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過一首飲中八仙歌,這首詩總共寫了八個人,并且這八個人在當時都是才華橫溢,鼎鼎有名的人物。
雖說寫了八個人,但其實杜甫的重點是放在李白的身上,為他花的筆墨也最多。
看來杜甫主要是想通過這首詩來贊美李白的才華和不畏權(quán)貴的性格。
李白年輕時就想建立一番功名,所以他在25歲的時候就“辭親去國,仗劍遠游”。
由于李白的才華實在太驚人,所以一出江湖就震驚了當時的文壇,當時的大詩人看了他的作品后,就直接稱李白為“謫仙人”。
李白的名氣越來越大,漸漸的被皇帝所知曉,于是就召他入宮,做了一名翰林學(xué)士,看來皇帝還是比較了解李白的性格,為他任命的官職也很恰當。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李白應(yīng)該是春風(fēng)得意。因為他的心愿得以實現(xiàn),終于來到了皇帝的身邊,并且很為皇帝寵幸。此時的李白應(yīng)該是達到了人生巔峰吧。
因為能夠做到“天子呼來不上船”,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但也正是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其實是不太適合官場的,做官固然需要才華,但同時也必須舍棄掉自己的尊嚴,來迎合皇帝的心意。
這些,都是李白很難做到的。
所以在和皇帝短暫的“蜜月期”過后,李白就被皇帝“賜金放還了”。
這首《飲中八仙歌》,我放在中華古詩詞的視頻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