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拍賣檔案—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請在WiFi 環(huán)境下觀看)
香港保利五周年秋拍《清凈廣嚴——重要藏家珍藏永樂宮廷造像》專場,曾于今年6月1日至5日在北京農業(yè)展覽館巡迴預展,展覽獲得廣泛讚譽,受到了央視《國寶檔案》欄目組攝製組的重視,并特別錄製了一期《國寶·拍賣檔案——清凈廣嚴·永樂宮廷造像》視頻。視頻回顧了近年佛像拍賣市場的風起云涌,并對本次永樂專場給予了高度評價。更為難得的是,攝製組更邀請到本專場三件重點拍品明永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銅鎏金勝樂金剛以及喜金剛的英國知名古董商與收藏家朱爾斯·斯皮爾曼(Jules Speelman)先生,談到了對于古董收藏的獨到見解。同場亦採訪了首都博物館研究館黃春和老師,分析了本次專場中的重要拍品的意義與價值,詳細內容請參閱視頻。
LOT 3204 明永樂 銅鎏金勝樂金剛 高 21cm
估價:HKD 22,000,000-28,000,000
著錄:
David Weldon 撰,
Icons> , 刊于1996年出版的《Arts of Asia》, 頁 64-73。
來源:
英國重要藏家Speelman 舊藏
香港蘇富比,2006 年10 月7 日,編號810
LOT 3206 明永樂 銅鎏金大威德金剛 高 20cm
估價:HKD 50,000,000-70,000,000
展覽: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于2005年4月至7月日舉行的《DefiningYongle: Imperial Art in Early Fifteenth-Century China》,圖錄編號26。
著錄:
Heather Karmay撰, 《Early-Tibetan Art》, Warminster出版, 1975, 頁 91, 圖錄編號62
John Herbert撰, 《Christie’s Review of the Season 1978》, Macmillan出版, 紐約
烏爾里希 · 馮.施羅德撰, 《印度與西藏的銅造像》, 香港, 1981年, 頁518, 圖錄編號145C
David Weldon撰,
展覽《Defining Yongle: Imperial Art in EarlyFifteenth-Century China》圖錄,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紐約,2005年,頁72-73
來源:
佳士得倫敦,1977 年11 月16 日,編號69
英國重要藏家Speelman 舊藏
香港蘇富比,2006 年10 月7 日,編號812
LOT 3208 銅鎏金吉祥喜金剛 明永樂 高21.3 cm
著錄:
David Weldon 撰,
來源:
英國重要藏家Speelman 舊藏
香港蘇富比,2006 年10 月7 日,編號814
在過去十馀年的佛教藝術品市場上,明代宮廷造像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引導市場不斷前行。近些年,我們欣喜地看到,佛像市場不再是明清宮廷佛像一統(tǒng)天下的尷尬局面,一些藝術性、工藝性較強和題材獨特的佛像,特別是一些高古佛像紛紛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新寵。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事態(tài)的發(fā)展,已開始呈現(xiàn)出一邊倒的趨勢:一些高古佛像、特殊題材和工藝的佛像大行其道,而一些風格典型、時代標準,在藝術史上具有突出地位和絕對代表性的造像受到冷落,價格一落千丈。像明代宮廷造像、清代宮廷造像也成為冷落的對象。這就不是一個正常的現(xiàn)象,不得不讓人擔憂。
筆者始終認為,市場的表現(xiàn)永遠只是一種暫時的現(xiàn)象,是部分行家和藏家個人興趣的暫時轉移和投注,不能視作一種正確的、持久的收藏方向,而真正正確的收藏方向一定要基于藝術品自身所具有的價值考慮,而其價值一定是全面的、豐富的、恢弘的、博大的、積極向上的,既在藝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又能體現(xiàn)國家或民族科技水平、精神面貌和審美情趣。像明代宮廷造像是漢藏藝術交融的結晶,它反映了當時國家大政方針,反映了明朝帝王對于佛教的態(tài)度和良苦用心;反映了當時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綜合實力;反映了當時最高的雕塑藝術水平,也反映了當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反映了當時漢藏民族之間文化藝術交流,也反映了漢藏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
總之,它是一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技、民族關系等綜合發(fā)展水平的完整體現(xiàn),它是一座藝術的豐碑,文化的豐碑,更是一座歷史的豐碑。站在當時的時代,它就是當時大明王朝的形象;而從今天看過去,它就是明朝物質與精神文明的綜合象徵。我們今天回望那個時代的文化藝術,明代宮廷造像無疑是人們心目中首選的重要代表,不知道捨此還有甚麼更好的藝術更能代表那個時代的藝術氣象和人文風貌。
因此,對于佛教造像藝術,我們千萬不可捨本逐末,顧此而失彼,而應當遵循藝術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主流方向,去重視那些在中華民族藝術史上具有民族審美特色和工藝特點的造像。明代宮廷造像無疑是最具民族審美和工藝特色的優(yōu)秀藝術代表,其藝術地位和價值永遠是不可撼動也無法替代的。試想,如果市場上沒有明代宮廷造像,如果佛像收藏中缺少明代宮廷造像,那將是一個多麼大的缺憾!因此,筆者堅信,在今后的佛像藝術品市場上,明代宮廷造像仍將作為中國古代佛像中的尤物受到佛像收藏及愛好者的追捧,繼續(xù)發(fā)揮重要的引領作用。
「我認為(古代東方藝術品)最高級的是金銅佛像,那是金子的代表,不僅是最華麗昂貴尊崇,更是信仰是宗教,尤其是明代永宣時期的佛像,還包含著中國最頂級的皇家工藝,那才是最頂級的一個收藏品類。 」
英國知名藏家朱爾斯 · 斯皮爾曼(JulesSpeelman)
豐碑永駐 萬世尊崇——三尊特殊的明代銅鎏金宮廷造像賞評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
清凈廣嚴—重要藏家珍藏永樂宮廷造像專場
香港保利2017秋季拍賣
預展時間:2017年9月30日-10月2日 10:00-20:00
拍賣時間:2017年10月3日 上午10:00
拍賣地點:灣仔港灣道1號 香港君悅酒店
保利香港2017秋季拍賣
點擊下圖瀏覽電子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