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芥根切片,入菜同腌,食之甚脆?;蛘?,曬干作脯,食之尤妙。
淸 袁枚《隨園食單》小菜單
芥菜疙瘩是老百姓最熟悉的菜了,全國各地都有,芥菜疙瘩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下的一種根用芥菜,其根狀如蘿卜,也叫大頭菜、芥菜疙瘩,又因其根有辣味,又叫辣疙瘩。元代王禎著《農(nóng)書》解釋芥菜:“其氣味辛烈,菜中之介然者,食之有剛介之象,故字從介?!彼追Q很多,有芥辣、玉根、辣菜、芥菜頭、疙瘩菜、疙瘩頭、芥菜疙瘩、苤菜、咸水疙瘩、芥疙瘩等。芥菜疙瘩頭象蘿卜一樣是長在地底下的,但其形狀為圓球底下長了一個長須根,樣子象個疙瘩,而且吃起來有一股辣味,最普遍的吃法是用鹽腌制成咸菜吃,疙瘩和蘿卜都是冬天腌菜的主力,但蘿卜能生吃,咬一口脆涼甘甜,開胃消食,不生吃蘿卜不識秋天的滋味。芥疙瘩卻不可以生吃,如果你硬要啃一口嘗嘗,會覺得舌頭澀澀地,而且皮艮艮的宛若牛筋,它的主要用途只是腌咸菜,有意思的是,用芥疙瘩腌制的咸菜卻比蘿卜腌出來的好吃。
腌芥菜,腌菜缸一定要干凈不可有油漬污穢,芥菜疙瘩腌制前一定要冼凈晾曬一下,因為芥菜本身含辣氣,腌制前曬蔫兒是為了放掉辣氣,如果不放干凈,腌制后味道變澀,口感也不好。缸底碼了一層芥菜疙瘩,撒了一層大粒鹽,按照芥菜與鹽10:1的比例,把芥菜疙瘩全部碼好,最后,要用一塊大鵝卵石壓在芥菜最上面。在過去,這可是全家一年到頭的主菜。腌好的咸菜,從缸里撈出來,那淺淺地菜香如煙一般地鉆進(jìn)你的鼻子,腌疙瘩菜或炒或拌,咸菜咯吱咯吱地嚼在嘴里,日子即使過得簡單,生活的滋味卻象口里的菜根香一般,纏綿不絕,怎么嚼也嚼不盡。有地方還用他燉魚燒肉,切塊應(yīng)該大一些,這樣才不會丟失它醇厚綿遠(yuǎn)的香味,才會體味它平和淡雅的菜性。
芥菜頭除了鹽腌或醬漬疙瘩外,老北京人在冬季,還用芥菜疙瘩和蘿卜同切成細(xì)絲作辣菜,俗稱憋辣菜絲,這種風(fēng)味獨特的辣菜,吃起來有芥末的沖勁兒,刺激好吃的很,這可是地道的老北京土著吃食呦,此菜不僅成本低、制法簡單,且有清內(nèi)熱、開胃口的作用。而且原料制法都很簡單,芥菜頭 3個,卞蘿卜 1個,挑新鮮無蟲的芥菜頭,去掉根、須及莖蒂,洗凈,芥菜頭縱向兩刀切成四塊,再放倒切成厚片。再要新鮮無糠心的卞蘿卜去掉根、須及蒂、莖洗凈,擦成細(xì)絲,芥菜塊放入鍋內(nèi),加水至浸沒芥菜塊為準(zhǔn),不蓋鍋蓋,用旺火煮軟后用筷子扎一下,能穿透即可。取一個干凈的密封較嚴(yán)的壇子,先鋪一層蘿卜絲,再把煮好的芥菜塊趁熱撈入壇鋪一層,一層蘿卜絲一層芥菜片,如此重復(fù)碼放迅速封嚴(yán)壇口,壇內(nèi)的溫度要讓它緩緩降下來。冬季室溫過低,可適當(dāng)包上小棉被,三天左右,開蓋即可有竄鼻的辣味,放在窗外冰冷處,隨吃隨取。吃時可淋上香油及醋,其味酸、辣、鮮、香、其色紅白相間、開胃解膩又過癮。十分誘人食欲。此菜的獨特風(fēng)味,就是辣味鉆鼻。如不懂訣竅,制出的辣菜,辣味就不濃。煮芥菜時,千萬不能蓋鍋蓋,否則,不僅芥菜的辣味全無,且?guī)в锌辔?。芥菜裝壇時,定要趁熱裝入,立即封口,使壇內(nèi)的溫度慢慢降下來。這是做辣菜的訣竅。另外,開壇取菜時不能沾油,不然易發(fā)霉。開壇次數(shù)不能過多,免得辣味跑掉。

深秋時節(jié),是腌咸菜的季節(jié),芥菜疙瘩是腌制咸菜最大眾的原料。不少市民忙了起來,買芥菜、曬芥菜、腌芥菜,為來年的美味咸菜準(zhǔn)備著。買芥菜時,可以查看芥菜尖上被削掉的部分,如果削出來的是白色且無孔洞,證明芥菜質(zhì)量好;如果切割面上出現(xiàn)了空心或者黃色,說明芥菜內(nèi)部已經(jīng)壞掉,這樣的芥菜不要買。最好買一些大小均勻的芥菜,太大了不容易腌透,太小了也不好吃,重量在半斤左右的芥菜比較適合家庭腌制。另外在市場上還有一種和芥頭長的一樣的叫蔓菁,也叫蕪菁,西域叫恰麻古,俄羅斯稱卜留克?!缎滦薇静荨罚骸笆忀急比嗣?,根、葉及子乃是菘類,與蘆菔全別,至于體用亦殊,今言蕪菁子似蘆菔,或謂蘆菔葉不堪食,兼言小薰體是江表不產(chǎn)二物,斟酌注銘,理喪其真爾?!薄度杖A子》:“蔓菁梗短,葉大,連地上生闊葉,紅色者是蔓菁?!甭?,形狀扁圓,外皮或青或白或黃,瓤肉細(xì)密發(fā)白。剛從地里拔出來的蔓菁有點苦,晾放一段時間,變得干蔫時就帶甜味了。但是這種甜,像中草藥中的甜味,味道怪怪的。那時農(nóng)村缺糧少柴,村民們不愿費柴單獨蒸食,時常煮粥時把它放入鍋里,與粥同煮同食。孩子們最初是不愿吃的,但總要喝粥吧,那粥里就有股濃濃的蔓菁味。習(xí)慣這種怪味后,你會感到它是一種風(fēng)味與眾不同的食物。粥里有它,會別有滋味,喝起來更加香甜可口。蔓菁不能說好吃,也不能說難吃。紅薯吃多了吐酸水;蘿卜吃多了放屁;蔓菁吃多了肚脹。

古代醫(yī)書講蔓菁味“苦、辛、甘”,蔓菁的種類甚多,肉質(zhì)柔嫩、致密,供炒食、煮食,歐洲、亞洲和美洲均有栽培。蔓菁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渡袝び碡暋肪陀校骸鞍鼌Q菁茅?!逼渥⒃疲骸拜?,蔓菁也?!薄秴问洗呵铩け疚镀分芯头Q蔓菁為“菜之美肴”?!对姟す蕊L(fēng)》中,即有“采葑采菲,無以下體”的記載,其中“葑”即蔓菁。傳說諸葛亮命士兵種此以為軍食,因此稱其為“諸葛菜”蘇東坡是公認(rèn)的我國古代美食家,名菜“東坡羹”即為他所創(chuàng)?!皷|坡羹,蓋東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皆揉洗數(shù)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涂釜緣及瓷碗,下菜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姜,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至熟不除?!薄稏|坡羹頌》云 “蔓菁宿根已生葉,韭芽戴土拳如減,爛蒸香穿白魚肥,醉點青蒿涼餅滑?!?蔓菁也可以用來腌菜,但市上苤藍(lán)還有被人稱之為玉蔓菁的,他苤藍(lán)又稱茄蓮,球莖甘藍(lán),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按球莖皮色分綠、綠白、紫色三個類型。苤藍(lán)咸菜但大多是拌苤藍(lán)絲。
隨園菜吃法是將芥菜根,就是芥菜疙瘩切片,和芥菜一起腌,吃時切碎拌,食之甚脆。也可整個腌,也可腌后切開曬干作脯,食之尤妙,這就是老腌咸菜,過去老開春老百姓家家都這樣做,而且腌菜的湯也不扔,熬了叫老咸湯,在北京喇叭溝門就有一道老咸湯拌面就是用鮮花椒老咸湯做氽,您別看是農(nóng)村最土的沒怯在土的吃食了,許多城里人到了懷柔還找這一口呢。曬干后芥菜疙瘩在蒸就熟疙瘩,芥菜疙瘩淹漬,出鹵晾曬干至八成,再用花椒、胡椒、八角、桂皮、茴香等五種主要香料,磨制成粉末狀摻均,滿撒在腌制過的芥菜上,逐一掰丫敷搓,然后貯缸壓緊,密封嚴(yán)實。半年以后,就是鮮、香、脆、嫩,五味俱全,清脆爽口的五吾香大頭菜,這種五香大頭菜曬而不干,晾而不濕,綿中有脆,脆中有綿,可切絲佐粥下飯亦可加肉絲炒食,在隨園菜中有很多菜都用如曬干肉,就是用曬干的豬肉疏大頭菜干炒而成。
文章原創(chuàng),頭條首發(fā),部分照片,摘自網(wǎng)絡(luò),在此鳴謝,若有侵權(quán),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