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我的推送?
Dr Bing | 敬老
開直升機:
開摩托艇:
近來和國內(nèi)女友8掛。女友1說,她媽給她帶了一個月娃,罷工了,太累了,還不被感恩,還還老被責怪,還還還不能打麻將。
罷工后,老人家過起了天天打麻將的爽歪神仙日子,女友倒是累癱了。好氣哦!
女友2說,她隔壁家的奶奶,帶兩孫子沒半年,暴瘦10多斤,去醫(yī)院一查,患了中度抑郁癥。
媽媽帶娃得抑郁,奶奶帶娃也能得抑郁,你說帶娃怎么這么刺激?
《媽媽是超人》有個場景讓我印象特深,包媽媽給娃煮個輔食直接給煮糊了;娃要拉屎,當媽的嚇得不行:'太臭了,長這么大,還沒給別人弄過這個!'
娃被媽弄得不舒服,哭著喊著要姥姥,當媽的沒哄娃,跟著哭啦。
快三十的媽媽,還把自己寵成寶寶,照顧女兒的事甩給姥姥。為了上《媽媽是超人》,姥姥暫時退場。
退場前,姥姥準備好孫女的吃穿用品,還再三交代。但包媽媽還是搞砸了。
其實,這是不少年輕爸媽的縮影。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爸媽們忙于生計,老人就成為帶娃主力軍。據(jù)統(tǒng)計,2歲半以內(nèi)的兒童,60%-70%由祖輩照顧,3歲以后由祖輩照顧的占40%。
我bing醫(yī)生狗朋友也說,每天接診的失眠老人中,三成就是因帶娃情緒焦慮引起的。老人帶娃的壓力越來越大,出現(xiàn)情緒障礙的老人明顯增多。
當婆媳問題這個千古難題加上作妖的娃,家里不世界大戰(zhàn)才怪。
獨自帶娃的全職媽媽說:“我好羨慕家里有老人家?guī)兔?/span>呀!這樣我就可以出去工作啦,晚上回來陪陪娃子就行了,想想就覺得美好!”
對!這只是想而已!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A媽媽跟我bing說,她第N次后悔和老人同住,讓老人幫忙帶娃!為啥?
老人喜歡給娃吃甜食呀!A媽媽說:“都跟爺爺奶奶說多少遍了,不要給娃吃甜食,他們就不聽,還說娃沒零食吃好可憐!等我上班了,給娃吃糖喝可樂,還叫娃不要告訴我!”
為什么老人家這么固執(zhí),總是不聽我們的建議?
“還有??!”A媽媽繼續(xù)數(shù)老人帶娃N宗罪:“讓我受不了的是,爺爺奶奶喜歡呆在家里看電視!娃也只好跟著他們看電視!看科普節(jié)目還好,竟然看又臭又長的苦情戲!”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老人家給娃吃甜食,看電視還是小事,迷信、聽信偏方給娃治病才是讓媽媽嚇出膽汁的大事。
有個奶奶說,自己的孫子命里缺金,立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來塞到孩子的嘴里了,三個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差點丟了性命。
還有一個奶奶,新得了孫子,高興極了。要按照“習俗”用錢給孩子洗澡。結果孩子皮膚嚴重過敏,渾身起大紅疙瘩,哭鬧個不止。
按理說,這波操作下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不可忤逆的神存在呀。媽媽們也只能在朋友圈發(fā)發(fā):“做人媳婦甚艱難”、“奶奶迷信XXX孫子險丟命”之類的抗議文。
為啥“大女主命”的老人家們帶娃也會憋出個抑郁?
說回女友隔壁家奶奶帶兩娃沒半年,憋出中度抑郁的事。
女友隔壁家二胎,兩男娃,爸爸媽媽忙工作,退休的奶奶從老家過來幫忙帶娃。剛開始好長一段時間,都不見奶奶出門溜娃,大門緊閉。
女友偶爾倒垃圾碰見奶奶,聊了幾句才知道,奶奶初來乍到,出門摸不著北,想找個人說說話吧,沒一個認識的人!想回老家走走吧,兒子媳婦又說兩娃沒人帶,沒了奶奶不行。
后來,好不容易認識了小區(qū)的大爺阿姨們,跟著他們跳了兩天廣場舞,兒媳婦就說廣場舞low!影響孫子們的素質培養(yǎng)。
好吧,到樓下和小區(qū)的大爺阿姨們摸摸麻將吧,孫子們又搗蛋。帶孫子們?nèi)バ^(qū)逛逛吧,孫子摔了個包包,晚上兒子媳婦輪流埋怨奶奶沒看好孫子。
奶奶只好讓孫子們在家看電視??戳藳]幾天,兒媳婦又說電視看壞眼睛,把有線電視停了,電視都搬進房間了。
女友說,其實隔壁奶奶怪可憐的,除了帶兩孫子,還要買菜做飯,從老家過來兒子的家,沒朋友沒娛樂,帶娃出去溜噠怕摔疼被兒子媳婦埋怨,在家看娃,又怕娃被熱水燙到、撞到桌椅。
神經(jīng)這么緊繃,不抑郁才怪!
有全職媽媽也給我bing留言,家里爺爺不肯帶娃,為啥?爺爺說:“帶兒子已經(jīng)累怕啦,讓他帶孫女?門都沒有!”
有奶奶說:“孫子感冒了,怪奶奶沒給娃穿衣服;穿多了又說捂得孫子長熱痱!”
有外公說:“白天給兒子帶娃,晚上還要買菜做飯,匆匆忙忙趕出來接孫女放學,遲到了孫女還給臉色我看!兒媳婦還怪我不上心!真是比工作還累!”
有外婆說:“孫子活蹦亂跳的,我這老骨頭一時沒追上,生怕孫子摔到哪里,晚上他媽媽又說我沒把娃看好啦!”
把娃甩給老人,長大叛逆了,怪老人太溺愛;小學就早戀,怪老人沒監(jiān)管;跟父母不親,怪老人沒教好。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怒了:“這么講究,你們倒是自己帶娃呀?這么能耐,你們倒是請保姆伺候呀?這么精細,你們倒是按高標準照顧下老人呀?!”
對于這一句句發(fā)自靈魂的拷問,爸爸媽媽們也不甘示弱:“不是老人催我生的嗎?不是老人想抱孫子的嗎?老人家退休又沒事做,幫我看孩子怎么了?”
既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豁出老命幫爸爸媽媽們帶娃,為啥爸爸媽媽們還不懂感恩呢?
我們來看看媽媽們控訴老人帶娃的N宗“罪”:
1)過時的育兒觀念和迷信思想
老人家們迷信“土方”、“偏方”,用奇葩的招數(shù)給娃治??;不顧娃長蛀牙的危險,給娃吃大量甜食;不顧添加劑對娃健康的危害,給娃吃各種垃圾食品;還有讓人難以忍受的壞習慣......
這些都是因為老人家們沒年輕人有知識、有見識。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對我們年輕人來說不難,但對老一輩來說,太難了。
而跟了老人家們幾十年的“壞習慣”,你讓他們改,真的難上加難。
2)過度溺愛
我們都責怪,娃一哭,老人家們就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摘下來給娃。娃明明吃飽了,還追在后面喂飯;都捂出熱痱了,還要逼娃穿衣服。老人家?guī)拊趺催@么不知輕重!
的確,我們年青一代沒經(jīng)歷過那個艱苦歲月,真的無法明白老一輩對“吃飽穿暖”的執(zhí)念。
老人家們是在讓娃吃飽穿暖?還是在滿足曾經(jīng)饑寒交迫的自己?
生活不就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獨自帶娃的全職媽媽,深知帶娃不易,羨慕有老人家?guī)兔Φ穆殬I(yè)媽媽;和老人家同住的職業(yè)媽媽,羨慕自由無拘的全職媽媽。
要媽媽辭職在家?guī)薏滑F(xiàn)實,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做到;與老人家同住的話,怎樣能避免世界大戰(zhàn),奶奶媽媽輪流憋出抑郁呢?
老人家們幫帶娃,無異于讓他們退休再上崗。年輕時為了孩子拼搏,老了繼續(xù)為孫子拼命。
與其挑剔,不如感恩。
要避免七國大封相,第一,媽媽要跟爸爸統(tǒng)一教育戰(zhàn)線,確定娃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例如,小到少看電視對眼睛好,多做運動對身體好;大到努力要趁早,雞娃要趁小等等。教育觀點統(tǒng)一了,就能避免娃精分,促進家庭和諧。
第二,尊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智慧。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家吃鹽多過我們吃米,過橋多過我們走路;有些育兒觀點或方法,還是值得我們采納的。
特別是新手媽媽,娃剛出生那一兩年,沒個老人家?guī)兔??抱娃跳樓的新聞了解一下?/span>
但是!老人家們嚴重不符邏輯,甚至危害娃健康的行為,還是要跟老人家好好溝通。
爸媽們都奇怪,怎么老人家們越活越像娃子?跟他吵了半天不聽,還賭氣回老家!是呀,都說返老還童嘛。
爸媽們不是在學習“怎樣和娃有效溝通”嗎?用上“有效溝通”那一套,跟家里的“老娃娃”好好溝通,讓他們接受爸媽們的建議吧。
所以,第三,遇到問題,注意有效溝通,盡量少帶負面情緒去溝通。
如果老人家們還是“吃古不化”、“火星撞地球”?不想辭職在家全職帶娃?小區(qū)附近的托兒機構了解一下吧。
第四,千萬不要讓奶奶和外婆同時帶娃。
畢竟兩個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教育理念,兩位老佛爺硬碰在一起,擦出的何止火花,簡直要宇宙大爆炸!
第五,把豬隊友雞成自己的助力。
看看我們身邊,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其樂融融的家庭,都有個積極帶娃的爸爸。
在養(yǎng)育娃的過程中,媽媽或多或少都會跟爺爺奶奶有不同意見,如果媽媽跟他們說,他們未必接受,但換成爸爸跟他們說,他們也許更樂意接受。
同理,爸爸跟外公外婆不同意見時,媽媽也要積極充當這個潤滑劑。
霸占父母的晚年時光,何嘗不是精神啃老、體力啃老?
退休帶孫族,苦了累了是一方面,其實最怕的是不被理解,甚至被無情傷害!
與其挑剔,不如感恩。
適當?shù)胤艓O族自由,就算不能像愛爾蘭南茜老太太那樣玩極限運動,跳個廣場舞、看看苦情戲,或者請他們旅游,也都未嘗不可。
不然,老佛爺真被你氣走了,誰幫你買菜做飯帶娃?
ps:父母辛苦幫咱帶娃,更要記得多多關心他們的身體!
所以我Bing這次找到一款超受歡迎的維骨力氨糖,別名:關節(jié)“守護神” ,養(yǎng)護關節(jié)效果很好哦!詳情請看今日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