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根據目前常用的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定義,自動駕駛汽車主要分為 L1 至 L5 總共 5 個級別,分別為 L1 輔助駕駛、L2 部分自動駕駛、L3 有條件自動駕駛、L4 高度自動駕駛和 L5 完全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yè)的重點發(fā)展方向, 國家出臺系列政策和規(guī)劃以促進產業(yè)發(fā)展,到 2025 年掌握自動駕駛關鍵技術,并建立完善自主研發(fā)和生產體系。以 5G 為代表的物聯(lián)網技術持續(xù)推進將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快速發(fā)展。隨著 5G 技術的實施及車企積極推出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新車,預計傳感器滲透率將快速提升,能夠獲得整車企業(yè)訂單的自動駕駛傳感器相關公司有望獲得市場青睞。
為獲得自動駕駛汽車所處的環(huán)境信息,目前主流解決方案是多傳感器的融合,其中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汽車獲取駕駛環(huán)境信息的三大核心部件。
根據自動駕駛級別、傳感器安裝數(shù)量、傳感器單價、自動駕駛汽車的滲透率以及乘用車銷量的假設,預計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市場規(guī)模到 2020 年、 2025 年約為 230億元、 600 億元左右, 2020 年至 2025 年年均增長約 22%左右。
從單車價值量來看,實現(xiàn) L1/L2 級別自動駕駛傳感器單車價值量約 1300 至 2000 元左右,實現(xiàn) L3、 L4 級別自動駕駛的成本仍較高。隨著技術進步,規(guī)?;a及成本下降,預計到 2025 年, L3/L4 級別自動駕駛的傳感器單車價值量有望降至 8000 至 14000 元左右。
攝像頭:基礎的傳感器部件。
根據安裝位置,車載攝像頭分為前視、后視和側視。根據鏡頭個數(shù),可分為單目、雙目和多目攝像頭。單目攝像頭解決方案已相對成熟,目前廣泛搭載于各類汽車上。多目攝像頭因為其計算量巨大,對芯片的數(shù)據處理能力要求很高,成本仍相對較高,在部分豪華車型上使用。
從車載攝像頭的技術上來看,目前國內和國外在 CMOS 圖像傳感器和模組組裝方面仍有較大的技術差距,國內在鏡頭領域則具有一定優(yōu)勢。目前車載攝像頭 Mobileye 是行業(yè)領先者,國內德賽西威、華域汽車、保隆科技等積極布局,另外創(chuàng)業(yè)公司包括 MINIEYE、地平線等也在布局。隨著國內公司的積極布局并實現(xiàn)量產,與國外的差距逐步縮小。
毫米波雷達:現(xiàn)階段核心的傳感器。
從毫米波雷達的頻段分布上來看,主要分布在 24GHz 和 77GHz 兩個頻段,預計 77GHz 將主導毫米波雷達市場。在核心部件技術上,天線 PCB 板、 MMIC 芯片領域主要由國外企業(yè)掌握。國外主要毫米波雷達供應商的產品技術性能好,全面覆蓋了 24GHz 和77GHz 等多個頻段,如博世、大陸等。
目前國內量產的毫米雷達波產品主要仍為 24GHz 產品,量產公司主要包括德賽西威和華域汽車等, 77GHz 毫米雷達波產品處于在研和即將量產階段。
激光雷達:成本較高,預計固態(tài)激光雷達將成為主流。
目前激光雷達在芯片中的發(fā)射器和探測器等核心部件都相對薄弱,在激光雷達產品方面,目前全球僅有法雷奧等少數(shù)廠商實現(xiàn)了量產。隨著國內 L3 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快速發(fā)展,預計國產的量產激光雷達未來也將推出。
隨著 5G 技術的實施及車企積極推出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新車,預計傳感器滲透率將快速提升,能 夠獲得整車企業(yè)訂單自動駕駛傳感器相關公司有望獲得市場青睞。
根據以上分析,建議關注:華域汽車(600741,買入)、德賽西威(002920,買入)、拓普集團(601689, 買入)、保隆科技(603197,增持)、均勝電子(600699,未評級)。
自動駕駛汽車推廣進程低于預期。若政策對自動駕駛推廣低于預期,則將影響 ADAS 配套量。
企業(yè)自身自動駕駛進程低于預期。若車企或互聯(lián)網企業(yè)自動駕駛研發(fā)或產業(yè)化進程低于預期,則影 響企業(yè)當期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