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宮寒的原則多是溫補腎陽來暖宮,中醫(yī)專家介紹說其中艾灸就是一種常見的緩解方法,而且功效還不錯,下面的四個穴位是艾灸治療的特效穴位。編輯QQ714742875
艾灸取穴:關(guān)元,神闕,命門,氣海。
艾灸方法:艾灸每天做個30-40分鐘,一般不要超過一小時,時間太長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另外,艾灸時間長,局部皮膚也會出皰,中醫(yī)認為這是產(chǎn)生療效的標志,但要注意皮膚護理,避免水皰破虧后引發(fā)感染。編輯QQ714742875
另外泡腳也可以改善宮寒的癥狀。將艾葉或紅花用紗布包好,放入盆內(nèi)煮開,堅持每天泡腳,能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
艾灸治療胃寒,主要是溫中祛寒,因為艾灸驅(qū)寒不僅僅是表皮驅(qū)寒那么簡單,艾灸的穿透性是其他熱療所不具備的功能。
艾灸取穴:主要針對上脘、中脘、下脘、神闕、關(guān)元、足三里、肝腧,膽腧、脾腧、胃腧。
艾灸方法:編輯QQ714742875
腹部:可以使用4—6罐艾灸罐或4-6眼艾灸盒,基本上在上腹部全覆蓋移動艾灸。肢體可以使用單眼艾灸盒或艾灸罐來艾灸。
背部腧穴:也可以使用4-6罐艾灸罐或4-6眼艾灸盒,基本上在背腧穴全覆蓋移動艾灸,每天輕者一次,每次40分鐘;重癥每天一到兩次,每次1個小時左右。時間不拘泥,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施灸的時間。
除保溫外,還要做做艾灸、南少林火功推拿、火洗澡、熱熨等療法保養(yǎng),因為當人的內(nèi)在陽氣不充足時,必須借助外在力量來補充。
艾灸取穴: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
艾灸方法:每穴艾灸20-30分鐘,每天1-2次,10次為一個療程。
如果腹部著涼,很容易就會讓帶脈變得瘀堵起來,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溫”,不要讓腹部著涼。編輯QQ714742875
膽經(jīng)堵塞會使人大腿外側(cè)肥胖、無法排毒等癥狀,在養(yǎng)生的過程中就要艾灸膽經(jīng),活絡(luò)通氣血。編輯QQ714742875
艾灸取穴:中脘、關(guān)元、肝俞、膽俞、脾俞、足三里和陽陵泉。
艾灸方法:膽區(qū)域,正反面局部艾灸20分鐘。
中脘和關(guān)元可以艾灸30分鐘,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
肝俞、膽俞、脾俞、用三眼艾灸盒艾灸20分鐘,可以移動艾灸。
足三里和陽陵泉,用單眼艾灸盒艾灸,時間在15-20分鐘。
陽虛、氣虛人群更適合進行艾灸療法。生病的人大多屬于陽虛體質(zhì)。艾葉是溫性的,屬于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jīng)絡(luò),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編輯QQ714742875
艾灸取穴:關(guān)元、氣海、肺腧。
艾灸方法:可以用雀啄灸,也可以用艾柱灸10分鐘,每天2次,10天一個療程。
膀胱者津液之府也,氣化則能出矣,其氣不足則虛,虛則寒氣乘之。致津液滑利,不能制約,故其證小便利多,小腹痛甚,項背腰尻 痛,內(nèi)經(jīng)曰,膀胱不約為遺溺者以此治膀胱虛冷,小便頻數(shù)。
艾灸取穴:大椎穴、天柱穴,腎腧穴。 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限于篇幅,有些穴位不能一一用圖片標出,沒有標出的穴位,大家可以到網(wǎng)上查詢,另外告訴各位網(wǎng)友,找準穴位,不能以圖片為標準,有很多穴位圖片并不完全準確,一定要從文字理解它,才能找準.編輯QQ714742875
艾灸方法:艾條溫和灸,每穴20-30分鐘,可在各穴位移動艾灸。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胃虛寒呢?平時胃痛隱隱,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后疼痛發(fā)作或加重,大腿寒涼,特別容易腹瀉不止、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的,多為脾胃虛寒之人。編輯QQ714742875
艾灸取穴:足三里、中脘、關(guān)元、內(nèi)關(guān)等。
艾灸方法:仰臥姿勢,用點燃的艾條在以上這幾個穴位上溫灸,每穴5分鐘,以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
癥狀可見:小腿涼,腹瀉,等等
艾灸取穴:神闕,足三里,涌泉。
艾灸方法:每穴10-20分鐘,以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編輯QQ714742875
如果圖方便也可以使用四罐艾灸罐施灸,時間是30-40分鐘,也可以上下移動艾灸,包上毛巾施灸,熱度已自己適應(yīng)為度,不要灸的太過而發(fā)生灸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