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活在陰暗角落里的冷血動物,蛇類一直都是人類最為懼怕的存在。無論它是有毒的還是無毒的,基本見到蛇類都會避而遠之。而民間關(guān)于蛇類的傳說也有非常之多,像什么“農(nóng)夫與蛇”就是將蛇作為反面教材來教育孩子。也正因為如此,蛇類總是被冠以“冷血無情,忘恩負義”等罪名!
而在野外遇到這些蛇類的時候,我們都必須要將其打死嗎?而村里的老人們也經(jīng)常說到: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這是為什么呢。又有什么說法呢?意思其實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如果遇到蛇的話,你要是不打它就是有罪。而如果打不死它的話,那就是大罪。因為蛇具有很強的報復(fù)心理,如果這蛇沒毒還好,萬一是毒蛇那就要等著倒霉吧!
而分辨毒蛇也很簡單,從三個方面就能看出。一個是它的頭部,只要是倒三角基本都是毒蛇。二是它的皮膚是否鮮艷,如果過于艷麗的話那就是劇毒蛇,就比如我國著名的銀環(huán)蛇就是如此。三是查看傷口,如果是毒蛇一般只出現(xiàn)兩顆牙印,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及時求醫(yī)了。
至于要不要放蛇逃走,這個就看你個人意愿了。老人常說的“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只不過是農(nóng)村人的迷信罷了。不可信的,遇到蛇最正確的選擇方法,就是不要作死的去招惹它們。畢竟蛇類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見到人也會第一時間溜走。如果你作死過去打它的話,它可不介意用鋒利的牙齒咬你幾口。而毒蛇的反應(yīng)速度可不是人類能比的,真的和它打起來,你就算打死了它,你也會被咬中很多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