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郝建的話說,關于《羞羞的鐵拳》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如果你是開心麻花,想先聽哪一個?
好消息是:經(jīng)觀眾認證,豆瓣7.3的該片是《夏洛特煩惱》之后最好笑的喜劇,而且在開畫力壓《英倫對決》后,它還很有可能是國慶檔票房冠軍。
壞消息則是:從《夏洛特煩惱》到現(xiàn)在,來來去去無數(shù)國產喜劇片,但超越《夏洛》這個任務,還是要開心麻花自己來完成,對于深愛喜劇而佳作難再得的觀眾來說,這實在是個壞消息。
這才是開心麻花第三部電影。
相比之下,《夏洛特煩惱》帶著一個中年老男人的春夢式溫情,而《驢得水》則荒誕嚴肅的太過悲涼,而《羞羞的鐵拳》則更加直接地對觀眾說:來,給我狠狠地笑一個?然后觀眾都笑跪下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還是開心麻花最膚淺的作品,當然也可以說,這是開心麻花最沒心沒肺的作品。
但對于很久沒把觀眾搞笑,總是喜劇搞得很尷尬的中國電影來說,《羞羞的鐵拳》的主要任務和次要任務,都完成了。
所以我們現(xiàn)在必須討論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是的,非常嚴肅:為什么拍喜劇最好笑的,總是開心麻花?
《你的名字》+《激戰(zhàn)》?可為什么最好笑的又是開心麻花?
《羞羞的鐵拳》的故事其實挺俗的,可這個很俗的故事兇殘的票房殺傷力首先來自于:實在很好笑啊哈哈哈哈。
對,這是《羞羞的鐵拳》的第一記重拳:好笑。
這個故事說的是,艾倫飾演的拳擊手艾迪生,幾年前因為打假拳而名聲敗壞,正下一場比賽是他證明自己的最后機會。
馬麗飾演的體育記者馬小,則一直在對艾迪生做跟蹤報道,兩個人互相看不順眼,見了面就都想打人。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艾迪生和馬小,居然發(fā)生了身體的互換。
但是和《你的名字》不同的是,問題不僅是性別互換這么簡單,而是內心里住著一個女人的女版艾迪生,現(xiàn)在必須赤裸上身去干男人的活:打拳。
當然對于一個女生來說這份工作首先是很羞澀的,所以是“羞羞的”——鐵拳。
但是對于男版馬小,去澡堂這種時候就有種要上天的感覺。
說白了,就是把性別錯位梗搞大了,讓你笑到最巔峰。
必須說開心麻花搞笑真的是靠譜,因為笑聲是檢驗喜劇的唯一標準,好不好笑,開心麻花早就在話劇舞臺實踐無數(shù)次了,最后放進電影的,都是最好笑的。
這大概是開心麻花喜劇這么強的最根本原因:其他的喜劇團隊主要靠感覺,開心麻花則是把制造笑點變成了一個產品試錯的過程,最后留下的都是檢驗合格產品。
比如說女版艾迪生,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覺得自己身上長了瘤子。又比如第一次開拳被脫掉全集外套,艾倫習慣性的嬌羞的尖叫。
這些笑點基本一打一個準兒,拳拳都奔著笑穴去的,這背后,其實是開心麻花一次又一次的改錯。
等到觀眾笑得差不多的時候,故事就把兩個主角送上山學藝去了。嗯,你們肯定等很久——沈騰飾演的卷簾門副掌門人張茱萸出場了。
看上去,這就是按照傳統(tǒng)的武俠故事“主角被反派陷害——主角拜世外高人為師——主角打敗反派”的套路走的,但實際上是對傳統(tǒng)武俠小說和電影的完全戲仿,是個中國人就能get到笑點,所以基本上這也是公認電影最好笑的部分。
笑完了,剩下二三十分鐘,開打,燃!
然后給你一個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反轉,收!
這么有理有據(jù)的搞笑過程,不僅符合新時代觀眾的笑點需求,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算無遺漏了。搞笑搞到這種程度,幾乎是一套精確的公式,問題是這套算法,只有開心麻花知道,也只有開心麻花能夠運行。
因為喜劇,是門硬功夫。
沈騰不主演了可是很搶眼啊,“艾瑪疼”的表演相當強大呀!
當然《羞羞的鐵拳》肯定還有第二記重拳,表演。
像這種性別互換肯定能為演員創(chuàng)造一個很好的表演空間,但演得不好也很容易非常做作,過火或者不到位的可能性都非常大,而且只要一個演員表演差口氣,整部電影的笑果都出不來。
這就是開心麻花最硬的地方:有一個算一個,每個演員都很靠譜。
這兩個主角,一個嬌羞,一個狂野;一個是羞羞的鐵拳,一個是放飛的野馬;一個見到澡堂比女人還親,一個見了拳擊手套,呃……馬上生無可戀。
更精彩的兩個人的對手戲。
身份互換,容易出現(xiàn)bug,所以必須小心翼翼。兩個演員其實都要演出至少兩種狀態(tài):原來的自己,交換身體后的自己,但其實還有第三種狀態(tài):交換身體后原來的自己。
但馬麗和艾倫的表演演得讓你信了他們的邪。
兩個人一直在不斷琢磨對方的性別、性格、行事習慣,最后看艾倫你簡直覺得他是個女人。
看馬麗覺得這個女人很爺們兒呀。
據(jù)說演員馬麗為了拍電影,還在生理期下了水;艾倫為了演這個拳擊手,瘦了整整30斤。最后的表演成果是夠硬的。
當然為這個“艾瑪疼”組合的表演錦上添花的,肯定是“疼”。
沈騰出場的次數(shù)不多,但這位卷簾門副掌門出場的段落,可以稱得上近十年搞笑最高效的客串演出了。
這個角色也非常厲害,又喪,又燃,又猥瑣,又高大。還很粉紅少女心。
有他在的地方,隨便演一演,都超級好笑。
不過還不是開心麻花最厲害的地方,看過話劇的觀眾就知道,這個組合最厲害的,還不是個人發(fā)揮,而是團體配合。
嬌羞鐵拳一相逢,就勝卻人間無數(shù)。
話劇里的配合已經(jīng)很默契了,電影里又加入了扯泳褲這種電影化的細節(jié)。
就像全真七子一樣,單打獨斗已經(jīng)很厲害了,但是配合起來更加不好打,而且這個陣法,還能不斷演化出新的招式。
看這樣的配合演出,叫享受。
可開心麻花喜劇這么好笑,真不是好笑這么簡單
最后,開心麻花喜劇的不傳之秘,也就是電影的第三記重拳:戲劇。
開心麻花喜劇最厲害的地方是,無論拍怎樣的喜劇,戲劇部分的建構都非常扎實,
這樣的喜劇就不是飄的,而是建立在一個非常扎實的地基之上。
《羞羞的鐵拳》最核心的戲劇性就是——原本針鋒相對的兩個人,在互換性別以后如何從勢同水火到結成同盟,去搗破黑拳黑幕,還有打艾迪生那場輸不起的比賽。
從三年前假拳風波所引發(fā)的人物處境,到女主和父親的情感處理,再到荒謬拜師學藝有啥用的懸念,電影的戲劇節(jié)奏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制造出強烈的戲劇沖突和戲劇張力,最后所有的沖突和張力,都匯聚到了最后一場拳擊戲上。
片名中的「羞羞」和「鐵拳」,也在這場高潮戲份處實現(xiàn)真正的重合。開心麻花還在結尾處,設置了一個非常出人意料的反轉,但是想一想實際上又是伏線千里,給觀眾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就是戲劇的力量。
但這依然不是《羞羞的鐵拳》打動觀眾的全部理由。
《羞羞的鐵拳》最重要的奧義是,教會了我們:如何與自己的生活和解。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千瘡百孔。
電影中的兩個主角,都是從自暴自棄到找回自我,從被人生壓垮到再出發(fā),到最后他們不僅接受了彼此,也完成了人生的重建。
生活會在我們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你可能成為自己并不想成為的人,但這就是你的生活,雖然這是一個非常天馬行空的故事,但在故事背后,其實還是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所以那些小故事全部都讓我能找到共鳴,啊,原來成為另一個人,生活是這樣的。
但開心麻花在搞笑中,把這種變化拍得這么細膩,卻還是那樣溫暖。那些點點滴滴的故事都在說,出拳啊,出拳啊。
這種變幻人生處境下的人生選擇,才是《羞羞的鐵拳》的戲劇核心。
所以電影對我們來講,可能只是好笑那么簡單。但是對于開心麻花來講,他們賦予這部喜劇的,卻絕對不是好笑這么簡單。
所以為什么總是開心麻花最好笑?
因為中國的喜劇電影多半是干起來再說,但對于觀眾來說很可能是一場災難,而開心麻花的喜劇卻是千錘百煉之下 的結果。
日子有功,他們把所有生活里的困惑痛苦哀愁,全部化作了一次次的喜劇試煉,最后才煉出了《夏洛》,然后又超越了《夏洛》。這不是運氣,是用時間練就的手藝。
讓觀眾笑,真是世間最容易又最艱難的事情。開心麻花做到了,這個國慶檔票房冠軍,真是他們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