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組長在高二家長會上的講話
(根據(jù)2012年11月20日下午講座家長筆錄整理)
一、高二年級組提出表揚:
1、高二年級學習標兵(理科:共456人,表揚前99名,文科:共140人,表揚前50名)。
王老師總結(jié):高中學習階段,成績優(yōu)秀者,一靠天分,二考努力。天分基本相當,努力更需加倍。
2、各班級標兵:優(yōu)秀學生干部、最具責任感標兵、助人為樂標兵、文藝標兵、宣傳標兵、體育標兵、紀律標兵、勞動標兵、衛(wèi)生標兵、節(jié)儉標兵、優(yōu)秀課代表、默默無聞奉獻標兵、特別奉獻標兵。
二、高二年級的重要性:
1、高二是高中生活的關(guān)鍵:放下了高一時的新鮮感,尚沒有高三升學的壓力。適應了高中生活,了解了高中是怎么回事,卻無緊張感,自我放松,沒有目標,失去動力。
2、高二是分化期:
有的孩子初中學習時,初一初二不緊張,到初三使勁,結(jié)果得到了好的中考成績。于是進入高中后產(chǎn)生了一個虛幻的假象,認為高中學習等同于初中。于是高二不著急,很放松,等待高三再努力。
3、高二是各種問題的突發(fā)期:
有的孩子青春期滯后。十七八歲,是情感的脆弱敏感期。有的孩子上網(wǎng)時間長,使用手機多,出現(xiàn)個別吸煙現(xiàn)象,和同學交往密切,談戀愛。
三、高二學生的特點:
1、情緒:易波動,兩極化,與家長溝通缺乏平臺,卻容易和朋友達成共識。
2、人際關(guān)系:重友誼,愿為朋友兩肋插刀;
3、心里話會對誰說:
按照強弱等級排序為:誰也不說、對朋友說、對同學說、對父母說、對老師說。
所以,家長,更比老師更了解自己孩子。
4、情感特點:趨于社會性。
更關(guān)注社會交往,內(nèi)心存在矛盾,會追求公平公正,在對他認為的正確事情面前,可能會對別人的做法提出質(zhì)疑,不留情面。
案例:小小科學家頒獎儀式上,有個高三學生上臺領(lǐng)獎,發(fā)表獲獎感言,用了5分鐘多來抨擊舉辦方,晚餐浪費,并毫不留情的讓承辦活動的老師上臺,當場表態(tài)下次不再浪費不再犯錯。結(jié)果頒獎氣氛很尷尬。
5、思維特點:高二抽象思維高速發(fā)展。
有時候,孩子會在探討問題時,呈現(xiàn)很強的抽象思維意識,表現(xiàn)為前言不搭后語,缺乏交流的技巧。需要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多啟發(fā)。
三、高二心理特點:
如疾風暴雨式;充滿熱情和抱負、富有理想主義、好高騖遠;自信、自卑、自負,有時候會在同一個孩子身上,同時存在。
四、高二心理矛盾:
1、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
2、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
3、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追求新奇又容不下異己)
4、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最可貴的是真實、真誠)
5、自制性與沖動性的矛盾。
五、家長怎么辦?
1、順其自然,讓孩子去體驗該有的情感;
2、等矛盾出現(xiàn)時,也是機緣來臨時,要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和矛盾沖突。
六、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1、傾聽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2、學會歸納孩子的觀點;
3、向孩子表達家長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讓孩子知道家長的內(nèi)心;
4、邀請孩子和你一起共同想辦法:“元芳,你怎么看?”
5、寫下家長自己所有的想法給孩子看,但不做評價。記住和孩子說:把最純潔的,放在陽光下。
6、共同決定一些家庭意見,是去是留,共同商定,并做好付諸行動的計劃。
七、高二和高三學習的特點:
1、高中學習,更像學技術(shù)。初中學習,可以認為是雜耍,而高中更像是學習掌握一門技術(shù),就像學開車,一聽都會,可是真正上路,還需要大量練習。沒有刻苦,換不來學習的愉悅感。
2、高中學習方法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好好把握。
預習+學習聽講+課后作業(yè)+復習,一個也不能少。
八、做最好的家長:
1、平凡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
2、不能把學習的任務(wù),托付給老師。要鼓勵孩子,在老師講解之前,自己必須主動去思考、鉆研、完成。
九、給家長的建議:
1、勤聯(lián)系:不僅要聯(lián)系孩子班主任,還要和任課老師多聯(lián)系。在和老師聯(lián)系溝通前,家長先想好,要向老師請教哪些,才能更有效的幫助孩子?
2、科學分析孩子的成績:期中考試,基本反映了孩子在前段時期的學習成果和當時應考時的心態(tài)、狀態(tài)。
3、孩子的行為習慣很重要:
很多的高二孩子,成績較好,也有思路,學得不累。
這樣的家庭,一定適當讓孩子承擔家務(wù)。讓他多擔當。
4、多給孩子自信心。
5、教會孩子學習做人:用更多的正能量影響孩子的思想,為他創(chuàng)建一個美好的成長土壤。對社會弊端,從積極的角度和共同分析。
6、培養(yǎng)孩子的頑強、獨立、自主、吃苦精神。
十、家長十問:
在你的孩子出現(xiàn)這些情況時,要問孩子:
1、在外留宿;2、回家晚;3、帶同學回家住宿;4、電話時間長;5、身體有受傷;6、超額消費;7、超乎正常友誼;8、成績突然下降;9、穿奇裝異服、突然變得沉默寡言;10、上網(wǎng)頻率過高。
十一、孩子不愿意家長來開家長會的原因和家長會后我們該做的:
孩子不喜歡開家長會的原因:
1、家長會后,家長習慣問責,帶著情緒批評孩子,盯著成績不放卻不聞其他;
2、孩子不希望家長干涉自己;
我們該做的:
1、順應孩子的特點來引導;
2、與孩子共同成長;
3、交給孩子處理問題的自主權(quán),讓孩子自我教育;
4、真正教育是吻合心理發(fā)展的教育;
5、讓孩子學習與自己對話。
十二、建議家長:
1、不要只到期中期末看考試的成績,平??梢远嗫纯春⒆拥淖鳂I(yè);
2、多與孩子交流;
3、放權(quán)給孩子,讓孩子內(nèi)心震撼,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
4、改變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使之產(chǎn)生巨大作用。
十三、幾個問題:
1、關(guān)于作業(yè):有的不交、不寫作業(yè);家長要關(guān)注。
2、關(guān)于請假:
(1)不贊成家長在學校有集體活動的時候給孩子請假;如一二九合唱;
(2)有的準備出國,因為要準備出國辦理手續(xù),或備考,需請假的休課的同學,要提前和年級組長請假。
3、關(guān)于出國:建議家長商定好,做好一條選擇,不要既準備國內(nèi)考試,又準備國外考試;那樣兩條路都走不好。另外,出國的同學不要把出國準備的資料帶到班級,更不要在課堂做出國的題目。
十四、與家長共勉:
多蘿茜·洛·諾爾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忍耐中,他就學會了耐心。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承認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就學會了慷慨。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會頭腦平靜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