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窯創(chuàng)于南朝,結束在宋元之際,延續(xù)燒造了八百多年,是四川盆地規(guī)模最大、分布范圍最廣、成就最突出的古代青瓷窯場。
邛崍窯在早期階段常被稱為邛窯,產品中有兩類多彩釉,一類屬高溫石灰釉,多在淡黃地釉上施加褐、綠彩,與唐三彩外觀較為相似,故有“邛三彩”之稱。
1.晚唐~五代 邛窯黃綠釉高足瓷爐
成都博物館藏
2.晚唐~五代 邛窯三彩蓋罐
成都博物館藏
3.晚唐~五代 邛窯三彩多足瓷爐
成都博物館藏
4.五代 邛窯三彩花口盤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5.五代 邛窯三彩盤
邛崍市文物管理局藏
6.五代 邛窯刻花三彩瓷盆
邛窯遺址博物館藏
7.晚唐~五代 邛窯三彩杯
邛窯遺址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