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徐志摩”這個人,恐怕大家不止會想起他的詩,更會想起他的“八卦”,當年他都已經(jīng)娶了張幼儀,還跑去勾搭、甚至騷擾林徽因,被林徽因拒絕后轉身就與朋友的妻子陸小曼搞在一起,為人所詬病。
但也有很多人為徐志摩辯解,比如徐志摩拋棄張幼儀是因為兩個人本來就沒愛,是包辦婚姻,徐志摩沒啥對不起張幼儀的云云。頂著如此大的壓力,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后來又碰到了一位男士,想要和他結婚,對此,張與徐的兒子是怎么說的呢?
張幼儀,出生于1900年,在15歲那年就和徐志摩結婚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都給了徐志摩這個負心人,由于兩人的婚姻是父母安排的包辦婚姻,所以當初徐志摩是特別抵抗的,甚至在結婚當晚就跑去書房睡,并且經(jīng)常嫌棄地對著張幼儀說:“鄉(xiāng)下土包子!”
相信任何一個女孩子聽到丈夫這樣說自己都會很傷心,徐志摩口里的“鄉(xiāng)下土包子”張幼儀明明是身家清白的大家閨秀,要不是家里要她嫁給徐志摩,她本應該在女子師范學校繼續(xù)接受先進教育,論出身論才智,張幼儀都不差。
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人“逼”徐志摩,他還是和張幼儀圓房了,等到張幼儀懷孕,徐志摩立馬說自己要出國留學了,1918年,18歲的張幼儀生下了長子徐積鍇,徐志摩看過之后就走人了,徐積鍇直到2歲那年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父親徐志摩。
1920年的冬天,徐志摩十分不情愿地把張幼儀接去了英國,他根本不想見到自己的妻子,要不是張幼儀的哥哥張君勱寫信“逼”徐志摩照顧自己的妹妹,徐志摩才不會接她。雖然無比嫌棄張幼儀,但徐志摩仍然讓張幼儀再次懷孕,徐志摩叫她趕緊打掉孩子,表示這不過是個“意外”。
張幼儀不愿意,無論如何,這是他們的骨肉,氣得徐志摩提出離婚,張幼儀更加不會答應,于是徐志摩搬出了他們在英國的家。1921年,張幼儀就快要生了,徐志摩仍然不理他,因為此時的他正和林徽因打得火熱。
一個人在國外走投無路的張幼儀寫信給最疼愛自己的哥哥張君勱,張君勱趕緊把妹妹接到了身邊,張幼儀平安生下了孩子,這一次,張幼儀想通了,她同意和徐志摩離婚。
張幼儀重新振作起來,一邊帶兩個孩子,一邊拼命學習外文,并且進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眼看著張幼儀的生活軌跡越來越好,幼子彼得卻夭折了,弟弟張禹九擔心姐姐出事,趕緊把她接回上海。不得不說,張幼儀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哥哥弟弟一生都在保護她,包括后來長大的兒子徐積鍇,都對她很好。
回國以后的張幼儀開了一家服裝公司,她既當總經(jīng)理,又經(jīng)常自己親自設計衣服,在她的帶領下,公司越辦越大,張幼儀儼然成為女強人。
好事接連不斷,后來張幼儀還遇到了喜歡的人,對方是一位醫(yī)生,但因為兒子徐積鍇已經(jīng)成人,張幼儀覺得還是征求一下他的意見比較好,于是寫信詢問兒子。
看到母親的信,徐積鍇十分開心,他回信道:“母孀居守節(jié),逾三十年……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把他當作親生父親)?!弊詈?個字簡直是對生父徐志摩赤裸裸的諷刺,徐積鍇這輩子都沒有受到過徐志摩的關愛,他是一個不合格的父親。不過徐志摩早已去世,如果他還活著看見兒子的話,又會作何感想?
張幼儀嫁給了蘇醫(yī)生,兩個人一起度過了18年幸福的生活,直到蘇醫(yī)生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