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孫晴悅 ● 來源公號 ╳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 ____
陳意涵生孩子了。這是助理看到新聞后,發(fā)群里跟我們說的。
輕描淡寫,就像不是什么特別重要的事情。
去翻看了她的微博,生孩子也就一句:
“拼圖拼完,你也初來了~我叫小初,世界您好?!?/span>
意料之外,卻也是不慌不忙。
不知道當時多少人替她著急,談那么多男朋友,什么時候能確定下來。
我們一直在主動被動cue人生的行程進度,殊不知這一切最好的狀態(tài),是自然而然最過于舒服。
與其驚慌失措地活著,不如不慌不忙地醒著。
張鈞甯也第一時間送去了祝福。
很多網(wǎng)友替她著急,她自己什么時候才有歸宿,什么時候才有個結(jié)果。
其實,生活是沒有結(jié)果的。
01
在蘇州過年。放假七天,我真的什么事情都沒有做。
就是跟著大家,該吃年夜飯就去吃年夜飯,然后和爸媽一起挨個給爺爺奶奶七大姑八大姨們拜年。
或者再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我沒有做日常里和自己有關(guān)的任何事情。
比如打開每天的日程本子,比如看任何工作有關(guān)的報告/計劃/數(shù)據(jù),比如和朋友的飯局都約到了初七以后的工作日,比如也沒有健身,也沒有閱讀,也沒有寫作。
也就是說,在等吃年夜飯的時候,我就是在單純地等,沒有在玩手機,在去不熟的親戚家拜年的時候,我在認真聽每一個人說話。
放假的七天里,我沒有碎片時間,我在認真地享受著,又或者說“浪費”著整塊整塊的時間。
以前的我,應(yīng)該是無法忍受這樣的松散,快樂且無所事事的生活的。因為好像每一塊時間,我都必須要拿出來做一點事情。
好像聽著得到,煮著咖啡,才能開始一天的生活。
但,過年的七天,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不對的。
我們應(yīng)該能接受任何一種生活,能在任何一種生活里活出光亮來。
02
Routine以外的生活
熱氣騰騰幸福美滿
這些年來,我認識的都是同一種人,和我一樣的同類。
我們都太依賴于自己習(xí)慣并且近乎偏執(zhí)的一些執(zhí)念或者說形式在生活著。醒來,必須聽著“得到”洗臉刷牙,完成日常的護膚routine。
早餐必須是全麥面包牛奶雞蛋,嗯,我自己的早飯,真的可以一整年365天都是同一個牌子的面包,同一個牌子的雞蛋和牛奶。
好像這樣的習(xí)慣,才能給我們安全感。
上班路上,也必須在車里,耳機里放著新聞,股票,行業(yè)資訊。
到公司,翻開日程本子,開始高效的一天。
這些年來,這些習(xí)慣,與其說是帶來了高效的人生,不如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好像只有這樣的routine,工作,皮囊,身體,靈魂很多很多的習(xí)慣和執(zhí)念,才覺得生活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其實生活本來的模樣不是這樣的。
家里有很多瑣碎的事情要幫忙,比如隨時會接到一個電話,媽媽讓你下樓一趟去搬一盆金桔樹,比如和兄弟姐妹約個吃飯唱歌,湊很多人時間湊很多人地點,來來回回可以商量一下午。
和H小姐說,好像家里人的事情沒有事先約好這么一說的。
大年初一要去拜年,和幾家長輩一起去,但是直到大年夜晚上,大家依然沒有商量好到底幾點鐘去。
但最后,這些都能成事兒的。
聚會會如期的,拜年不會耽誤的,大家好像在這些我所以為的,浪費的,溝通成本里,本身就完成了很多情感的聯(lián)絡(luò),說說笑笑,微信群里你來我往,這些事情也總能辦成的。
就像只有我會問,到底幾點鐘吃年夜飯,那應(yīng)該幾點鐘去,去早了這些時間要干什么呢。
沒有干什么。
等待吃年夜飯的時候,不干什么,就是享受等待本身。
和你以為還是嬰兒,別人卻已經(jīng)在讀五年級的小侄子聊聊天,
和你以為永遠精神矍鑠,別人卻已經(jīng)退休好幾年的姨夫說說家常,
你印象里大舅舅確實退休了,但其實都不知道他都已經(jīng)70歲了,在過去的十年里,自學(xué)評彈,給你看手機里和票友一起彈唱的視頻,你卻恍惚有點想掉眼淚,
因為你印象里他還在各地出差,一晃都已經(jīng)退休十年了。
等待本身不是浪費時間。
等待本身恰恰是,時間走得太快了,只有這些時刻能讓你停下來,看看你自己routine之外,別人熱氣騰騰的生活。
不要用一種脾氣
處理工作和生活
生活里沒有那么多結(jié)果
生活是緩緩的過程
年前我情緒很不好,一個很close的朋友正兒八經(jīng)對我說,“你處理生活和工作要分開,不要用一種脾氣。生活是緩緩的過程,那個過程就是生活本身。”
“工作你追求效率,結(jié)果,kpi,那沒辦法,是商業(yè)社會的法則。但,生活沒有那么多結(jié)果,好的壞的過程,就是生活本身。”
生活沒有那么多結(jié)果。
我其實有被這句話打動到。
年前的時候,我翻出最近好幾年的日程本子,我和助理說,我以前真的是一個把每一個哪怕朋友之間的約會都提前做計劃的人。這個月要和哪些人聯(lián)絡(luò)感情,統(tǒng)統(tǒng)寫在一個叫做飯局計劃的項目里。
我抱著我的本子,像是抱著我的人生一樣在生活。
但如今我慢慢習(xí)慣了家里人之間,是沒有那么多到底約哪天,到底幾點鐘的。過年前,我問爸媽哪天去爬山,或者明天要不要去爬山,他們都說,明天起來再看。
我都不知道,這有什么可再看的。哈哈。
然而初二蘇州天氣特別好,溫度都有十幾度。然后,就歡天喜地去爬山了。
家人就是明明約好去唱歌,吃好晚飯發(fā)現(xiàn)還是去看電影吧,然后又歡天喜地去看電影了。
沒有那么多幾點鐘,在哪里。
家人就是隨便幾點鐘,起床再決定,偶爾忘記了爽約也完全沒有hard feelings。
這和生活本身是一樣的。沒有一定要幾點鐘,在哪里,沒有一頓飯非要聊什么,沒有你究竟愛不愛我。
吃一頓飯是生活,看一場電影是生活,
那些感受過的溫暖,付出過的真心,給予過的安慰,這些過程,都是生活本身。
03
我們都活在各自的維度里,過著自以為最完美的routine里。
其實,過年的時候,有一件事我終于想通。
家里小升初的孩子家長能說出各個學(xué)校的分數(shù)線,細數(shù)各個學(xué)校的名師名班,甚至近幾年中考的情況,而不在這個圈子里的人,包括在北上廣的單身女青年,包括退休的長輩,包括家里有高考孩子的家長,甚至都不知道中考滿分現(xiàn)在是多少分。
我們都活在各自的維度里,把各自維度里重要的事情,看得比天還大。
比如說,你的孩子今天正在高考,你覺得這一天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一天,而其實,這個地球上,甚至就是考場隔壁的菜場里,阿姨們依然為了幾毛錢菜錢和小販討價還價,醫(yī)院里有為了剛出生嬰兒激動萬分的年輕人,也有在icu苦苦掙扎還想再看一眼兒女的老人。有人在這一天,剛登上珠峰,有人在這一天,在江南的小宅里安靜地畫一幅素描。
都是普通的一天。
對于這些人來說,也都不知道現(xiàn)在高考滿分幾分,要考多少分才能去985,211,城中是哪所高中成績最好,哪個地段的學(xué)區(qū)房賣得最貴。
文中配圖來自:《觸及真心》
你明白了嗎,其實大可不必執(zhí)著于某一種生活,某一個執(zhí)念。
不必執(zhí)著于某一天,某一個錯誤的決定,某一種特定的活法。
自己routine里天大的事兒,其實跳出來,跑到別人的routine里看一看,也許根本就不是事兒。
你要知道,生活本身就是沒有什么結(jié)果的,才反而能在緩慢的生活里,過出光亮來。
我們應(yīng)該要能接受任何一種生活,在任何一種生活里活出光亮來。
和你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