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藥(淮山)
有健脾、除濕、補氣、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山藥含有可溶性纖維,能推遲胃內(nèi)食物的排空,控制飯后血糖升高。
還能助消化、降血糖。用于糖尿病脾虛泄瀉,小便頻數(shù)。
山藥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后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2. 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jié)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山藥。
山藥食療作用: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jīng);不燥不膩;
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癥。
山藥食物相克:
山藥與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與堿性藥物同服。
2、烏雞
烏雞,又稱烏骨雞。它們不僅喙、眼、腳是烏黑的,而且皮膚、肌肉、骨頭和大部分內(nèi)臟也都是烏黑的。從營養(yǎng)價值上看,烏雞的營養(yǎng)遠遠高于普通雞,吃起來的口感也非常細嫩。至于藥用和食療作用,更是普通雞所不能相比的,被人們視為“名貴食療珍禽。”
營養(yǎng)功效:
烏雞是補虛勞、養(yǎng)身體的上好佳品。與一般雞肉相比,烏雞肉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更高。烏雞肉含有10種氨基酸,而其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則很少,難怪人們稱烏雞是“黑了心的寶貝。”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zhì)疏松、佝僂病、女性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
飲食宜忌:
適合一切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食用。每次150g。
烏雞連骨(砸碎)熬湯滋補效果最佳。燉煮時最好不用高壓鍋,使用沙鍋文火慢燉最好。
3、紅棗
作用:醫(yī)學界研究證實,紅棗含有蛋白質(zhì)、多種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A、B2、C、P、鐵質(zhì)、鈣質(zhì)、磷質(zhì)等,對肝臟有益。
產(chǎn)后飲用減少煩躁 ;紅棗湯對產(chǎn)后貧血、氣血虛弱及產(chǎn)后調(diào)養(yǎng),也有明顯效果。
禁忌:眼腳腫脹者不宜喝 ;如果有腹脹的人,也不適合喝紅棗水,以免生濕積滯,越喝肚子的脹風情況越無法改善。
體質(zhì)燥熱者,也不適合在月經(jīng)期間喝紅棗水,這可能會造成經(jīng)血過多。
4、枸杞子
作用:枸杞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動脈粥樣硬化。用作中藥時功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禁忌:感冒、發(fā)炎、腹瀉的人最好別吃
介紹了這么多藥材的作用與禁忌,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下做法吧!
一、材料:
烏雞(半只)、山藥(5-10克)紅棗(10顆)、枸杞(2小勺)、姜(三片);
調(diào)料:無(可視各人口味加少許鹽或糖);
二、做法:
1 烏雞斬去頭和趾尖洗凈,放入沸水中汆燙15秒,撈起瀝干水。
2 紅棗去仔,清水洗凈;枸杞與山藥用水沖凈,姜切成片。
3 湯鍋內(nèi)注入6碗清水,放入姜片、山藥、烏雞、紅棗和枸杞。
4 加蓋大火煮至沸騰,改小火燜煮60分鐘左右。
5 起鍋前無須加入任何調(diào)料,心即可食用。
備注:1、視各人口味,可加少許鹽或糖食用;
2、可在湯起鍋前10分鐘加少三小勺客家糧酒,更香甜、滋補;
3、不管你如何喜歡甜食或其他因素,紅棗一次不可多于10顆,否則會造成漲氣難消化;
三、特點:做法簡便,味道清甜,營養(yǎng)滋補,適合大眾口味;是女性在經(jīng)后很好的滋補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