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中講:“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span>
責任的路,一步難、一步佳、憂愁在路上,歡喜在路上;悲傷在路上,希望也在路上。
人,活著,就應擔起責任。
不是因為執(zhí)著,而是因為值得。
人生在世,需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
1
對自己負責
人的命運,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也是性格使然。
時光倒流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誰都無法去改變。
但是誰都可以從現(xiàn)在開始,對自己負責。
停止抱怨是對自己負責的第一步。遇到點不順心的事怨天怨地怨命運,其實除了徒增精神內(nèi)耗,沒有絲毫作用。
該受的罪該作的難還是得自己去面對。
最該怨的人其實是自己。
接納與改變自己是對自己負責的第二步。每種性格都有他的優(yōu)勢和過當,盡可能的發(fā)揮自己性格的優(yōu)勢,盡全力減少自己性格的過當。
越早覺醒,命運就會越好。
路遙也曾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span>
2
對家庭負責
在家庭中,我們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關鍵也在于是否有責任與擔當。
夫妻,是由陌生人到漸漸熟悉,然后相互信任組建家庭,相互取暖,相互依賴,風雨同舟,這些都是建立在責任與擔當?shù)幕A之上。
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只是簡單的7個漢字組成,它們承載的更多是各自的責任。
一個和諧的家庭,包含的肯定是每一個成員,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勇于承擔的格局,以及善良溫暖的心。
3
對社會負責
《大學》有云:“修身齊家治國,方能平天下?!?/span>
社會責任并不是一個溫柔的字眼,它有的是磐石般的冷峻。
當一個人真正成為社會的一份子時候,社會責任也會自然而然落在你的肩上。
它既堅毅,也柔和,是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信念。
這種鐵肩擔道義的信念可以撐起一片天,塑造一個偉大的人格。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身患重病的哲學老師,掙扎著回到學校給孩子們上課,當講完最后一課時,他便倒在了講臺上。
學生們眼含熱淚整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他的筆記本上寫著這樣一句話:“人可以舍棄一切,但唯一難舍棄的是責任,也許這是最后一課了,但我要堅持,堅持...”
非凡又動人,平凡又偉大。社會責任并非高不可攀,它空氣般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崗位之中。
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即使渺小,一樣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
社會責任,能輕如鴻毛,也能重于泰山。
它并非高高在上,觸不可及,而是一種存在于你我之間的樸素英雄主義。
責任,是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一種態(tài)度。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責任。
對自己負責,是獨善其身;對家庭負責,是相親相愛 ;對社會負責,是胸懷天下。
大富大貴也好,平平凡凡也好,做好自己,挺起腰桿,扛起責任。
美 文 哲 學
belle-lett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