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英語熱的持續(xù)升溫,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認識到英語對孩子今后發(fā)展的重要。隨著家長對孩子英語學習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學英語的大軍中,少兒英語低齡化日趨明顯,而且已經發(fā)展到少兒英語也要考級的地步。那么,少兒英語培訓是否越早越好?考級究竟有多大意義?日前,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學英語低齡化特點突出
“人家別的孩子都學,咱娃不學將來考不上好學校咋辦?!痹谖乃嚶芬患遗嘤枡C構門外,陪8歲的女兒上課的關先生告訴記者,隨著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如今不光是高中生、初中生,更多的小學生甚至學齡前兒童也加入到學英語的大軍。
“報名培訓的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孩子確實不少。”小寨一家培訓機構的王老師證實說,盡管家長們也不愿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過得很累,但面臨升學、“輸不起”等外部因素帶來的壓力,家長們誰也不愿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據(jù)說,家長們克服種種困難,讓孩子從3歲左右就開始學英語主要是想抓住4-6歲這一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有需求就有市場,記者發(fā)現(xiàn)部分培訓機構招生對象已經明確到3-12歲兒童。
而與此同時,很多小學生都在為考級而學英語?!半S著就業(yè)壓力的逐年增加,大學生參加培訓通過考級拿證,是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這咱可以理解,但現(xiàn)在有些幼兒園的孩子或小學生也在參加英語等級考試。”市民顧先生告訴記者。
“課程學完了,咱也想知道孩子究竟學得咋樣?”家住南小巷的董女士告訴記者,當初讓孩子參加考級,主要想檢測孩子的學習成果。考過了,孩子還能多個證書,說不定還能當成升學的砝碼。“少兒英語不同于應試教育,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來判斷衡量學習的效果和質量?!睎|門外一家培訓機構的王老師告訴記者,多數(shù)家長們并不知道這個。于是,有人在報班時直接問工作人員“孩子的學習成績能提高多少”。有的家長也總以記了多少單詞,學會了多少詞組為標準,來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果。其實,家長們的誤區(qū)都來自于應試教育的結果。
英語培訓并非越早越好
“青少年學英語的確要比成人更具有優(yōu)勢,但也得從實際出發(fā)。”多年從事英語教育的董老師告訴記者,學齡前兒童的學習理解能力有限,同樣的內容接受起來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意味著報班后,孩子要跟上學習進度就可能學得很累、很辛苦。
結合幼兒的認知能力,有些東西即使孩子學會了,也只是照貓畫虎并不能達到真正理解,更不會舉一反三。因為他們并不知道學習英語的重要,因此他們的學習都是非自覺的。加之,日常生活中沒有學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孩子們還特別容易遺忘。在培訓過程中,如果家長或培訓機構的老師引導的好,可能會讓孩子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否則欲速則不達,反而容易破壞孩子學英語的興趣。
而同時,低齡化易滋生自滿情緒。“隨著英語熱的不斷升溫,英語學習低齡化趨勢,對學校教學工作帶來了新問題。”西電附中的史老師告訴記者,如今各學校每個班至少有3成以上的學生正在或曾參加過英語培訓。在正式學校上課時,這部分學生容易產生“我學過”、“我知道”等自滿情緒。
因為覺得老師講的太簡單,部分學生甚至會在課堂上開小差或者調皮搗蛋,影響正常的教學質量和秩序。再者,有的學生學過,有的沒學過,授課時講課老師的深淺程度也不好把握。照顧學過了的學生,又擔心沒學過的學生跟不上;滿足沒學過的學生,又害怕學過了的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二者很難兼顧。
特別是針對考級進行的英語學習,“只要把書本和教輔材料全背下來,考級就不會有什么問題?!币晃徊辉竿嘎缎彰臉I(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學前班或小學生考級是由培訓機構靈活掌握的。一級沒過或者沒考,同樣可以上二級、三級,但通過這種形式,培訓班就可以收到“考試費”了。
對孩子來說,學了一學期英語,有個證書確實有鼓勵的作用。但在學校來看,這只是培訓機構給孩子們出的一張培訓證明而已,根本無法體現(xiàn)孩子英語綜合能力和水平。南小巷的董女士告訴記者,現(xiàn)實生活中持英語等級證書上初中,不但不會被加分,而且也不會有優(yōu)先。初中招生要的是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特長生,英語等級證書一點用都沒有。
兒童英語重在興趣培養(yǎng)環(huán)境營造
“兒童英語,興趣培養(yǎng)至關重要!”土門附近一家培訓機構的李校長告訴記者,家長們應該盡快跳離應試教育的誤區(qū)。少兒學英語不應只為考級或記了多少單詞,而要因勢利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缺乏培訓班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沒有更好的條件,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讀、寫能力不差,但聽說訓練仍有欠缺。”我市某中學張老師告訴記者,隨著各類英語培訓班的開設,社會上已經為許多青少年提供了更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結合日常教學,早讀時,張老師經常能看到“死記硬背”的學生。這樣學英語既苦又累,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如果養(yǎng)成看到什么說什么的習慣,通過音標、句子記單詞,不但更容易而且印象也更深刻。結合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很多學生不注意聽、說訓練,結果學成“啞巴英語”、“聾子英語”,這不光是方法的問題,也與學校營造出來的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有關。
“語言是思維的表達方式,如果用中文思考用英文表達,這樣說出來的句子,總讓人感覺不地道,也很不舒服?!蔽靼参睦韺W院的張老師告訴記者,包括很多英語教師在內,他們總感覺自己說的是中國式英語。
結合當前教育,他認為不少私立、貴族學校聘任外教的方法挺好的。因為外教不只是發(fā)音標準,而且能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好的環(huán)境和語境,讓孩子真正置身于英語環(huán)境。這樣孩子學起來也輕松,而且也有助于興趣培養(yǎng)。結合當前中小學英語教育,聘外教代課的學校并不多,不少在崗的英語教師在解釋生字、講語法時頭頭是道,可真正張口說英語不但也會磕巴,有的甚至還帶有濃厚的方言。
正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娜娜,學英語已經5年了,但在班里仍算起步晚的。因為對英語很感興趣,在培訓班里娜娜經常和老師、同學們做英語對話游戲。但一到學校沒有語言環(huán)境,娜娜就很少張口說英語。為給娜娜創(chuàng)造條件,爸爸王先生買了大量的英語磁帶和碟片,每天一起床,娜娜就跟磁帶或碟片里設置的場景,和錄音機或電視機里的人物對話。長期堅持,娜娜的聽力和讀寫能力均有了較大提高。
一次,偶然的機會,娜娜隨王先生到西北大學校園鍛煉,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人都在一起用英語對話。知道大學都有英語角后,娜娜一直希望自己所在的學校也能建起一個英語角,為她們這些喜歡英語的同學營造更好的鍛煉聽力、口語的學習環(huán)境。但王先生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他還沒有聽說過哪所小學有英語角。
為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家長們報培訓班雖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聽、說能力,但未必能達到提高成績的結果。因此,李校長建議,在培訓機構選擇方面,家長們不光要看培訓機構的師資、教材,重點要關注教授學習的方法和教學氛圍。尤其是對學齡前兒童培訓,最好用玩具、食物等切入,采取自然的啟發(fā)式教育,讓孩子在玩耍中萌發(fā)學英語的興趣;通過游戲、比賽等方式,訓練或培養(yǎng)孩子自然而然地張口說英語。
【
關閉窗口】
實習編輯: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