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與富是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也是全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在全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窮與富的對比更加的強烈,人們對這兩個字眼也更加敏感,其背后所涵蓋的不同群體之間的矛盾也更加尖銳。
妙資金融小編認為,要想整體上讓窮與富達到一個均衡可能需要比較漫長的時間,但是對個人來說,特別是針對“窮”的一方來說,通過自身的努力也是有很大幾率改變自身處境的。要想由窮變富,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變“窮”的思維,讓自己從思維方式上先“富”起來。
一、認命與改命
“我沒那種命呀,輪也不會輪到我。”陳小春的這首《沒那種命》,就是“窮”思維的典型體現(xiàn)。在生活中,我們也經(jīng)常聽到有人說,“我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我天生不會帶團隊”,“我怎么樣也寫不好這段代碼”等等。凡事說這樣話的人,腦子里就是充滿了窮人思維。
妙資金融小編想說,富人不會這樣想,雖然他們工作生活也會遇到自己不會的東西,但他們很少會去抱怨,而是想方設法去改變,去解決問題。許多富人甚至對困難有一種渴望,征服了困難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強大。
二、省錢、花錢與賺錢、投資
假如你有一百元,打算用來吃飯,如果你一個人吃了,這就屬于消費;如果你請一個最近認識的朋友去吃飯,在吃飯的過程中談合作,這就成了投資。
10塊錢用于投資,一年后可以變成15元,用于消費立馬變成0,而投資會隨著時間的延長價值越來越大。
三、自己干與找人干
假如公司來了一位國外的客戶,是選擇臨時抱佛腳學英語還是花錢找翻譯?答案顯而易見,自己花大量時間去學習英語,不僅學不好,也會用不好,時間的價值全部浪費掉?;ㄥX找一個隨身翻譯,高效解決問題,這是資源整合的思維。
俗話說,一個人渾身是鐵,能夠打幾根釘子。要想做成大事,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必然需要與人分工合作。
四、忙手腳與忙頭腦
忙手腳,自然是體力勞動;忙頭腦,自然是腦力勞動。窮思維就是每天都在做重復的工作,下了班就是休息娛樂。
富人則除了把本職工作做好之外,還會花很多時間思考,思考怎么樣把工作做得更好,更上一層樓。
五、走親戚與交朋友
親戚和朋友都很重要,當然需要經(jīng)常走訪。但是,妙資金融小編發(fā)現(xiàn),窮人和富人的做法完全不一樣。比如過年的時候,窮人基本上是走親戚,很少訪朋友。而富人在過年的時候,更多的是交朋友,積累更為廣泛的人脈關(guān)系。
人就是資源,選擇和怎么樣的人產(chǎn)生社交關(guān)系,結(jié)果顯而易見。
六、占小便宜與吃小虧
我們也經(jīng)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占小便宜吃大虧,吃小虧占大便宜。但是實際上,很多擁有窮人思維的人,顯然是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了,并沒有領會到心里。
比如,一群人去吃飯,到結(jié)賬的時候總是找理由拒絕買單。經(jīng)常搶著買單的人,其他人對他越來越有好感,從來不買單的人,其他人一般會反感的。這兩種不同的做法,不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從現(xiàn)實利益角度來看,孰優(yōu)孰劣十分明顯。
七、獲得-再付出與付出-再獲得
人們常說,陽光總在風雨后,付出才有回報。所以說,要想獲得財富,必然需要先付出的;想獲得的越多,需要付出的自然也越多。
最后,妙資金融小編想說,貧窮并不可恥,也并不可怕,雖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更好的思維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更富有。
更多關(guān)于理財規(guī)劃、干貨鴨湯的文章,請關(guān)注“妙資金融”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