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繪畫是貴族意識之下的藝術(shù),作品中的虛靜中和之美、清高孤傲之美、奇古怪誕之美是他貴族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記
八大山人是清代一位著名的繪畫大師,原名朱耷,他出生在明代王孫世家,家學(xué)淵博,祖輩和父輩都擅長詩文書畫。家境的殷實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詩文書畫無所不精,八大山人在這樣的一個家庭里,看到過歷代繪畫精品,也認真地臨摹和細細地揣摩過,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功底。當(dāng)時明代繪畫模古一度成風(fēng)。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八大山人少年時期的作品也是遵從模古一路,臨摹董其昌的作品幾乎可以亂真,他后來的山水畫作品在用筆用墨上也帶有董其昌的痕跡。明朝的滅亡是八大山人人生的重大轉(zhuǎn)折點,他由一個王孫貴族變成了一個僧人、道士,政治的變亂使他失去了一切,國破家亡之痛影響了他的終生。他如果不是有這段慘痛的經(jīng)歷,也不會遁入空門;他如果不是遁入空門,也就不會潛心學(xué)道;他如果不是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殺,也不會隱姓埋名;他如果不是受封建禮教思想中的“無后為大”思想的影響,也就不會由佛轉(zhuǎn)道,取妻生子;他如果不是在思想、感情極度壓抑,悲憤、抑郁到極致,他的作品也不會如此的怪誕、冷清。設(shè)想一下,如果明朝不亡,他的繪畫藝術(shù)也許會是清初“正統(tǒng)畫派”四王一路,作為一個王孫貴族,他也許會忙于迎來送往,應(yīng)酬賓客?;蛘呤敲τ谒臅褰?jīng),做八股文章,圖舉子之業(yè),歷史上就會多一個姓朱的朝廷命官,他的人生將會是另外一種狀況。常言道:“時勢造英雄”,時勢將一個聰明敏慧之人逼進寺院,使他只可能將時間用在學(xué)禪習(xí)藝上,從而造就了一個畫壇上頗具傳奇色彩的、獨特的、怪誕的八大山人。
一、虛靜中和之美
八大山人的人生旅程曲折,行為變化多端,思想情感復(fù)雜,但是我們從他的作品中看到的不是鋒芒畢露、劍拔弩張,而是虛靜中和之美。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以及儒家的中庸思想,時時影響并指導(dǎo)著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他的畫面處處透著空靈,常常有大面積的空白,莊子說:“虛室生白?!庇终f:“唯道集虛?!痹诎住⑻撎幎技挠柚鵁o限的深意、無邊的深情。我們看他的繪畫,一花一草,一樹一石,都是那么的簡潔、秀美、寧靜、高雅、大方,與中國傳統(tǒng)的中和之美——繪畫的情節(jié)不宜喧鬧,形象不宜媚俗,構(gòu)圖不宜繁復(fù),用筆不宜圓滑,色彩不宜濃艷,而且美感要適中,情感表現(xiàn)上要適度,悲痛哀婉也不至于無限感傷。他雖有滿腔悲憤,但是“哀而不傷”,八大是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情感,用繪畫抒寫自己的心聲,用繪畫排遣內(nèi)心的苦悶,應(yīng)該說在他作畫的時候是不受什么約束的,虛靜中和之美是他筆端的自然流露。
二、清高孤傲之美
八大山人的作品中,處處隱藏著清高孤傲之美,這是他的性格使然。就拿他畫中的魚來說吧,八大山人畫中的魚常作仰視,眼睛常畫有硬硬的方形,那黑黑的瞳孔有力地點在眼眶的上方,恨恨地翻著白眼望著青天,冷冷逼人,有無可名狀的孤傲之氣。有人說他的魚是“張口無聲瞪眼魚”。更為有意思的是,他不為清貧苦惱,畫魚解讒,畫魚解愁,實足一個風(fēng)流名士的派頭,他有一首詩《題畫魚》:“夜窗賓主話,秋浦鳙魚肥,配飲無錢買,思將畫換歸?!雹谠谒?0歲的時候,畫了一幅《鯔魚圖》,畫中只畫了一尾魚,別無圖景,書題“鯔魚付廚”。
他不愿用畫換魚,更不愿用畫賣錢,來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他畫魚是為了擺脫現(xiàn)實的貧困,追求超脫世俗的快樂。他畫中的小鳥,有的低著頭,翻著白眼,一種逼視;有的側(cè)著頭,瞟著眼睛,一種傲視;有的直梗著脖子,半閉著眼睛,一種蔑視;有的抬著頭,瞪著雙眼,一種怒視;有的縮著脖子,閉目養(yǎng)神,全然漠視;有的只顧自己梳理羽毛,則是地道的目中無人,這些孤傲的神情,一般的文人畫家的筆下是沒有的。
三、奇古怪誕之美
八大山人作品中物象的夸張變形、題名的獨特新穎、用筆的奇特高古、構(gòu)圖的大膽別致、魚鳥神情的奇古怪誕等,無一不體現(xiàn)他的藝術(shù)與眾不同。如圖1,他畫中的題字“八大山人”,既像“哭之”又像“笑之”,他曾自題詠懷詩:“無聊哭笑漫流傳?!笨拗χ撬裆畹谋憩F(xiàn),哭之笑之最能表達他的心跡,哭之笑之也最能表達他的無奈。畫中小鳥單腿而立,現(xiàn)實中的鳥是有兩只腳的,這里只有一只腳,在八大山人許多畫面中的小鳥都是單腿而立,有一幅長立軸畫上,道出了他畫單腿鳥的理由——勢不兩立,也就是說,他將與清朝勢不兩立,表現(xiàn)了他反清復(fù)明的思想。畫中小鳥的頭耷拉著,無助地注視著地面,頭上一片黑色的巨大的荷葉壓在鳥的肩膀上,荷葉上荷桿的形狀像一口巨鐘倒掛下來,形象地表現(xiàn)了八大山人內(nèi)心的苦悶——他被世俗的眼光壓得喘不過氣來;他被他的貴族遺民意識壓得喘不過氣來;他被封建禮教壓得喘不過氣來;他更為不能直面世態(tài)而內(nèi)心凄苦。這種奇古怪誕的風(fēng)格是八大之所以成為八大的根源所在。
八大山人作畫,是為了發(fā)泄內(nèi)心的苦悶,他的作品不去迎合別人的口味,更不去想怎么樣畫才美,一切隨他的意而來。他的憤怒、他的宣泄、他的無奈、他的徘徊、他的苦悶……不但超越了藝術(shù)既有的規(guī)范,更是以他特有的藝術(shù)撞擊力給人們的心靈以永久性的震撼。
清代八大山人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