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我讀經(jīng)典系列(十七)《易經(jīng)》與人生曾仕強--莫等閑的博客

          我讀經(jīng)典系列(十七)《易經(jīng)》與人生·曾仕強

          白了少年頭 發(fā)表于 2007-7-23 9:19:00

          畫外音:《易經(jīng)》是一本人人皆知卻又深奧莫測的古老經(jīng)典,臺灣學者曾仕強教授認為《易經(jīng)》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看懂了《易經(jīng)》也就看懂了人生,如何才能看懂《易經(jīng)》呢?曾仕強教授又是怎樣開始學習《易經(jīng)》的呢?敬請關(guān)注臺灣師范大學教授曾仕強在我讀系列節(jié)目講《易經(jīng)》與人生。
          《易經(jīng)》是一部中國最古老、最神秘的經(jīng)典著作。人們覺得它深奧難懂,卻又非常渴望了解它、掌握它。幾千年過去了,在變化莫測的現(xiàn)代社會中,這本古老而神秘的經(jīng)典竟成了某些人卜卦算命的工具。臺灣學者曾仕強教授《易經(jīng)》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而“易”字就是變化的意思,64卦只是表示一種現(xiàn)象,根本沒有好卦,壞卦之分,而《易經(jīng)》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認知世界,應該如何認知自我,從而做到持經(jīng)達變,通達樂觀。那么《易經(jīng)》 不是很難看懂?曾仕強教授又是什么時候開始學習《易經(jīng)》的呢?又是怎樣通過學習《易經(jīng)》而逐漸了解社會,認知自我的呢?敬請關(guān)注臺灣師范大學教授曾仕強在我讀系列節(jié)目講《易經(jīng)》與人生。

          我的名字叫做曾仕強,可是我39歲的時候,我的身體非常的衰弱,簡直是一點都不強,我總覺得頭重腳輕,兩腳無力。那個時候我的辦公室在二樓,可是上下樓梯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扶著樓梯走,生怕摔跤。那我就很緊張啊,年紀輕輕搞到這種地步,怎么辦?所以我就利用周末的時間我回到家里,我就把我情形向我爸爸匯報,我爸爸愣了一下,他說早叫你讀《易經(jīng)》,你為什么不讀呢?我說讀《易經(jīng)》跟我這種生病有什么關(guān)系,他說當然有很密切的關(guān)系,我說我所知道的《易經(jīng)》只是用來算命,用來看風水,而我是學科學的,我根本不信這一套,所以我就學。我爸爸說那是一般人錯誤的觀念就把這本書給害死了,《易經(jīng)》它是講道理的,講什么道理?講未來變化的道理。那天他跟我談了半天,他說我們中國人受《易經(jīng)》的影響,我們有一句話叫無三不成理,我們把任何東西都分成三塊,外國人經(jīng)常分成兩塊,我們都分成三塊。時間有過去,有現(xiàn)在,有未來,同一天有上午,有中午,有下午。人也是一樣,連孔子都說有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它一定湊成三個,它就告訴我,《易經(jīng)》告訴我們未來它是會變化的,所以一個人要重視你的未來,但是未來它是不確定的,它是會改變的,改變它有一定的道理,這是我們要去掌握的。我聽了以后我就說那就很好,那我去讀讀看,可是我回去怎么讀都讀不懂,拿了十本書里面有七八本都是告訴我怎么去算命的,怎么去看風水的,那不是我要的東西。所以我回去就問我爸爸,我說看不懂的書有什么用,他說你應該先讀《易傳》,你把《易傳》讀懂了你回頭看《易經(jīng)》,你會覺得它很清楚。我就很認真去讀《易傳》,讀完以后我真的有很多感悟,我就很開心跟我爸爸講,我現(xiàn)在最大的收獲就是我終于看懂中國人了。

          畫外音:曾仕強教授在美國獲得了管理學碩士學位,在英國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回到臺灣工作后,他常常覺得中國人很難理解,39歲那年,他被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弄得身心疲憊,而學習《易經(jīng)》以后他發(fā)現(xiàn)許多困擾他的問題用《易經(jīng)》中的道理解釋就都能夠理解了,這是為什么呢?

          憑良心,我那個時候跟現(xiàn)在年輕人一樣,是很羨慕做外國人的,但是自從我讀了《易經(jīng)》以后,我的觀念改變了,我說我今天才懂為什么叫估內(nèi)方外圓,就是中國人他很有原則,但是你的原則就是不能表現(xiàn)出來,你一表現(xiàn)出來就跟別人起沖突就格格不入,人際關(guān)系就很差。所以外邊要圓,可是我爸爸跟我講,你這樣不是很圓滑嗎?我說不是,我以前也是很痛恨圓滑的,現(xiàn)在我才知道是圓通,不是圓滑。中國人最討厭的是就是圓滑,這個滑頭、奸詐,沒有人喜歡,但是你不圓通你又很吃虧,我們需要很小心地用現(xiàn)代的觀念來看古老的《易經(jīng)》,我就越讀越有趣,而且我看到很多我們平常真的看不懂的,真的聽不懂的話,慢慢我都找到它的根源。我覺得古代的人不要看他沒有科學,他知道地球是圓的,我們在這里,美國在底下,所以你要到美國去最好就是挖一條隧道,一直坐電梯就到了,也不必坐飛機。但是事實上行不通,因為它地心當中有一團火會燒得你整個熔化掉,這樣我就知道了,《易經(jīng)》里面有一條曲線的,就告訴我們直線是最快的,但是經(jīng)常是走不通的,你還是打個轉(zhuǎn)才能到美國。我又發(fā)現(xiàn)我們中國人三個人在路上走,大家躲來躲去,憑良心講你問他為什么躲來躲去,他也說不出道理,原來他很避免去走中間,因為中國人他是中間最大,如果你跟領(lǐng)導在一起走,你無論如何要讓他走中間,尤其很多年輕人他不懂事吃很大虧,就是每次照相他都擠到中間去,那一洗出來領(lǐng)導看著就這個家伙最討厭,擠中間來干什么,人家懂事的就坐旁邊,該你坐中間人家自然會把你請到中間來,你急什么,所以中國最大這就是《易經(jīng)》的觀念。然后我又聽懂一句話,我相信這句話各位可以去考你的朋友,你的親戚,什么叫不三不四?天天都在講不三不四就不曉得什么叫不三不四,我也曾經(jīng)跟我的學生講說你把不三不四翻成英文,全世界沒有人聽得懂,不三不四,中國人很奇怪,他不說不五不六,不七不八,他就給你講不三不四。你讀了《易經(jīng)》你就知道了不三不四就是不仁不義,中國人常常講的話以后他否認,我跟你講話完以后我告訴你不要說是我說的,中國人最喜歡講完話以后加一句話不要說是我說的,結(jié)果你跟別人說,那你就是對我不仁嘛,所以他來問我聽說你講這個話,我說我沒有,我不是欺騙,我是認為你不仁我就不義,你把這些道理說清楚以后,你搞懂了,你覺得中國人是很誠實的,很實在的。我發(fā)現(xiàn)中國人最厲害的就是他同時講兩句非常矛盾的話,這里告訴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里想的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里講的是禮讓為先,這里想的是當仁不讓,那到底要不要讓?答案只有一個,你自己看著辦。這個最厲害,所以我慢慢就感覺到凡是外國人很討厭我們的地方其實就是我們最擅長的地方,你問外國人你要喝茶還是咖啡?他很干脆,咖啡,茶,中國人不可能,你要喝茶還是咖啡?他告訴你隨便,他一定告訴你隨便。我?guī)资甑慕?jīng)驗,會講隨便的人都是長壽百歲的,他沒有壓力的,我慢慢發(fā)現(xiàn)我們有學理的根據(jù),所以我常常問年輕的人,我說陰陽是兩個東西還是一個東西,如果你告訴我說陰陽是兩個東西,那這個人腦筋就已經(jīng)是西化了,西方的陰就是陰,陽就是陽,他很容易分開來看,中國人是合起來看的民族,我這個幾十年才體會到,我們是合在一起,我們很少分的,我們動不動就要合作,大家和諧,不能分的,一分就糟糕了,外國人是分的,分到最后你是你我是我。我們陰陽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同樣一個東西有時候變陰,有時候變陽,這是我從《易經(jīng)》里面體悟的最好的一個法則。

          畫外音:《易經(jīng)》的哲理就是陰陽一體,如同我們看到的太極圖一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曾仕強教授認為《易經(jīng)》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無論老子還是孔子的思想都是以《易經(jīng)》為基礎(chǔ)的。那么這些古圣先賢是如何解讀《易經(jīng)》的呢?

          我必須要說明中國所有的哲學都是從《易經(jīng)》出來的,你看,孔子有人分成中人以上,中人以上怎么去讀《易經(jīng)》,這個叫老子,老子是替很高智慧的人去解釋《易經(jīng)》,所以憑良心講《道德經(jīng)》是高難度的。光是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就搞不清楚了,他先說不能說,然后才來說,你看厲害吧,這樣你就知道他對中國人影響很大。中國人有沒有意見,他說沒有意見,然后講一大堆意見。外國人有意見就是有意見,沒有意見就是真的沒有意見。中國不是,我沒有意見,不過,我認為什么什么什么,講一大堆,我們先說我沒有意見是表示尊重大家的。所以我慢慢發(fā)現(xiàn)你把《道德經(jīng)》讀完以后,你可以知道《易經(jīng)》里面很高深的那部分哲理。孔子不是,孔子是替中等智慧的人解釋《易經(jīng)》,所以什么叫做《論語》,《論語》就是家常便飯才叫《論語》,所以你要解釋《論語》要從我們生活圈里面去體會,《論語》的一開頭就告訴你做人要快樂,所以《學而篇》提出來就是孔門三樂,三種樂趣,你如果跟孔子接觸,你還得不到樂趣那就很冤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第一個真正的意思是說你讀完以后要去做,要去實踐,實踐變成習慣,那個習要解釋習慣,你形成習慣你就很樂嘛。第二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來你要設(shè)身處地把好茶端給他,好好東西跟他分享,他下一次來嘛,你這樣想就對了,做人要做到你的朋友想到你就想到他可以從你這里占一點便宜,你就成功了,每個人想到你就說這個人,我一去一定吃虧的,那他就跑掉的嘛。第三個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慍就是小小的生氣就叫慍,沒有發(fā)脾氣,只是是不太高興就叫慍,人家不知道你是誰,你一點都沒有不高興的,現(xiàn)在人不是,現(xiàn)在的人不知而大怒,你不知道我是誰???你沒有看過我???完蛋了嘛,老實講今天各行各業(yè)千萬記住隔行如隔山,誰也不認識誰這才是正常的,你如果把孔子這三個基本做完了就很樂了。還有一個人最可惜就是我們把他都忽視掉了,叫做墨子,墨子是專門替基層的人,大眾的人去講《易經(jīng)》的道理,墨子要把他恢復起來,墨子的學術(shù)是最好的,所以做人先學墨子,實干,認同上面,年紀輕輕就有一大堆意見,那不害死自己嗎?然后慢慢地走上儒家的路,最后你才可以去進入道家的境界。它《易經(jīng)》是所有都包在里面,不管你天文地理什么,包括兵家,包括醫(yī)學,甚至于現(xiàn)在的電腦都是從里面來。

          畫外音:兵書36計中的許多計謀都是出自《易經(jīng)》的封象之中,而中醫(yī)講究的陰陽平衡更是出自《易經(jīng)》的陰陽共體之說,但是代表現(xiàn)代文明的高科技電腦怎么會與古老的《易經(jīng)》有關(guān)系呢?
          曾仕強教授認為《易經(jīng)》包羅萬象,甚至包括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電腦,代表現(xiàn)代科技的電腦怎么會來自古老的《易經(jīng)》呢?

          我只講一句話,我們今天都知道電腦就是010101,0就是陰,1就是陽,你看你現(xiàn)在講這種話010101就構(gòu)成海潮無窮的網(wǎng)際網(wǎng)絡(luò),沒有人不相信,可是我們老祖宗六七千年前就講了,陰陽變化就產(chǎn)生宇宙萬物,一樣的道理,電腦就是陰陽的變化,沒有什么稀奇。所以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很認真在學《易經(jīng)》,我們千萬不要把這種寶貝把它丟棄了,但是我們要了解以前沒有科學語言,不得以用那些話,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科學時代了,我們一定要用科學語言,用科學的發(fā)現(xiàn)來幫助我們回去了解《易經(jīng)》的道理,這才是現(xiàn)代人讀《易經(jīng)》的一個方法。我覺得《易經(jīng)》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四個字,也是中華文化里面最可貴的四個字叫做“持經(jīng)達變”。什么叫做經(jīng),經(jīng)就是不能變的東西才叫經(jīng),你一個人有了經(jīng)以后,你還不會變那就是不會用,不會用嘛。原則是不能變的,但是方法是一定要變的,可是我們現(xiàn)在受美國影響很嚴重,我們說什么都在變,我是不接受這句話的,各位你如果相信一切一切都在變,什么都在變的話,請你今天晚上回去看看你自己的爸爸變了沒有,還是老一個,哪里有變,可見還有人不變嘛,如果你今天回去發(fā)現(xiàn)全家人都變了,連爸爸也變了那就變了,沒有那回事。其實《易經(jīng)》告訴我們,世界上如果沒有不變,你就不可能有變,如果沒有變,你就不可能有不變,它根本就是相對的。其中《易經(jīng)》是全世界最高明的辯證法。你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中國人,你看發(fā)現(xiàn)中國人說要就變成不要,說不要他就是要,你送禮給外國人,外國人會當場拿來告訴你我最喜歡這個東西,中國會嗎?中國人你送禮給他,他說不要,千萬不要,好了,擱那兒好了,那最后還是要了。我小時也是很討厭這個,根本虛偽,假的嘛,后來我才懂,我讀了《易經(jīng)》我才懂,學理很簡單叫做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場來要才不會亂要,這樣就對了,站在沒有沒有意見的立場來發(fā)表意見才不會亂講,這樣就對了,站在退讓退讓的立場來不讓,那是不讓,最后當仁不讓嘛,當仕就不應該讓嘛,那這就是最好的邏輯?!兑捉?jīng)》告訴我們當不當就是應不應該的意思。只有一句話尤其對年輕人特別特別要小心,少問喜歡不喜歡,多問應該不應該?,F(xiàn)在我喜歡,你喜歡就糟糕了,你喜歡,對不對。我經(jīng)常講外國人因為他腦筋是一半的,我們腦筋是全的,因為我們有陰有陽,同時要兼顧。所以外國人經(jīng)常講一半的話,你看他們最流行的一句話叫什么?“不自由毋寧死”,現(xiàn)在年輕人都上當了,對對對對,你就糟糕了,他只講一半“不自由毋寧死”,還有一半他沒有講,從來沒有講過,那只有中國人才懂,“一自由就墮落”,不自由當然不好,但是太自由更不好。而你說有錢多好,這句話也不對啊,錢是怎么樣?錢是不夠很緊張,太多了很煩惱,剛剛好最愉快,那就好了嘛!還是三段呢,怎么分都是三段。所以我是覺得我讀完《易經(jīng)》以后,我不但生理健康,心神愉快,而且我懂得很多道理,所以我就開始把我們《易經(jīng)》的道理把它一個一個整理出來。

          畫外音:《易經(jīng)》都包括些什么道理?為什么曾仕強教授讀完《易經(jīng)》后會心情愉快,身體健康?我們又應該如何去理解《易經(jīng)》中的道理呢?

          《易經(jīng)》它講的是六個字“明象位,立德業(yè)”,一個人一定要搞清楚現(xiàn)象,象就是現(xiàn)象,位就是你的位置,我們今天覺得位置站錯了嗎?位置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講叫做地盤,我問你你是武藝高強,還是占到地盤比較好,占到地盤比較好,武藝高強經(jīng)常挨打的,一個人占到好地盤占到合理的地盤你是比誰都強。所我們常常講位置錯了沒有就是你的份在哪里,很多人就是位置搞錯了,然后講話講錯了,做事也做錯了,最后自己倒霉。而位置什么叫做對,什么叫不對是看當時的現(xiàn)象,現(xiàn)象是變化的。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但是你的嫂嫂掉到水里面去,你無論如何要去拉她,嫂子掉到水里面去,你說男女授受不親,所有人都罵你,你見死不救,可見它有例外啊,可是你把嫂嫂拉起來就該放了,一直拉,人家說你拉夠沒有?。磕憷裁茨??那不糟糕了所以你從這個實例,你可以了解到一切它都要恰到好處。所以什么叫中庸,不要解釋說不極端,不要這樣解釋,就是恰到好處,中庸就是恰到好處。所以我們現(xiàn)在都是中國人,我問你什么叫中,中就是合理,中國就講究合理的國家就叫中國,不是隨便哪個國家可以叫中國的我跟你講,中國人更難,處處都合理的人才叫中國人,你看多神氣。從現(xiàn)在開始任何事情、任何話要找到合理點然后你才去講。你看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表示我們是很重視理的。所以要把《易經(jīng)》的道理把它提煉出來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好好去運用,運用到你自己變成很好的習慣以后那你什么病都沒有了,我敢保證。我現(xiàn)在七十幾歲,我回觀我當年三十九歲的樣子,完全不一樣了,所以我常常跟很多人講《易經(jīng)》救了我,《易經(jīng)》救了我,要不然我就沒命了嘛,怎么沒命呢?一句話講過來,氣都氣死了,還有命嗎?只要你看不懂中國人,你一定活活被中國人氣死,當你看懂以后你覺得中國人很可愛,我懂得怎么樣跟他呼應,那不是很好嗎?中國人我的研究是《易經(jīng)》的民族,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懂得《易經(jīng)》的道理,我們只是沒有去整理沒有去提煉而已。你看我們平常所作所為啊,你從《易經(jīng)》去看它都是合乎它的道理的,合乎它的道理的。你看事不過三,事不過三,《易經(jīng)》畫到三劃卦,它就不畫了,你不能搞太復雜了,你搞太復雜就轉(zhuǎn)不出來。所以各位做事情你看看簡單的時候要復雜化不然會陰溝里翻船,你看到復雜的時候要簡單化,這樣就對了。你看到復雜越來越復雜最后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嘛,你看到簡單就覺得很簡單最后一定陰溝里翻船,大意失荊州,這樣就對了嘛。所以我慢慢的就去把六十四卦整理出來,我感覺每一卦都是寶貝。

          畫外音:很多人認為卦有好有壞,而曾仕強教授認為每一卦都是用來了解自己和周圍社會的。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易經(jīng)》中的卦呢?
          《易經(jīng)》中的卦常常被人用來算命而曾仕強教授認為卦是用來了解自己、認知社會的。

          你看我們就拿第一卦乾卦,它一共六個字就講完了。乾卦有六個原則,每個卦都有六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告訴你,你如果搞不清楚這個狀況你不要隨便表現(xiàn),你不要表現(xiàn),所以很多年輕人說有能力不表現(xiàn)那有什么用,他錯了,你搞清楚才表現(xiàn),你不搞清楚一表現(xiàn)就被打死的,有很多年輕人很有才干一表現(xiàn)所有人都打他這是必然,你沒有能力人家打擊你干什么???你有能力才要打擊你?。∵@有什么錯,沒有錯,問題是表現(xiàn)的人自己不知道,你要看看清楚,可以表現(xiàn)到什么地步你才來表現(xiàn),但是一直低調(diào)一直低調(diào),這個人就沒有前途了。中國人低調(diào)低調(diào)當中還要去看機會,有機會一定要抓住,一抓住你就飛龍在天了,你就上去了。所以孔子告訴我們一個到了四十五十,如果還沒有什么成就的話,這輩子大概就沒有什么后勁了,就是根據(jù)《易經(jīng)》來的,你每句話都可以找到根據(jù),而且都在卦里面,但是各位要相信了,沒有好卦也沒有壞卦,你說我卜到一個好卦那是錯誤的,卦沒有好壞,卦只是告訴你你處在這種位置,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你應該注意什么事情,如果而已。所以前面那三個字很重要,叫“明象位”,但是后面這三個字才是根本,叫“立德業(yè)”。一個人學問再好不能擔保你有成就,能力最高不能擔保你會發(fā)達,錢再多也沒有什么用,最要緊品德要好,教育最要緊的就是要養(yǎng)好良好的品德。我是在(福建)大陸受的國學的基礎(chǔ)(教育),我那個小學老師是最了不起的,我還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很慘,都在廟里頭上課,哪里有教室,老師第一天把國語課本發(fā)給我們只講一句話,你們拿回去就開始去背,不管你懂不懂,背,你背了一課,你到我這兒來,我給你蓋一個章,我們好開心,回去不管躲在防空洞里面,躲在家里面也好,拼命背,差不多一個禮拜一本書就背完了。記住,年紀小的時候記憶力最強,理解力不高,懂不懂無所謂,你讓他背,他背就記住了,記住了將來到了十幾歲二十幾歲的時候,他就會把記住的東西吐出來,跟牛一樣,吐出來,然后來嚼嚼嚼,他才有東西可嚼,你小時候不背,腦袋空空,想什么不知道,只有上網(wǎng)去玩了嘛,這個很可惜的。一個人小時候記憶力非常好,讓他多背,理解力不行沒有關(guān)系,慢慢長大理解力越來越好,你就把以前背的東西一個一個拿出來,好好整理去體悟,然后你得到你的東西,你有了品德以后,你比較會照你心中這把尺去做,你一旦沒有照這把尺去做,你就會歪的,就會走歪路。所以我們中國人經(jīng)常講一句話要憑良心,做人別人都不是很重要,最要緊的就是憑良心,憑良心是很難的事情。所以我會常常告訴你,上半夜要想想自己,后半夜要想想別人。所以我們很多的道理其實一以貫之,就是說從小要告訴他,做人要實實在在,做事要規(guī)規(guī)矩矩,然后才來學應變,一個不務(wù)實的人是沒有資格講應變,而一個不懂得應變的人他是沒有什么前途的。因此我們再把剛才那四個字再說一遍,叫做“持經(jīng)達變”,應變就是適應不同的人,讓大家都能夠接受你的原則,不能強制,因為強制沒有用,也不是說一定要把他拉過來也沒有必要,中國人到最后發(fā)展就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我們很和諧,但是看法不一定一樣,和諧絕對不是和稀泥,和稀泥你就完了,和稀泥就是怎么樣都可以,那個做的沒有意思。我有我的原則,你有你的原則,我們不一定要完全相同,但是彼此要尊重。 你看動植物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人也是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沒有辦法把所有人都變成跟你一樣沒有必要,我們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然后我們一定在和諧當中商量到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東西,這多愉快。

          畫外音:《易經(jīng)》中共有六十四個卦象,迷些卦象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告訴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如何為人做事,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些卦?學習《易經(jīng)》又會對我們的人生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所以為什么我剛才講沒有好卦壞卦,我還是要修正一下就是說八八六十四卦里面,有一個是從頭到尾都好的卦叫做謙卦,就是謙虛的謙,做人一定要謙虛,只要人家說你不對,你不要馬上反應說不要,聽聽看,有什么關(guān)系,也許正好是你沒有想到那一點,你把它包容進來不是更好嗎?每一個人多少有一點他獨特的地方,你聽聽嘛,有什么關(guān)系,實在不行,你就把它去掉就好了。我年紀越大越感覺到馬上反應是很危險的,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也跟各位建議,真正學懂《易經(jīng)》的人,《易經(jīng)》就是開關(guān)而已,一開一關(guān),陰就是開,陽就是關(guān),你可以這樣想,從現(xiàn)在開始碰到任何刺激,外面有任何東西進來,第一個把嘴巴閉起來,我們的壞處就是一進來嘴巴,然后得罪一大堆人,回去就后悔,咬呀,今天早知道不說就好了,那很痛苦的,養(yǎng)成習慣,聽到什么話嘴巴閉起來,嘴巴閉起來才會經(jīng)過腦筋想,想妥當了再講,想妥當再做,我保證你沒有事情,所以為什么連孔子都講他讀了《易經(jīng)》就可以沒有大過失,他不會犯大過失。因為《易經(jīng)》告訴你如果這樣將來會那樣,如果這樣將來會那樣,如果這樣將來會那樣,你自己去選擇,那你經(jīng)過判斷,經(jīng)過理性的選擇,那你還會犯什么大錯呢?就不會了,那就非常好。所以年紀輕的多花一點時間讀《易經(jīng)》,你后面用的日子很長。年紀大的花點時間看看《易經(jīng)》你才知道這一輩子你到底過的怎么樣?但是我們希望各位了解入門比較難。所以將來我們?nèi)绻袝r間的話,我們會來一步一步地把它說清楚。謝謝大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易經(jīng)》與人生
          曾仕強教授:不明白中國人的這些道理,你再努力也沒用!
          曾仕強講《易經(jīng)》與人生
          不明白中國人的這些道理,你再努力也沒用!
          曾仕強講易經(jīng)
          談《易經(jīng)的奧秘》12:破解命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