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三十六,回來十八雙。內(nèi)中有四個,談笑又還鄉(xiāng)?!边@是宋江征剿方臘得勝,聚齊人馬向杭州進發(fā),赴張招討約會,準備入朝覲見受封賞時的感慨之作。其蕭瑟之景象,眾英雄不得善終的結(jié)局可見一斑。
水滸傳開篇轟轟烈烈,108將豪氣干云,雖多為情勢所迫,逼上梁山,但卻義氣相交、肝膽相照,令人好不快意!可結(jié)局卻凄凄慘慘,眾將飄落分散,或戰(zhàn)死、或病故、或出家、或遠走。
水滸108將中,林沖應該算是最為悲情的一位了。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原本嬌妻在側(cè),前途光明。卻因為高衙內(nèi)看中其妻欲行不軌多次未遂,改變了所有的人生軌跡,慘遭陷害,被逼上梁山。在梁山南征北戰(zhàn),風頭無兩??捎衷诖髣俜脚D后,身患中風,客死異鄉(xiāng)。
這樣一位英雄人物的悲情結(jié)局在《水滸傳》中卻僅寥寥幾筆帶過,對于他的死亡,甚至連時間點都對不上。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林沖之死,究竟是真的病故還是另有隱情!一切都要從宋江征剿方臘得勝回朝,殿前奏對的陣亡名單說起!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全文一百回本),清楚明了的向我們展示了征剿方臘得勝還朝后的108將陣亡名單,陣前陣亡正偏將五十九人,歸途病故正偏將十人,魯智深于六和寺坐化。這70人的陣亡名單清楚明白,甚至連地點都祥記在內(nèi)。
為何令人意外?因為,此份名單上有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名字——林沖!我們來梳理一下第九十九回的時間點,意外原因不言而喻。
書中記,返程行至杭州六和寺,因為要赴張招討的約會,宋江命全軍與此地安營駐扎,他自己早晚入城聽令,待詔令下后,再上京復命。
大軍安營扎寨后,魯智深與武松在寺中一處歇馬聽候,睡至半夜,誤以為江潮聲是戰(zhàn)鼓響,驚覺起身備戰(zhàn)。原著以小沙彌的一句話引出了當時的時間點“今朝是八月十五,合當三更子時來潮?!?/strong>
遂一系列描寫魯智深坐化,略過不表,重點是那天是八月十五。
影視劇中魯智深和武松
之后,宋江每天都到城中聽令,“半月之間,朝廷天使來到”,這時已得詔令的宋江開始整軍待發(fā),班師回朝。書中短短兩行字交代了林沖中風,“比及啟程,不想林沖染患風病癱了?!薄傲譀_風癱,又不能愈,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視,半載而亡?!?/p>
這又交代了兩個時間點,八月十五后的半個月,朝廷令宋江班師回朝,以宋江謹遵圣喻的性格不會磨蹭,得令即走。九月初走之前,林沖病了留在六和寺,半年之后不治身亡。
宋江
之后,書中明確記載了宋江等梁山好漢入宮受封的時間“三軍人馬,九月二十后回到東京。”當日早朝,眾將入宮,宋江上表附眾將士陣亡名冊,林沖的名字赫然在列。此時,距離林沖患病不過月余,跟書中記載“半載而亡”自相矛盾。
怎能不令人驚奇!說是真死顯然不能自圓其說,說是假死又為什么安排這一出金蟬脫殼?宋江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其實,林沖的性格就已經(jīng)決定了他這一生的悲涼。
林沖
《水滸傳》首次出場的正面人物,當屬另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雖然,作者沒有花費太多的筆墨描寫這個人物,但這個人物的存在卻不容忽視。令人驚艷的出場,洞明世事后的悄然離去、避世隱居,無一不體現(xiàn)著他的豁達與清醒。
“逃亡”途中的情誼選擇,更是立體了這個人物的細膩心思和重情重義。也引出了抉擇和性格完全與之相反的林沖。
影視劇中林沖
林沖的出場可稱得上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了,七個字形容“人帥有錢公務員”。
青紗頭巾、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huán)、單綠羅團花戰(zhàn)袍、龜背銀帶、皂靴、西川扇子,妻子身邊有女使,休沐期間來廟里上香還愿,又借用眾人的嘴中道明他的身份“這官人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
這樣美滿的前半生也許就是他雖受盡迫害,還對朝廷心存幻想的原因吧。
影視劇中林沖
可就在這天,他的妻子被高衙內(nèi)看中調(diào)戲,命運之輪開始無情地偏離了軌道。他在女使慌忙稟告后趕到了被調(diào)戲的妻子身邊,本欲揮拳教訓花花公子,卻在發(fā)現(xiàn)對法是高衙內(nèi)時“先自手軟了”,眾人規(guī)勸“教頭休怪,衙內(nèi)不認的,多有沖撞。”
他竟就坡下驢,帶著妻子走了。還攔住了要替他出頭的魯智深,這般隱忍只因為打了高衙內(nèi)“太尉面上須不好看”。魯智深當時會不會想:這輩子就沒這么委屈過!
影視劇中林沖和魯智深
林沖的二次隱忍的始作俑者是陸虞侯,在大英雄身邊居然還有這種蠅營狗茍只為迎合上意的小人!高衙內(nèi)的跟班富安洞悉其心事,唆使門下心腹陸虞侯與林沖喝酒,期間誘騙林沖妻子到太府前一民家欲行不軌。
林沖知悉后,雖沖沖趕去,卻先“立在胡梯上”大喊開門,主動給高衙內(nèi)跳窗逃跑的機會。這時他卻不提高衙內(nèi),只對陸虞侯喊打喊殺。
高衙內(nèi)
事情發(fā)展至此,作為涉事雙方的林沖夫妻和高俅父子居然沒有明顯的結(jié)仇。林沖沒有找高衙內(nèi)復仇的意愿,對待高俅依舊畢恭畢敬。此時林沖的性格,與其說隱忍,不如說有點深諳當時官場之道的茍且了。他不想打破目前的表面美好,寧愿自欺欺人。
直到“誤入白虎頭”,林沖才驚覺事情發(fā)展的苗頭已不受控制,可是為時已晚。接下來在發(fā)配之前,他又作出了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決定。給了妻子一封休書,一別兩寬,各生喜歡。
沒人知道他當時想什么,是怨怪妻子的美貌給他帶來厄運,還是怕他走后,高衙內(nèi)對妻子一再糾纏,休妻免除妻子改嫁的為難。
至少此刻他懼怕權(quán)勢、逆來順受、安分守己,以高俅為首的四人,已經(jīng)開始了不死不休的追殺,他居然還在等待發(fā)配期滿,能夠再重新恢復自己美滿的生活。何其天真!何其可悲!
影視劇中林沖發(fā)配前休妻
到了滄州牢內(nèi),面對差撥的肆意攻擊與辱罵,林沖陪著笑臉獻上薄禮,這樣的世故圓滑,怎么看得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英雄豪邁?
林沖不同于其他的草莽英雄,他受著正統(tǒng)君臣綱常的教育長大,少了很多不管不顧的意氣,骨子里的隱忍、世故、圓滑是性格使然,這也注定了他擰巴的處事風格和悲情的一生。
《水滸傳》電視劇做了改編,宋江決定接受招安,林沖得知放了高俅后吐血身亡。何等的快意恩仇!可卻不符合施耐庵和羅貫中兩位老先生賦予他立體的人生,林沖沒有那么剛烈,他算得到,坐得穩(wěn),世故圓滑,又狠辣決絕。
“豹子頭”林沖不只是悲情的英雄,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影視劇中林沖發(fā)配
明末清初時期的文學家金圣嘆曾經(jīng)評價林沖: “林沖自然是上上人物,寫的只是太狠??此愕玫?,熬得住,把得牢,做的徹,都使人怕。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yè)來,然琢削元氣也不少?!?/p>
果然是耗元氣不少,及至其被逼上梁山,為梁山立下汗馬功勞,遠征方臘歸來,六和寺英雄一生盡。無論是真中風,還是詐死脫身,比起進京受封,止步于此才是英雄最好的謝幕!宋江又在這英雄的謝幕禮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林沖劇照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書道,林沖中風,楊雄病死,“宋江見了,傷心不已?!贝撕?,到林沖病亡,宋江口中再無一字一句提起林沖,他好像徹底忘了這個為他征戰(zhàn)四方的兄弟。
這半年的時間差,在宋江眼中歸為一點,從大隊軍馬離開六和寺一日,林沖就已經(jīng)死了。有一說法,宋江嫉賢妒能,可看看當年梁山好漢頭幾把交椅,只有公孫勝出家,林沖病故,其他幾人并沒有被宋江迫害,這一說法不攻自破。
影視劇中宋江和林沖
說回宋江,他算是冒著傻氣,誓死效忠朝廷的人了。
在犯了人命案,不得已上梁山后拒絕了晁蓋的邀請,還說:“父親明明訓教宋江,小可不爭隨順了,便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雖生何益?如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教眾位手里乞死?!?/p>
然后毅然決然地選擇下山,被朝廷發(fā)配江州。
影視劇中宋江
宋江是個心慈仁愛,愿意救苦救難的人。他想做父親的好兒郎,想做國家的好棟梁,就是不想做“叛臣”,即使在發(fā)配和逼上梁山之后,還不忘報效朝廷。
他雖濟弱扶貧,但言必出“我曾經(jīng)是朝廷小吏”。及至招安受封后,被高俅迫害中毒而死,仍不忘毒死身邊的李逵,以防其造反報仇。宋江糊涂得可憐、傻得可愛,但要說林沖之死是宋江的陰謀,倒不如說他是“幫兇”!
影視劇中宋江初遇林沖的場景
林沖在六和寺中風是不爭的事實,半年后不治身亡也是原著中交代的明白,而宋江出了六和寺決口不提林沖,應該是隱瞞了事實真相,也圓了他們兄弟的情誼。
林沖本是朝廷命官,被高俅迫害才至淪落江湖,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他與高俅是生死仇敵,再回朝如何相見。他對朝廷已經(jīng)心灰意冷,再不抱有任何幻想。而他本身的性格又從當初的隱忍變成了如今的殺伐決斷。
仇人相見,你死我活,天翻地覆,而他們兄弟人微言輕的,高俅位高權(quán)重,再次回朝孰勝孰敗,一目明了。
林沖隨宋江等人接受招安,打遼國、征方臘,為的是天下百姓,為的是國泰民安,為的不是高高在上、玩弄手段、草菅人命的當政者。梁山好漢雖落草為寇,可當中不乏宋庭中的文臣武將。身為草莽,家國天下不可丟,豪氣英雄,民族大義不能忘!
高俅
行至六和寺,眾將士或死或散,英雄一場大戲落幕,在這就是水滸108將的終點。恰巧林沖積弱成疾,一病不起。也許當時,林沖與宋江密談過,吐露心聲,宋江順水推舟成全了兄弟心事呢。
這一切我們不得而知,作者給我們留白,也是文豪的溫柔吧。
高俅劇照
林沖是當之無愧的悲情式英雄,《水滸傳》立體的、全方位的塑造了這一經(jīng)典人物,梁山好漢的第六把交椅,轟轟烈烈地開場,待事成安安靜靜地功成身退,不為名利,只為初心不改。
這也許就是名著賦予我們?nèi)松膯⒌希切械娜塑S然紙上,一人千面,不能單一評之。雖是書中人,卻道身邊事!
[1]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M]·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2]胡飛林:回歸原著,尋找真實的林沖(J)·社會科學Ⅱ輯;哲學與人文科學·中國文學;《菏澤學院學報》,2019年.03期128_131
[3]李雪冰:《水滸傳》中的禁軍教頭形象略說(J)·社會科學Ⅱ輯;哲學與人文科學·中國文學;《菏澤學院學報》,2019年.04期99_101
[4]何發(fā)祥:宋江:至死不醒的糊涂蟲——《水滸傳》人物形象分析(J)·社會科學Ⅱ輯;·哲學與人文科學·中國文學;《初中生學習指導》,2019年.24期8_9
[5]金圣嘆著,周錫山編校.貫華堂第五才子書[M]. 遼寧: 萬卷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