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是一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正在做著“房車”夢;您可能是一個初為人父的年輕爸爸,正在為孩子未來的生活和教育絞盡腦汁;您可能是一位面臨退休的老工人,正在為退休后的生活發(fā)愁……不論您處于什么樣的狀況,您都需要和錢打交道,都要面臨如何計劃收支、如何進行投資、如何讓自己老來無憂、如何讓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等一系列問題,那么您就需要學習一些理財的基礎知識和技巧。
一、什么是理財
理財就是學會合理地處理和運用錢財,有效地安排個人或家庭支出,在滿足正常生活所需的前提下,進行正確的金融投資,購買適合自己的各種金融產品,最大限度地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二、家庭理財規(guī)劃
(一)如何進行家庭理財
家庭理財是關于如何計劃家庭收支、如何管理家庭財富的學問。正確的理財,可以讓我們避免無謂的浪費,增加家庭財富,儲備家庭財力,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經常聽人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也就是說,理不理財不一樣。
家庭理財包括開源和節(jié)流兩個方面。開源指增加收入和讓家庭現有資產增值,節(jié)流指節(jié)省支出與合理調節(jié)家庭消費結構,通過長期合理的家庭財政安排,實現家庭成員所希望達到的理想經濟目標。
(二)如何制定家庭理財規(guī)劃
1、“4321定律”
這個定律是針對收入較高的家庭,這些家庭比較合理的支出比例是:40%用于買房及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資;30%用于家庭的生活開支;20%用于銀行存款,以備不時之需;10%用于保險。按照這個定律來安排資產,既可以滿足家庭生活的日常需要,又可以通過投資保值增值,還能夠為家庭提供基本的保險保障。
2、“72定律”
如果您存一筆款,利率是x%,每年的利息不取出來,利滾利,也就是復利計算,那么經過“72/x”年后,本金和利息之和就會翻一番。舉個例子,如果現在存入銀行10萬元,利率是每年6%,每年利滾利,12(=72/6)年后,銀行存款總額會變成20萬元。
3、“80定律”
一般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進行風險投資的比例應該逐步降低。“80定律”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應該把總資產的多少比例投資于股票等風險較高的投資品種。這個比例等于80減去您的年齡再乘以1%。比如,如果您現在30歲,那么您應該把總資產的50%[50%=(80-30)x1%]投資于股票;當您50歲時,這個比例應該是30%。
4、家庭保險“雙十定律”
家庭保險“雙十定律”告訴我們,家庭保險設定的合理額度應該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年保費支出應該是年家庭收入的10%。例如,您的家庭收入有12萬元,那么總保險額應該為120萬元,年保費支出應該為12000元。
5、房貸“三一定律”
房貸“三一定律”是指,每月的房貸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宜,否則您會覺得手頭很緊,一旦碰到意外支出,就會捉襟見肘。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小定律都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還是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三、常見的個人理財工具
(一)銀行儲蓄
銀行儲蓄包括活期儲蓄存款、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通知存款、教育儲蓄存款。
儲蓄存款技巧
1.12存單法。對于追求無風險收益的投資者來說,可以將每月工資收入的10%-15%存為定期存款,切忌直接把錢留在工資賬戶里,因為工資賬戶一般都是活期存款,利率很低,如果大量的工資留在里面,無形中就損失了一筆利息收入。
每月定期存款單期限可以設為一年,每月定存一筆,一年下來就會有12張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單。從第二年起,每個月都會有一張存單到期,如果有急用,就可以使用,也不會損失存款利息;當然如果沒有急用的話這些存單可以自動續(xù)存,而且從第二年起可以把每月要存的錢添加到當月到期的這張存單中,繼續(xù)滾動存款,每到一個月就把要存的錢添加到當月到期的存款單中,重新獲得一張存款單。
2.階梯存款法。這是一種與12存單法相類似的存款方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與12存單法配合使用,尤其適合年終獎金(或其他單項大筆收入)。具體操作方法是,假如您今年獲得一筆年終獎5萬元,可以把這5萬元獎金分為均等5份,各按1年、2年、3年、4年、5年定期存5份存款。當一年過后,把到期的一年定期存單續(xù)存并改為五年定期,第二年過后,則把到期的兩年定期存單續(xù)存并改為五年定期,以此類推,5年后您的5張存單就都變成5年期的定期存單,每年都會有一張存單到期,這種儲蓄方式既方便使用,又可以享受五年定期的高利息。這是一種非常適合于有一大筆現金的存款方式。
3.合理使用通知存款。通知存款很適合手頭有大筆資金準備用于近期(3個月以內)開支的人。假如手中有10萬元現金,擬于近期首付住房貸款,但是又不想把10萬元簡簡單單存活期損失利息,這時就可以存7天通知存款。這樣既保證了用款時的需要,又可享受比活期利率高出幾倍的利率。
舉例來說,用50萬元購買7天期的通知存款,持有3個月后,以1.62%的利率計算,利息收益為2025元,比活期存款利息(以0.72%計算)900元收益高出1125元,扣除利息稅后,通知存款的收益則要比活期存款高出80%。
4.利滾利存款法。所謂的利滾利存款法,是存本取息與零存整取兩種方法完美結合的一種儲蓄方法。這種方法能獲得比較高的存款利息。
具體操作方法是,比如一筆5萬元的存款,可以考慮把這5萬元用存本取息方法存入,在一個月后取出存本取息中的利息,把這一個月的利息再開一個零存整取的賬戶,以后每月把存本取息賬戶中的利息取出并存入零存整取的賬戶,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獲得兩次利息,即存本取息的利息再整存整取又獲得利息。
5.分儲蓄法。如果手中有1萬元,并計劃在1年內使用,但每次用錢的具體金額和時間不能確定,可以采用4分儲蓄法。
具體步驟為:把1萬元分成4張存單,但金額要一個比一個大,諸如把1萬元分別存成1000元的一張,2000元的1張,3000元的1張,4000元的1張,存期均為1年。這樣,如果有1000元需要急用,只要動用1000元的存單就可以了,其余的錢依舊可以“躺”在銀行里“吃”利息。還可以選擇另外一種“4分”的儲蓄法,把1000元存活期,2000元存3個月定期,3000元存6個月定期,4000元存1年定期。
(二)商業(yè)銀行理財產品
1、“保本又保息”的固定收益理財計劃
顧名思義,就是投資者獲取的收益固定,若是理財資金經營不善造成了損失,完全由銀行承擔。當然,如果收益很好,超過固定收益部分也全由銀行獲得。為了吸引投資者,這種產品提供的固定收益都會高于同期存款利率。
案例:人物檔案:王大爺,今年63歲,退休在家,靠退休工資生活。由于家處中西部地區(qū)二線城市,物價水平較低,吃喝基本不愁。資金盈余之際,除了銀行儲蓄外,還拿出一部分資金購買一些銀行理財產品。理財目標:對于像王大爺這樣的投資者,屬于典型的保守穩(wěn)健型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低,求穩(wěn)求賺是其最大的理財目標。求穩(wěn),即不能虧了本;求賺,就是希望能夠獲得一些超過銀行利息的額外收益。此類投資者的產品選擇范圍主要應集中在保本固定收益型產品上,諸如債券類、貸款信托類理財產品等。這些產品既能實現投資者的保本要求,還能獲取超過銀行同期定期存款的額外收益,是一種非常適合的投資決策。在期限選擇上,盡量選取短期理財產品。2、保本不保息”的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這類理財計劃是指銀行保證客戶本金的安全,收益則按照約定在銀行與客戶之間進行分配。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為了獲得較高收益往往投資于風險較高的投資工具,投資人有可能獲得較高收益,當然若是造成了損失,銀行仍會保證客戶本金的安全,只是收益受到影響。案例:人物檔案:許經理,37歲,單身,資深IT人士,朝九晚五一族。雖然現在有車有房,但總覺得靠工作積累太慢,希望通過投資賺取較高收益,卻不能承受太大風險致使本金受損。理財目標:對于許經理這樣的上班族,同樣可以認為是保守穩(wěn)健型投資者。與王大爺不同的是,許經理具有為了獲取更高收益而承受收益變動風險的能力,也就是具有承受一定風險的主觀愿望和客觀能力。當然,保本或本金略有損失是其底線。對于此類投資者,可以關注掛鉤類、申購新股類等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如果運作得當,就能夠賺取不菲的浮動收益,并可以在實現預期收益的前提下提前終止該產品,比如掛鉤類理財產品。
3、“本息都不保”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銀行不對客戶提供任何本金與收益的保障,風險完全由客戶承擔,而收益則按照約定在客戶與銀行之間分配。案例:人物檔案:張先生,年近5旬。雖家有兒女,但是多年的生意盈余之后,不但衣食無憂,而且積累頗多,除了定期的資金周轉之用外,幾乎都“趴”在銀行活期賬戶上。理財目標:張先生理財經驗可謂豐富,追求的是理財產品的高收益,同時具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只是張先生的這筆資金有定期之用,可以選擇流動性較強或理財期限較短的非保本收益理財產品。
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與存款存在明顯區(qū)別,具有一定的風險。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投資者應確保自己完全理解該項投資的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審慎評估該理財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類型及預期收益等基本情況,在慎重考慮后自行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財產品;在購買理財產品后,投資者應隨時關注該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情況,及時獲取相關信息。
(三)國債
國債俗稱“金邊債券”,由國家財政信譽擔保,信譽度非常高,其安全性(信用風險)等級當然是所有理財工具中最高的,而收益性因其安全性高而有所降低。
在流動性方面,除了記賬式國債之外,憑證式國債、儲蓄國債(電子式)都是以犧牲收益性來換取流動性的,因為二者提前兌付,要以低于國債票面利率來計算收益,而記賬式國債可通過證券交易所二級流通市場進行買賣。
記賬式、憑證式、儲蓄國債(電子式)“三性”比較
(四)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按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贖回,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
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主要區(qū)別
(五)股票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公開或私下發(fā)行的、用以證明出資人的股本身份和權利,并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的憑證。我們一般所稱的股票投資主要指投資者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的行為。
(六)期貨
期貨也稱期貨合約,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tǒng)一制定、規(guī)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的實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標準化合約。國際上,期貨作為投資產品的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風險規(guī)避工具,廣泛地滲透進商業(yè)經濟活動中的各個領域。
我國目前有四家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七)黃金
目前,我國黃金零售市場已經放開,個人可以在黃金零售市場上購買實物黃金和黃金制品。此外,投資者可以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和商業(yè)銀行進行黃金投資。
四、理財風險防范
(一)理財誤區(qū)
每個人的認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在理財過程中誰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誤區(qū)的產生。但我們可以通過轉變觀念,提高理財認識,避免走入誤區(qū),用良好的心態(tài)去管理財富、享受財富。
(二)理財風險
1.風險承受能力。個人或家庭可以承受風險的能力,與年齡、性別、家庭狀況等有關。例如,已婚人士以及有孩子的家庭,風險承受能力會比單身人士低。
2.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可以分為冒險型、穩(wěn)健型、保守型。不同類型的人進行投資時選擇的投資組合會有很大的差異。如保守型人士會把所有錢存入銀行,而冒險型人士大部分會選擇投資股票。
(三)家庭理財的“六條原則”
1.做金錢的主人。樹立錢是為人服務的觀念,積累財富的目的是為了讓家庭實現財富自由。
2.養(yǎng)成節(jié)約的習慣。不管家庭財力的情況,節(jié)約是一種財富美德。
3.學會對大宗財富支出進行規(guī)劃。對家庭的大額消費進行合理計劃,可以優(yōu)化家庭支出的結構。
4.學會投資,讓錢生錢。財富是有時間價值的,如果我們不會進行有效地金融投資,現金資產就會被通貨膨脹所侵蝕,所以家庭生活需要理財,要學會讓家庭財富保值增值。
5.善于控制投資風險,避免重大的家庭財產損失?!肮缮瘛蔽謧悺ぐ头铺赜幸痪淅碡旙鹧裕和顿Y理財有兩個法則,一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保住本金是最重要的;二是謹記第一條。
6.要有風險責任意識。投資必定有風險,特別是股票、期貨等投資工具,高收益必定有高風險,投資者要有風險自擔的意識,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善于積累分析投資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