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介紹:老年人幸福的五要件我近期在網(wǎng)上閱讀了一篇文章, 題目是《老是一種福氣》, 讀后發(fā)表評論:“老而健康, 老而有錢, 老而子女孝順, 那才叫福氣。三條缺一不可?!笔潞笪矣X得“老是一種福氣”這句話有些道理。人能夠活到老, 經(jīng)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 悲歡離合; 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人情冷暖, 世態(tài)炎涼; 看到了國家的興亡盛衰, 人事代謝, 這就是福氣。比起那些少年夭逝、英年早逝的人,老是一種福氣。我過了新年就 68 歲了,人生走過的路雖然不是很長, 也不算短。當年和我一起參加修建鐵路的戰(zhàn)友, 有不少已經(jīng)在地下長眠了二十年, 我還能和驢友們一起游山玩水, 還能坐在電腦前打字寫文章, 這就是福氣。老固然是一種福氣,但是老年人真正幸福必須具備五個要件: 一、要有健康的身體。老年人健康地活著本身是一種福氣, 老年人身體健康又是享福的前提: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吃得香睡得好,才能游山玩水,才能享受天倫之樂, 才能享受生命的每一天。一些老年人身體不好,“思欲奮飛病在床”, 縱然有金山銀山也享受不了, 有綠水青山也與之無緣。老年人要有健康的身體, 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要加強身體鍛煉,搞點健康儲蓄,講究飲食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不要縱欲過度,避免透支身體。等到老年渾身是病才后悔年青時作踐身體為時已晚。二、要有錢。金錢不是萬能, 沒有錢萬萬不能。這句話適應任何人, 當然也適應老年人。錢, 對于老年人來說甚至比青年人更為重要, 因為年輕人沒有錢可以賺, 起碼可以通過賣苦力賺點錢。老年人體弱力衰,喪失勞動能力,想賺錢也賺不到。俗話說: “人怕老來窮?!崩夏耆梭w弱多病, 再加上貧窮, 就很容易在貧病交加中死去。都說養(yǎng)子防老, 如果養(yǎng)的兒子沒有本事賺不到錢, 或是養(yǎng)個不孝子, 那是靠不住的, 不但不能“防老”, 還有可能催老。所以既要養(yǎng)子防老, 更要攢錢防老。有不少老年人年青力壯時賺了不少錢, 都把錢用來給子女購買房子, 置辦產(chǎn)業(yè), 支持子女成家立業(yè), 不注意給自己留點積蓄,到老來兩手空空,兒子不知報父母恩,各顧各的,老年人晚景凄涼,足以為戒。三、夫妻倆都健在?!吧倌攴蚱蘩蟻戆??!北狈饺朔Q妻子為老伴是有道理的, 老伴老伴, 老來作伴。老年人最怕孤獨, 老夫老妻作伴, 生活上互相照顧, 說說話排譴孤寂和郁悶,夫妻白頭偕老,共同走完風雨人生路,這是老年人的福氣。老年喪偶,是人生的一種無賴與悲哀?!叭漳壶x鴦失伴飛?!薄翱沾才P聽南風雨, 誰復挑燈夜補衣? ”晚年失偶的滋味不是親歷者所難以體會到的。有的斷弦再續(xù)很難琴瑟和嗚。有的老牛吃嫩草, 一旦臥病在床, ***早已難覓芳蹤。一旦老頭歸西, 她又出來爭奪遺產(chǎn)。要是感情好的發(fā)妻, 一定守候在老頭子的病榻前親喂湯藥。一些老年人失偶, 雖然子女孝順悉心照料, 但是老夫老妻間的互相關心互相體貼是子女所無法代替的。夫妻倆都健在是老年人幸福必不可少的要件。四、子女孝順。某市某村有一對父母育有 5 個子女, 全當了科級干部, 經(jīng)濟條件都不錯, 但是在贍養(yǎng)父母上互相推卸責任。說來人們也許不敢相信, 這對父母有時連一元錢買豬肉都沒有。起初老倆口默默忍受著, 希望有一天子女會良心發(fā)現(xiàn)。但是他們在苦苦等待中得到的是兒女們越來越冷漠, 把父母當成了包袱, 把贍養(yǎng)父母當作額外負擔。老兩口終于徹底絕望, 雙雙在祖屋里懸梁***身亡。這件事在某市猶如一次心靈大地震, 5 個子女遭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有關部門對五名不孝子女全部免職,以儆效尤。這一典型事例足以說明子女不孝父母晚年就很難有幸福的生活。百行孝為先,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但是這一傳統(tǒng)美德部分青年人沒有把它傳承下來。一些老年人子女不孝順,連贍養(yǎng)都成問題,幸福更無從談起。五、要有健康的心態(tài)。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很難十全十美。老年人有的身體有病, 有的經(jīng)濟拮據(jù), 有的有子女不孝順, 有的老年失偶。這些老人是不是都不幸福呢? 也不見得。有的老年人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足, 但是思想豁達開朗, 樂天知命, 知足常樂, 晚年照樣過得很幸福。一些老年人身體也不錯, 錢也有, 子女也孝順, 夫妻都健在, 有的心比天高, 永不知足; 有的愛管閑事, 庸人自擾; 有的老而不尊, 咎由自取, 結果幸富的指數(shù)大打折扣??梢娎夏耆诵腋2恍腋3宋镔|條件之外,還取決于心態(tài)。夕陽無限好, 莫道近黃昏。值得欣慰的是, 我五個要件基本具備, 盡享晚年的幸福.“有志不在年高”,是對小孩子的鼓勵;“有心不怕遲”,是對上了年紀人的鼓勵。問題在于那“志”和“心”。不過,立下“志向”,其實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向志向走去的堅定的毅力。人老了,意志消沉,信心不足,精力欠佳,成就事業(yè)的“心”很難堅定不移的。但有了成就事業(yè)的“心”,只要堅持, 走向成功應該說有著年輕人更多有利條件,因為那人生體驗是別人沒有的巨大財富。董竹君 80歲后寫自傳,季羨林 70歲后動手寫《糖史》,都取得了驚人成就。如果老年人都能像董、季二位一樣把自己豐富的體驗寫將下來,人類的認識領域也許可能更為寬廣。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老人喜歡這支歌, 好聽, 百聽不厭, 喜歡歌聲的溫馨和安詳, 尤其喜歡歌詞里說了自己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話,里面有著一種理想和憧憬。“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太悲觀泄氣; “夕陽無限好,不怕近黃昏”又過于信心十足, 至于“夕陽更燦爛”就更是太高調了。人畢竟老了, 能那樣信心十足嗎, 能有燦爛留給自己嗎? “溫馨又從容”“晚開的花”“陳年的酒”還是比較腳踏實地的想法, 當然主要還是安慰鼓勵自己而已, 為自己提神鼓勁。中國人自古以來喜歡自己安慰自己, 有過不少名詩名句呢: “青史幾番***, 黃泉多少奇才; 不須計較與安排, 領取而今現(xiàn)在”“今日夕陽照獨影,人去樓空夜將侵;明日勝景依然在,明日過后還再來”至于夕陽更燦爛……呵呵,真正是美不勝收了呢。勝景真的依然在, 真的還能明日過后又再來嗎?不一定, 敘敘叨叨而已, 叨個心態(tài)平衡、心安理得、自得其樂罷了。不要譏笑老人愛叨叨, 除了沒完沒了的叨叨還能做些什么呢? “老”這個字眼連萬歲爺也拿它無奈, 皇宮內外、官員上下, 億萬人天天的高呼“萬壽無疆”, 為萬歲爺提神、助威、鼓勁、打氣,可又能怎么樣,閻王爺照樣不饒不讓的把他們招去。何況沒權、沒勢、沒錢的平常老人, 所以便只好樂觀與悲觀參半,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日日念著“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甚至于還念“夕陽無限好, 不怕近黃昏”“夕陽無限好, 更喜近黃昏”, 不管黃昏以后會怎樣, 且先陶醉, 且先欣賞, 且先消受, 且先快樂。有人認為“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是詩人李商隱精神振奮之際所作, 是滿足與快慰,是熱情澎湃,而不是悲觀和無奈。不像。眼看就要日落西山, 光陰如流, 一次太陽落山之后就要少一次太陽落山了, 能激昂振奮得起來嗎?難。尤其詩人李商隱面臨李唐王朝衰敗之際,大勢已去,好景不長,他能那般的精神振奮嗎。詩句令人心思重重、情緒寞寞,實際上是傳達詩人的憂慮和悲哀情緒,難激昂哦, 是實實在在的無奈,是強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