絕成長,這樣的人沒什么大出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越是有錢的人,越不愿意和窮人打交道,原因有兩點。
有些窮人,非常小氣,斤斤計較。
心窮的人,很喜歡占小便宜,一點虧都不能吃,錙銖必較,格局非常小。
這種“窮人”看待任何事情都很片面,并且永遠(yuǎn)只看得到眼前,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工作事業(yè),他都很難會混的出色。
如果是朋友聚會,他從來不會買單,遇到買單的時候,要么找借口走掉。這樣的人,時間久了,沒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
貧窮不是過錯,錯的是你讓自己越活越小氣。心窮的人,做什么都是非常小氣,就算去一趟菜市場,還要各種各樣的“討價還價”。
日本首富系完山郎有句名言:“不與窮人交朋友?!?/p>
這個窮還真不是指的沒錢,而是指,“窮”得理所當(dāng)然的人。越是有錢的人,越不愿意和窮人打交道,原因就在這。
有些窮人,其實是“心窮”
王勃在《滕王閣序》里說: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一個人無論做什么都對自己沒有信心,那么他做任何事都會變得畏畏縮縮。而一個人心靈富足的人,在坦然接受愛的同時,也能在歷經(jīng)艱辛之后,錘煉出有魄力、有擔(dān)當(dāng)?shù)膬?nèi)心。
《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句臺詞:窮人是治不完的,真正造成自己感受貧窮的境況,是因為你心里的“貧窮”。
一個人沒有財富,只是短暫的窮,若是沒有上進(jìn)心,得過且過地混日子,會窮一輩子。只有努力上進(jìn),才會有更好的開始,而“心窮”的人安于現(xiàn)狀,不愿走出舒適區(qū)。
生活的貧困并不可怕,只要內(nèi)心富有,貧困往往能成為激發(fā)人們上進(jìn)的動力。而如果心窮了,人生就沒什么希望了。
因為當(dāng)你心窮時,志氣和改變的勇氣都跟著消失了。越是有錢的人,越不喜歡和窮人打交道,就是怕他們影響自己。
王爾德曾說: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xiàn)在才知道的確如此?!?/p>
人活著不能沒有錢,沒有錢的生活,真的很難熬。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錢,就沒有了生活的底氣。
但是人生再窮,也別心窮,心窮毀一輩子。為何真正的有錢人,都不愿意和窮人打交道,原因就在這。
既然窮了,我們也不能再在其它方面不如別人。有的人窮了,就喪失了斗志,可越是這樣自暴自棄,你就越是翻不了身。
人窮,只不過是一時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翻身。但是,心窮了,那可是要毀三代的。因為心窮的人,從心里就徹底放棄了自己。
假如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請記得一定要遠(yuǎn)離。避免讓他的負(fù)能量感染你,讓你漸漸變得斗志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