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98年清朝政府向日本派出第一批軍事留學生,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共有8期中國軍事留學生由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計580余人。茲結(jié)合當時報刊資料簡要介紹如下,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第一期
1901年11月22日,中國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一期生畢業(yè),凡39人。著名者有吳祿貞、張紹曾、陳其采、蔣雁行、王廷楨、杜淮川、陸錦、唐在禮、盧靜遠、鐵良等。
日本某日報云:中國駐日大臣李木齋星使交卸篆務后,于東歷十一月二十二日午前駕臨四谷士官學校,觀卒業(yè)典禮。旋擇吉日二十九日由東京赴神戶,十二月一日乘博愛丸回華。至新任蔡和甫星使,論者咸目之為非常人,當備兵滬上時,日與外人交際,類能致敬盡禮,不亢不卑,且又辭令夙嫻,精通各國語言,以故外人咸驚為歷來所未有云。(《申報》1901年12月5日)
相關鏈接:
第二期
1902年11月22日,中國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期生畢業(yè),凡25人。著名者有藍天蔚、良弼、舒清阿、哈漢章、馮耿光、王遇甲等。
日本某日報云:前者中國各督撫遴派聰穎子弟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戎機,茲有二十五名領得卒業(yè)憑證,計步兵科舒清阿,由湖北派來;哈漢章,由湖北派來;良弼,由湖北派來;應龍翔,由湖北派來;馮耿光,由福建派來;蕭先勝,由湖北派來;寶瑛,由湖北派來;吳裕[祜]貞,由湖北派來;敖正印[邦],由湖北派來;蔣政源,由湖北派來;余明銓,由湖北派來;楊正坤,由湖北派來;華承法[德],由福建派來;張長勝,由湖北派來;張哲培,由福建派來;段金龍,由湖北派來;騎兵科蕭開桂,由湖北派來;蔣肇鑒,由湖北派來;炮兵科龔光明,由湖北派來;王遇甲,由湖北派來;沈商[尚]濂,由湖北派來;許崇儀,由福建派來;工兵科王建麒(當為王麒),由福建派來;藍天蔚,由湖北派來;易迺謙,由湖北派來。(《申報》1902年12月4日)
第三期
1904年10月24日,中國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三學生畢業(yè),凡95人。著名者有蔣方震(百里)、蔣尊簋、蔡鍔、張孝準、許崇智、曲同豐、胡景伊、賈德耀、劉之潔、高爾登、吳光新、張樹元、傅良佐、魏邦平、姚鴻法等。賈忠偉:蔣百里將軍就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幾個疑問
出使日本大臣楊咨送士官學校中國留學三班畢業(yè)生考科列敘表文
為咨呈事。竊照留學日本士官學校第三班官私費生畢業(yè)情形,業(yè)經(jīng)分咨在案。茲據(jù)士官學校校長將該生等成績點數(shù)并新舊考列名次逐一編表印送前來,察閱此表,甚屬詳明。所有該生等之學行程度均系覈實計算,并無假借,足資考證。除咨明練兵處、外務部外,相應咨呈貴督、部堂,謹請察照。須至咨呈者。(《四川官報》1905年第三期)
第四期
1908年5月27日,中國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四期生畢業(yè),凡74人。著名者有張承禮、周承菼、蔣作賓、石星川、李宣倜、覃師范、杜錫鈞、金永炎、吳經(jīng)明、張斯麐、何澄、姜明經(jīng)、向瑞琮、史久光、曾繼梧、王永泉等。方聲濤亦為本期生,被開除。
陽歷五月念七日,士官學校行第念二期卒業(yè)士。是日十時,明治天皇幸臨。適值大雨,山縣元帥以下親敕任官吏等,皆先集合校門拜謁,諸官生亦列隊排班,冒雨歡迎。天皇接洽甫畢,即至第二講堂與諸校官演說,大旨皆不外軍事之訣要。演說畢,親自授予優(yōu)等生卒業(yè)證書及賞予銀時計(即銀表)。優(yōu)等以下者,則歸校長受領。計共本期卒業(yè)各科人數(shù)如下:步兵科二百五名,騎兵科十二名,野炮兵科念八名,重炮兵科十六名。內(nèi)有我國留學生七十四名,其得優(yōu)等者如左:張承禮,步兵科,浙江;周承菼,浙江;李祖植,野炮兵科,江蘇。其賞品與日人無異,但天皇授與李公使家駒轉(zhuǎn)交耳。”(《神州日報》1908年6月22日)
第五、六期
1908年11月29日,中國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五、六期生同時畢業(yè)。【史料】留日士官生會試,陳儀“中舉”
第五期畢業(yè)生凡58人,著名者有王孝縝、李書城、何成濬、石陶鈞、陳之驥、鐘體乾、范熙績、姜登選、危道豐、譚學夔、簡業(yè)敬、陳儀、石鐸、涂永、葉秉甲、李實茂等。
第六期畢業(yè)生凡197人,著名者有孫傳芳、李根源、尹昌衡、劉存厚、羅佩金、殷承瓛、閻錫山、孔庚、梅馨、盧香亭、張鳳翙、顧品珍、唐繼堯、李烈鈞、程潛、黃慕松、劉宗紀、楊文愷、周蔭人、張國威等。
東京陸軍士官學校十一月初五日午前十時,對于中國留學卒業(yè)生舉行證書授與式。卒業(yè)生如左:
第五期五十七名(內(nèi)步兵二十三名,騎兵七名,野炮兵十一名,工兵十二名,輜重兵四名)及第六期百九十三[七]名(內(nèi)步兵百十名,騎兵二十三名,野炮兵三十九名,工兵十七名,輜重兵八名),計二百五十四名。
學生等行卒業(yè)授刀式畢,眾人因攔監(jiān)督周家樹,向索某費。周不允,遂有某生用刀將周監(jiān)督斫傷。內(nèi)有安徽某君,亦波及,受傷最重,留學被面,一堂秩序大亂。說者謂振武學校風潮一事,學生早與監(jiān)督積不相能,此次之變,蓋周家樹釀成之也。(《神州日報》1908年12月6日)
第七期
1910年5月28日,中國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七期生畢業(yè),凡53人,著名者有吳思豫、徐樹錚、楊藎誠等。
西五月二十八日,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式,中國畢業(yè)生五十三名,內(nèi)步兵科二十六名,騎兵科十名,炮兵科十二名,工兵科五名,而福建之王君(深)及江蘇之周君(應時)得優(yōu)等,駐日中國公使授與獎品。(《新聞報》1910年5月30日)
第八期
1911年5月27日,中國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八期生畢業(yè),凡54人。著名者有戢翼翹、張輝瓚、路孝忱、陳嘉佑、孔繁霨、熙洽、邢士廉、方鼎英、張厚琬、楊宇霆等。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式,本月二十九日舉行,日本畢業(yè)生七八三十八名,中國畢業(yè)生五十四名,內(nèi)步兵科二十八名,騎兵科十名,炮兵科十一名,工兵科五名。”(《時報》1911年5月26日)
第九期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第九期37人全體退學歸國,未能畢業(yè)。本期肄業(yè)生著名者有宋鶴庚、臧式毅等。
補充鏈接:
(1)曹聚仁:“兵學寮”點將錄
(2)曾經(jīng)的天之驕子——清末民初的留日陸軍士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