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借鑒、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jù):《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跟你聊聊,如何來修補咱們的胃壁。
我們的胃啊,就像一個袋子,一輩子的時間里,都要不停地裝東西、蠕動、消化食物。
所以說,如果胃壁破損了,就好比袋子漏個窟窿,后果不堪設想。
那么,怎么修補胃壁呢?
我還是給你舉個例子說說吧。
我曾經(jīng)有一個老同事,年紀和我相仿。什么毛病呢?就是因為喝酒導致的胃炎。后來,這個人把酒戒了,但是胃疼的毛病卻始終有,動不動就犯一下。他跟我說,犯病的時候,胃里灼痛,好像有一把火柴在燃燒。
我聽完,沒多想,給他說了一個辦法。這就是,利用丹參和蒲公英兩味藥。具體方法是——
丹參和蒲公英,各10克。兩者放在大水瓶子里,倒入沸水,悶泡20分鐘再來飲用。一天之內(nèi)可以反復加滾燙的沸水,直至味淡。在這個過程中,不要碰任何辛辣、烹炸之品。
結(jié)果,用了我這個藥茶的辦法以后,此人僅僅犯病過一次,后來就幾乎不疼了。
我這同事當時樂壞了,說我這簡直就是“神藥”,比任何靈丹妙藥都好使。
我說,這話你就說錯了。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一是藥證合拍,二是你的病癥還不算太嚴重,所以用這簡單辦法合適。你的問題,在于胃陰不足,熱瘀互結(jié)。嚴重的情況下,肯定需要大的方子來調(diào)治。所以啊,不能高興太早。
我這個同事聽完,似懂非懂。
其實,這個藥對配伍,我早年也是通過學習,從同行那里借鑒來的。坦白說吧,早在1993年的《四川中醫(yī)》雜志,就刊發(fā)一篇文章,介紹了對藥治療胃病的經(jīng)驗探索。其中,丹參配蒲公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配伍。
其實,之所以選擇這兩味藥,完全是從慢性胃炎患者的實際情況著手設置的。中醫(yī)講,久病入絡。慢性胃炎日久,胃壁肯定出現(xiàn)血運障礙,局部會有淤血。所以說,用丹參來活血化瘀。淤血日久,難免生熱,形成胃壁局部潮紅、水腫,胃壁出現(xiàn)糜爛,這個時候就得用蒲公英來清熱解毒。所以說,這兩味藥配合起來,有很好地修補胃壁之能,針對的就是慢性胃炎。
總地來說,這兩味藥性偏寒,所以對病性偏熱的人合適。脾胃虛寒、喜暖喜按者,慎用。
在這里,我想特別說一下蒲公英這味藥。
蒲公英這個藥,性味苦、甘、寒,入肝經(jīng)和胃經(jīng),善于清熱解毒、清熱利濕,還可以通利小便。說到它,人們往往想到乳癰。它消癰解毒功效確實好。但是,蒲公英治胃病,止胃痛,也是歷代醫(yī)家的共識。對此,有前輩指出,蒲公英治療胃痛,源于它清熱和化瘀之能?,F(xiàn)代藥理研究則認為,蒲公英能抑制幽門螺桿菌、修補胃粘膜。我個人體會,蒲公英治療胃病,總是以胃熱為主要表現(xiàn),具體就是胃痛、灼熱、嘈雜、胃脹、吐酸水、口臭、小便黃等。
其實,要詳細說起來,蒲公英治療胃病有很多經(jīng)典的辦法。近代中國大家顏亦魯曾經(jīng)用蒲公英一味藥,制丸,治療潰瘍性胃痛,效果很好好?,F(xiàn)代中醫(yī)臨床家沈師,用蒲公英和糯米酒治療胃痛,效果滿意。當代名醫(yī)葉師用蒲公英配甜酒治療胃痛,效果滿意。這些,我就不多介紹了。等以后有時間,我慢慢給你說。
總而言之吧,丹參和蒲公英配伍,對胃熱所致的胃部疼痛、嘈雜、灼熱等,有很好的治療意義。我把這個經(jīng)驗寫出來,供讀者參考。希望大家看到以后,能在中醫(yī)師的辯證指導下,科學運用。同行見此文章,不妨也當個參考,提高臨證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