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探春,賈政與趙姨娘所生;作為賈府庶出的三小姐,她的出身并不高貴,加上她生母趙姨娘的陰微見識,更使得她處境尷尬。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生生地活成了被賈府公認的“紅玫瑰”,按興兒的解釋:是又紅又香,就是太扎手。簡單來說,探春就是一個不好惹的主。正如抄檢大觀園,當王善保家的扯她衣角時,她絲毫不顧邢夫人的面子,當著眾人的面給了她一記響亮的耳光一樣。
賈探春對薛寶釵的態(tài)度,同樣符合她的性格。
在追溯探春討厭寶釵的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她對寶釵所作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向賈母告狀。
《紅樓夢》第七十三回中,趙姨娘屋里的丫鬟小鵑,跑到怡紅院,告知寶玉,讓他當心明天老爺問他書。因為她的告知,寶玉趕忙溫習書本,但功課太多,僅憑一夜的功夫,顯然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也是因此,當芳官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說親眼見到一個人從墻上跳了下來后,晴雯便借著此事,在賈府大肆宣揚寶玉因為受驚嚇病倒的消息,其目的,就是為了替寶玉蒙混過關。
經(jīng)過這樣一鬧,便牽扯出了賈府下人夜晚聚賭一事。因為寶玉受驚嚇,更是引起了賈母的重視,當邢夫人、探春、寶釵等人都聚在一起時,她特意詢問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作為代理管家的賈探春,便是在這個時候,向賈母告了狀。
獨探春出位笑道:“近因鳳姐姐身子不好幾日,園內的人,比先放肆了許多。先前不過是大家偷著一時半刻,或夜里坐更時,三四個人聚在一處,或擲骰,或斗牌,小小的玩意,不過為熬困。近來漸次放誕,竟開了賭局,甚至有頭家局主,或三十吊、五十吊、一百吊的大輸贏。半月前,竟有爭斗相打之事。”
在此,我們就要明白一件事了,那就是,自從王熙鳳生病之后。賈府夜晚巡視一事,究竟由誰管理?而這個答案,原文中已經(jīng)說得非常明白:
如今且說王夫人見她如此,探春與李紈暫難謝事,園中人多,又恐失于照管,因又特請了寶釵來,托她各處小心:“老婆子們不中用,得空兒吃酒斗牌,白日里睡覺,夜里斗牌,我都知道的。鳳丫頭在外頭,她們還有個懼怕,如今她們又該取便了。好孩子,你還是個妥當人。你兄弟妹妹們又小,我又沒工夫,你替我辛苦兩天,照看照看。凡有想不到的事,你來告訴我,別等老太太問出來,我沒話回。
由此可見,王熙鳳修養(yǎng)期間,管理賈府夜晚巡視一事的人,正是薛寶釵;任命她的人,更是榮國府的當家人王夫人。
明白了這一點后,或許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問題的所在了。在此,主要有三點值得我們注意。
其一:探春也是由王夫人提拔成代理管家的。
其二:下人夜晚聚賭一事,由寶釵管理,本不屬于她的職責范圍之內。
其三:她為何繞過王夫人,直接向賈母告狀?
作為庶出的賈府三小姐,她本沒有管理榮國府的資格,而如今,她之所以能擔任這個職位,全是出于王夫人的重用。
王熙鳳修養(yǎng)期間,王夫人安排了三個人打理榮國府的大小事:賈探春、李紈、薛寶釵。其中,薛寶釵便是管理下人夜晚聚賭一事的責任人。
那么,薛寶釵究竟按照王夫人的安排巡視了嗎?答案是肯定的。
他二人便一日皆在廳上起坐,寶釵便一日在上房監(jiān)察,至王夫人回方散。每于夜間針線暇時,臨寢之先,坐了小轎,帶領園中巡視人等,各處巡察一次。
可見,薛寶釵確實巡視了。在賈寶玉的生日當天,她同寶玉還特意說起了此事:
”寶釵笑道:“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兩件,乃因人而及物;若非因人,你連這兩件還不知道呢。殊不知還有幾件比這兩件大的呢。若以后叨登不出來,是大家的造化,若叨注銷來,不知里頭連累多少人呢!你也是不管事的人,我才告訴你。平兒是個明白人,我前兒也告訴了她,皆因他奶奶不在外頭,所以使他明白了。
薛寶釵未說之事,很有可能就包含了賈府下人夜晚聚賭一事。從她同寶玉的談話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出,這樣的事,她已經(jīng)告知了平兒,也相當于間接地告知了王熙鳳,作為同事的賈探春,自然也十分清楚。
只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賈探春為何不將此事告知王夫人而要告知賈母呢?
在此,又牽扯到兩個問題。
其一:下人夜晚聚賭一事,由來已久。正如探春所說,鳳姐當日管家時,聚賭的風氣不過是收斂一些罷了。可見,這是舊疾。是連王熙鳳都無法處理的事。
想來,王夫人也知道此事,但因為,參與其中的人員眾多,有些人還非常有體面;比如迎春的奶媽,這可是長房的人;林之孝家的兩姨親。也是因此,即使如王夫人,出于面子,也不好處理這件事。
因此,從這一點來看,探春繞過王夫人,向賈母告狀下人夜晚聚賭一事,從大的方面來說,她是一片真心為了賈府。
探春雖然是庶出,渴望得到王夫人的認可;但其本身,更是一個身系賈府榮辱的人。對于這一點,我們從她興利除弊、極力反對抄檢大觀園這些小事便能看出。
第二件事:薛寶釵搬離大觀園,賈探春直接下了逐客令。
因為“繡春囊”一事,王夫人發(fā)起了抄檢大觀園,王熙鳳與王善保家的,在搜查的過程中,繞開了薛寶釵居住的蘅蕪苑,也是因此,第二天一大早,薛寶釵便來到了李紈的住處,向她辭行。
其理由,是她母親近來身體不適,需要照顧。只是,我們從寶釵搬離大觀園后,王熙鳳同王夫人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寶釵真正搬離大觀園的原因,是為了避嫌,畢竟,大觀園人人都搜查了,唯圖蘅蕪苑沒搜查。
李紈,是賈府出了名的老好人,不愿惹事,更不愿擔責任。所以,寶釵來向她遲行,她完全是一副客套的應酬。既沒有真心挽留她;同樣沒有許諾讓她離開。
但探春來到這里,得知這個消息后,卻是說話干脆,絲毫不拖泥帶水。
正說著,果然報:“云姑娘和三姑娘來了?!贝蠹易屪旬叄瑢氣O便說要出去一事,探春道:“很好。不但姨媽好了還來的,就便好了不來,也使得。”
同李紈的言語相比,探春顯得更加的直接。
那么,賈探春在此,為何會對寶釵直接下逐客令呢?
此事的關鍵,還是在于抄檢大觀園本身,王夫人為了挽回顏面,絲毫不顧及大觀園眾小姐的名節(jié),探春對此,原本就十分抵觸。正如她對鳳姐所說:
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
更可氣的是,在這一場抄檢的過程中,薛寶釵居住的蘅蕪苑,竟然因為王夫人的關系而躲過了一劫。
這對探春而言,自然更加難以接受。
因此,探春對寶釵下逐客令,同樣是她對王夫人抄檢大觀園不滿情緒的延續(xù)。
小結:
因此,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賈探春并非真的討厭薛寶釵;從本質上說,她更看重的是整個賈府的利益、顏面。無論是大觀園改革,革除小姐丫鬟重復的頭油脂粉的二兩銀子,我們都能看出,她是真的心系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