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專欄的第1個模塊,我將用6篇文章來講述,培養(yǎng)正確的筆記理念,你需要怎樣的認知?
這是第1模塊第3節(jié),講述做如何掌握高效筆記的正確知識?有哪些可供參考的書籍?
在【專欄2.6】主題閱讀改變?nèi)松?,讓你告別平凡(5000字干貨),我專門用5000字篇幅,系統(tǒng)講述了“主題閱讀法”。這是大神們最愛的讀書方法,沒有之一。
學以致用才是讀書的最終目的。為此,運用主題閱讀法,閱讀“筆記方法”類書籍,集中突破、重點攻克,打開你對“筆記”的認知眼界,全面提升你的筆記能力。
讀書是輸入,寫作是輸出,連接這兩者的,就是“筆記”。通過做筆記,對書籍內(nèi)容進行概括、提煉、總結(jié)、再加工。將讀書時學到的“新知識”,與自己原有的“舊知識”,相互融合,充實自我。
讀書筆記,是從書中學會知識的“可視化”成果,讓你更快、更有效地回顧和重溫一本書。只有做好讀書筆記,才能真正獲得知識積累。對于高效閱讀、高質(zhì)寫作、高維思考,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但,你是否真地掌握了正確的筆記知識呢?
雖說,知識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有“是否合適”之別。可是,任何人都不想做“文字”的搬運工,從書中摘抄、記錄,從電腦上復制、粘貼。
這種工作,有存在的意義,但價值太低。這種形式,只是“淺層次”地做筆記,只能歸為“整理、梳理”,談不上“吸收、消化”知識。
所以,你要打破對“做筆記”的舊認知,做筆記不是簡單的“摘抄、記錄”,還有結(jié)構(gòu)化筆記、思維導圖、手賬、手繪、筆記本使用、高效軟件等多個方面(這份專欄都會講到這些內(nèi)容)。
所以,千城建議你,閱讀一些筆記方法、筆記軟件的書籍、資料,一定有觸動你的地方。說不定在某個瞬間,會提升你的筆記認知。
關(guān)于“筆記方法”的書,要比“讀書方法”要少很多。我查遍了所有的網(wǎng)絡(luò)資料,大多只推薦3-5本。而我搜集了市面上比較流行的22本筆記方法書籍,整理成一份書單,供你參考。這22本書,可以歸為4大類:
(1)筆記方法類:比如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剛出版的時候,小小的火了一陣,狠刷了一下存在感。這本書系統(tǒng)講述了如何通過做筆記,有效讀懂一本書。
(2)紙質(zhì)筆記本類:比如《記事本圓夢計劃》,你有什么想法、夢想,都可以專門找個紙質(zhì)筆記本記錄下來。像每日清單一樣,一件件地努力實現(xiàn)、打鉤、完成。
(3)電子筆記類:目前最火的兩大筆記軟件: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號稱國內(nèi)做的最好的和國外做的最好的。二者功能類似,不用太糾結(jié),選擇任意一個,堅持用下去即可。
(4)手賬類:這類書籍最受少女們的喜愛?;ɑňG綠的顏色、圖形,是大腦最喜歡的信息形式。這類筆記形式甚至形成了一個領(lǐng)域:手繪、手賬領(lǐng)域,都是可以知識變現(xiàn)的哦。
當然,還有思維導圖類書籍,屬于相對獨立的領(lǐng)域,就沒有列出書單。同時,這份書單里,也不是每本書都值得你“花時間”閱讀。
這個書單的目的是“廣、博”。即,多讀幾本筆記類書籍,了解現(xiàn)在有哪些筆記方法、筆記形式,你自己喜歡哪類筆記方法,你能做哪類筆記。
要有一個“哇哦”的瞬間,發(fā)現(xiàn),原來筆記還能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