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也就是美國總統(tǒng)特普朗上任第二天,紐約的中下城都被封路了,大規(guī)模婦女游行示威,反對這位總統(tǒng)發(fā)表過的的性別歧視言論。
今天不談政治,但作為一個有女兒的母親,倒是讓我開始了思考。在我們大聲疾呼“男女平等”的今天,我們自己有沒有不自覺地將一些固化的印象放在了自己的育兒方式中?我們該如何做,可以從小幫助女孩打破社會對她的成見,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女性?
避免過早的人為局限
當年我得知自己懷的是女孩,腦海里第一想到的就是這樣的公主房,粉色的墻紙、蓬蓬裙、滿屋子的布娃娃,一個文靜的小女孩。
懷孕時我在動物園遇到一個5歲的女孩,當天她打扮成迪斯尼公主,手里也抱著公主娃娃。我當時問她,“你覺得公主長大后會干嘛?”她說,“公主會一直打扮的美美的,整理房間,然后等著王子來娶她”。
這個回答徹底改變了我之前腦海里的美好憧憬,小D的臥室不是粉粉的,她有娃娃和毛絨玩具,但她也有小汽車和積木。后來小D有了認知老師,她也肯定了我的做法,很多所謂男孩玩的玩具,恰恰能培養(yǎng)空間概念、抽象思維、數(shù)學啟蒙。
的確,男女性別導致大腦會有差異,但這是不是也成為了一種蓋棺定論,一種禁錮,女生數(shù)理化不行?,F(xiàn)在想想,為什么就不行呢,是不是和我們從小如何被養(yǎng)育、從小玩什么,有一定關系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地發(fā)生,但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形成的影響卻是非常大的,這可以是促進,也能成為局限,甚至是傷害。
打開谷歌,輸入girl activity(女孩活動),我看到最多的都是扮家家、畫畫和打扮,而輸入boy activity(男孩活動),我看到爬樹、野營、踢足球、捉昆蟲、下棋、畫畫。這足以讓每個家有女孩的父母引起思考吧。
給孩子報名興趣班時,多聽聽孩子自己心里想學什么,而不是先入為主地告訴孩子,“女孩就該學鋼琴、練體操、學畫畫”。
一個從小被鼓勵追求自己興趣的女孩,更能知道自己要什么,會區(qū)分“我想要”和“別人覺得我應該”,對于一個女性來說太重要了。
鼓勵女孩在運動里挑戰(zhàn)自我
我小時候和表弟一起在外婆家長大,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表弟即使爬上屋頂,外婆也從來不阻止,最多說一句,“好皮”。我即使跑一下,外婆都會說,“女生要文靜,不要跑跑跳跳”。“文靜”這個詞,剝奪了多少女孩參與運動、愛上運動的機會,而這樣的刻板印象不也正是在強化“女孩是軟弱的”印象嗎?
鼓勵女孩多參與體育運動,運動是最好的途徑讓她們知道自己的身體有無窮的力量,可以完成很多事。從高的滑滑梯自己滑下來,而不是媽媽說“很危險,你不行的”;喜歡踢足球就放手一試,而不是奶奶說,“這個是男孩玩的,我們不玩”。
自信就是從這些日?;又腥ンw會,“我可以,我做到了,我和其他人做的一樣好”。
而最關鍵的是,這讓女孩學會挑戰(zhàn)自我,學會走出自我舒適圈,變得更勇敢。從猶豫不決到完成體育項目,這都是在告訴女孩,“不管挑戰(zhàn)是什么,我們都能幸存,而且有時結果還不錯”。
女性更容易生活在“自我懷疑”的心理暗示里,《向前一步》的作者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n't afraid?如果心里沒有恐懼,你會怎么做?
讓女孩從小在運動里挑戰(zhàn)自我,長大后才更能向前一步。
允許女孩“不聽話”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有一個預設,女兒好養(yǎng),兒子難養(yǎng)。正因為這樣的預設,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對女孩說,“你要乖,你要聽話,我們不學那些皮孩子”。這些話,不自覺地就成為了女孩內(nèi)心的聲音。
于是,從小的“乖乖女”長大后,面對不公,不會勇敢發(fā)聲;面對不同,選擇妥協(xié)迎合。從小,允許女孩“不聽話”,允許她們表達和我們不一樣的意見、和身邊其他女孩不一樣的意見。這不僅僅重要,而且十分有必要。
長久以來,我們社會對于女性有太多的標簽了,很多時候我們內(nèi)心自己的聲音常常被“女性應該怎么做、怎么想、如何舉止”的論調(diào)而淹沒。
當一個女孩從小被鼓勵表達不同的意見,她會明白自己的聲音是有價值,而且是會被聽到的;當一個女孩從小就和我們據(jù)理力爭時,她學會如何有條理地表達自己,如何有理有據(jù)地說服他人,要知道這個能力很多女性是特別弱的,這些或許就是因為缺少從小的鍛煉和培養(yǎng)。
而最關鍵的是,她建立了自己的價值觀,知道哪些是對自己真正重要的,該如何堅定地維護這些,而不是被那些沒用的“應該怎么做,或者別人都那樣”而帶偏。
高中時,我問過我媽媽,“我到底要不要成為女強人呢?我好朋友說,女強人都特別不可愛不溫柔,其實沒什么好的”。
我媽媽說,“只要你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好,不用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如果你非要問媽媽的想法,媽媽覺得,每個女人都該成為強女人,我們首先還是女人,我們可以溫柔,也可以撒嬌,但是我們的內(nèi)心卻是無比堅強”。
愿我們自己,也愿我們的女兒,都能“柔軟如柳條,堅強如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