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有入園焦慮是很正常的一種情緒行為反應(yīng)。但過度焦慮,對孩子不好,對父母也不好。孩子入園焦慮時,父母可采取以下6種策略來緩解孩子的入團焦慮。
1.避免家長孩子入園焦慮的傳染
家長要克服自己的焦躁情緒,對孩子的哭鬧保持一種平和心態(tài),因為有的時候家長這種緊張情緒會傳遞給孩子,會加重孩子這種分離焦慮的情緒。
●“媽媽舍不得你,媽媽會很想你”——可以說“幼兒園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你玩完了,媽媽就過來接你?!?/span>
不要流淚著跟孩子說:“媽媽不上班就不送你上幼兒園了,委屈你了?!?/span>
2.堅持送孩子入園
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樣表面上看,是心疼了寶寶,但是這樣會使孩子適應(yīng)幼兒園的過程無形中加長,不管孩子如何哭鬧,只要不生病,一定要堅持入園。
實踐證明越是斷斷續(xù)續(xù)來園的孩子,他的焦慮期就越長,更不能因為孩子哭鬧而中途退園,這樣就會前功盡棄,孩子重新入園的時候還是會哭鬧。將孩子交給老師后,馬上離開,中途千萬別回來看孩子。因為這時候的寶寶,關(guān)注點放在了窗外,門外,而老師的關(guān)注點在孩子身上,往往造成了“老師沒看見,孩子看見了”的情況。孩子就會錯誤的認為:只要我哭,爸爸媽媽就會回來!孩子就會“堅持不懈”的大哭。
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態(tài)度要堅決,尤其是媽媽,不要看到孩子撕心裂肺地哭鬧,自己也在一旁抹眼淚,把不良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在孩子哭鬧時,家長表現(xiàn)得不要太上心,要讓孩子知道,哭鬧也是不行的,在這個階段必須要去幼兒園。為了安慰孩子,家長可以在去幼兒園之前,與孩子做一些約定,對他進行心理暗示。比如,在去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允諾孩子做一些事情,然后與孩子“拉鉤約定,再蓋個小印章”,說到的必須做到。這樣每天都有一種暗示,會慢慢減緩孩子的焦慮心理。
3.態(tài)度要堅決且一致
家庭教育要統(tǒng)一。有些祖輩看到孩子哭得厲害就會心疼,會說:“明天不來了。”這會讓孩子下次來上幼兒園的時候感覺受到欺騙,哭得更厲害。
在美國——
孩子:“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span>
媽媽:“去吧,孩子。你已經(jīng)長大了!”
在英國——
孩子:“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媽媽:“去吧,孩子。爭取屬于你的那份榮耀!”
在加拿大——
媽媽:孩子:“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span>
媽媽:“去吧,孩子。你會是一個勇敢小朋友,去結(jié)識你的新朋友吧。”
在中國——
孩子:“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span>
媽媽:“為什么不想去幼兒園?老師批評你了嗎?小朋友欺負你了嗎?舍不得媽媽嗎?”.....
大人的思維和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
4.適時分離,莫要徘徊
教師不要說:“沒事的,過幾天就好了?!?/span>
告訴媽媽簡單告別方式:
教師:“小勇跟媽媽說再見!”
媽媽:“小勇再見!媽媽五點半來接你!”說完就走,不要猶豫。
入園焦慮很大程度決定于媽媽的態(tài)度。回頭一次,孩子哭多兩個星期;回頭來抱一次,孩子多哭一個月。
5.不要用幼兒園或老師來嚇唬孩子
平時請家長不要跟孩子說以下的話語:
“你不乖就把老師找來?!?/span>
“你不聽話就把你送去幼兒園?!?/span>
“不乖就送你到幼兒園去!”
“看你這么調(diào)皮,送你到幼兒園去,叫老師好好收拾你?!?/span>
“你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讓老師把你關(guān)起來?!?/span>
“唉,到幼兒園你就沒這么開心(自由)了。”
6.永遠不要威脅說要拋棄孩子
孩子最大的擔(dān)心是父母不再愛他們,拋棄他們。
因此,永遠不要說:“你……,媽媽就不要你了?!?/span>
更不要說:“你……,媽媽就把你送去幼兒園,不要你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