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五瓷彩粉彩―明清器到底有多彩?
斗彩五彩粉彩―明清瓷器到底有多彩?
小編
有話說
上期小編帶小伙伴們初步的解了了一下宋代瓷器,其實宋代瓷器遠遠不止這些,除了官窯瓷器之外,還有建州窯,景德鎮(zhèn)窯,等等,還有南方吉州窯,北方磁州窯等民間窯也有諸多優(yōu)秀的瓷器品種。
元代陶瓷在燒造技術和花色品種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中青花和釉里紅的成就最高。
明清時期陶瓷藝術又取得了繁華的發(fā)展,窯址遍布全國各地,最突出成就之一就是色釉和畫彩發(fā)展到了高度水平。
今天,小編就要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明清時期幾種新陶瓷工藝,繼續(xù)來漲知識吧!
END
一
雅致優(yōu)美的斗彩
斗彩又稱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先以釉下青花繪出主要花紋,高溫入窯燒好后,再在釉上用色彩填染,再次低溫烘烤。因其紋飾中釉下青花色與釉上彩色同時出現(xiàn)好似爭奇斗艷而得名。
二
燦爛絢麗的五彩
萬歷前后出現(xiàn)的五彩,同樣也是以釉下青花與多種釉下彩結合,色彩更加濃烈艷麗。多以礬紅、綠、黃、紫等顏色交互配置,對比鮮明,絢爛多彩。簡單來說,就是比斗彩出現(xiàn)時間更晚,顏色更多嘍!
三
溫潤調(diào)和的粉彩
康熙末年至雍正、乾隆之際流行的粉彩,是在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或者在彩料里加鉛粉暈染繪畫,設色上強調(diào)濃淡、深淺、強弱的變化,過渡自然,色澤溫潤恬靜,又被稱為“軟彩”(五彩又稱“硬彩”),特別適合繪制沒骨花鳥,有的還有彩色襯底,特別秀麗優(yōu)雅。
四
富麗堂皇的琺瑯彩
琺瑯是清代彩瓷上的另一創(chuàng)造,是在景德鎮(zhèn)御窯優(yōu)質(zhì)白瓷上用特制的琺瑯釉細細繪制而成。將歐洲的金屬琺瑯技術成功移植到瓷胎上,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集中西風韻于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有的追求立體效果,精美絕倫。
五
豐富艷麗的單色釉
除了以上這些彩繪瓷器之外,明清期間的單色釉品種也進一步豐富并趨向艷麗,有寶石紅、霽紅、郎窯紅、缸豆紅;松石綠、秋葵綠、粉綠;天藍、霽藍;檸檬黃等等。
小伙伴們,大中華藝術真是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簡潔明了、圖文并茂的藝術小知識,就請關注袁藝坊繼續(xù)來漲知識吧!
主編:甄小珍 責任編輯:朱亞樂校對:高穩(wěn)揚
關注
每周更新新鮮事
袁兿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