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21·山東臨沂)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社會流動社會流動是指人們的社會地位以及職業(yè)的變動。某歷史興趣小組圍繞“從社會發(fā)展角度看宋代社會流動'這一活動主題,搜集了如下材料,并得出了結論。
材料一
唐人所著的《登科記》,記錄了以進士科為主的及第者名錄。清人徐松在此基礎_上進行考證,編撰了《登科記考》一書。近些年來,一些學者依據新出土的資料,對此進行了考證、增補,在其進士及第者之中,可以確定其家庭出身的有1085人。其家庭出身比例如圖7所示:
材料二 宋代部分謠諺
謠諺
類別
引文
富兒更替做
經濟謠
袁采《袁氏世范》:兼并之家見有產之家子弟昏愚不肖,及有緩急,多是將錢強以借……并息為本,別更生息,又誘勒其將田產折還。法禁雖嚴,多是幸免。惟天網不漏,諺云“富兒更替做”,蓋謂迭相酬報也。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舉謠
汪洙《神童詩》: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一時同榜用三人
政治謠
洪邁《容齋續(xù)筆》:本朝韓康公、王岐公、王荊公亦同年聯(lián)名,熙寧間,康公、荊公為相,歧公參政,故有“一時同榜用三人”之語,頗類此云。
只重衣衫不重人
社會謠
普濟《五燈會元》:五陵公子爭夸富,百衲高僧不厭貧。近來世俗多顛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結論:宋代社會日趨平民化。
(1)從研究宋代社會發(fā)展變化的角度,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價值。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述興趣小組所得出的結論。(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1)材料一屬于史學研究成果,建立在史料記載和考古發(fā)現的基礎上,其客觀性和真實性較高,為研究宋代社會階層變化提供比較的視角
材料二屬于民間流傳的謠諺,對多方面了解宋代的社會狀況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具有主觀性。
(說明:若從史料類型及其價值角度作答,且具體聯(lián)系本研究主題,言之有理則可得分。)
(2)興趣小組的結論合理。政治上,宋代重文輕武,重視科舉,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躋身官僚統(tǒng)治階層。經濟上,宋代實行比較寬松的商業(yè)政策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市民階層日益壯大。思想觀念上,門第觀念淡化,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在國家對社會的控制方面,官府對百姓的限制更為松弛。上述史實表明宋代社會發(fā)生重大變化,社會階層的流動性加強,推動社會由貴族化走向平民化。
【解析】
(1)史料價值:根據材料中“一些學者依據新出土的資料,對此進行了考證、增補,在其進士及第者之中,可以確定其家庭出身的有1085人”可知,材料一屬于史學研究成果,建立在史料記載和考古發(fā)現的基礎上,其客觀性和真實性較高,為研究宋代社會階層變化提供比較的視角;根據材料二中“宋代部分謠諺”、“經濟謠”、“科舉謠”、“政治謠”等信息可知,材料二屬于民間流傳的謠諺,在了解宋代政治、經濟、科舉等方面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具有主觀性。
(2)評述: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學生結合宋代政治、經濟、文化等背景評述即可。如興趣小組的結論合理。政治上,宋代重文輕武,重視科舉,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躋身官僚統(tǒng)治階層。經濟上,宋代實行比較寬松的商業(yè)政策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市民階層日益壯大。思想觀念上,門第觀念淡化,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在國家對社會的控制方面,官府對百姓的限制更為松弛。上述史實表明宋代社會發(fā)生重大變化,社會階層的流動性加強,推動社會由貴族化走向平民化。
RECOMMEND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