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南,有一個千古難題:
到底是廈門正宗,還是泉州正宗?
為了找到答案,小薦人專門跑去了泉州
吃了幾家好評超高的“老店”
??????
從街頭的一碗面線糊、肉粽、四果湯
吃到小巷子里的滿煎糕、麻糍、土筍凍
究竟誰才是大家心中的C位呢?
面線糊:曾氏老記 VS 阿玲
1
相傳,面線糊的由來是一種機緣巧合。
乾隆皇帝出巡私訪民間,正趕上當?shù)仞嚮?,為了“招待”皇帝,人們用豬骨頭、魚剌、面線碎、木薯粉,洗凈和在一起就做出了一碗面線糊??!
?
阿玲面線糊
[廈門]
口感:軟而不爛
顏值:圓身細面
價格:20元
廈門的面線糊多半早餐供應(yīng),選用相對較粗的面條,湯底會更加濃郁些。
鴨血是每一碗的標配,QQ嫩嫩的。推薦一個神仙搭配:豬肝沿+燒肉條(特色),混在湯汁中吸足了味道,每一口都洋溢著鮮香!
?
曾氏老記面線糊
[泉州]
口感:絲滑潤喉
顏值:細如發(fā)絲
價格:17元
在泉州,最簡單的面線糊什么配料都不加,一碗清糊,全是大骨和海鮮糅合的味道。
面線做的細如發(fā)絲,接近粥的口感,一勺絲滑入喉,整個人都跟著溫柔起來。
四果湯:謝記 VS 黃記漳州
2
閩南人的夏天,就屬這一碗冰冰涼涼的四果湯,最是應(yīng)景。
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配料:泉州保留了最傳統(tǒng)的“四果”做法,而廈門則增加了配料的種類,同樣的價錢,可以嘗到更多重的口味!
?
黃記漳州四果湯
[廈門]
甜度:甘甜生津
冰度:勁爽刨冰
價格:8元
廈門的四果湯,用刨冰代替了冰水,解暑力up up!
一碗可以吃到十余種配料,真心對得起8塊錢的價格。最喜歡阿姨親手做的透明芝麻芋(湯)圓,又軟又糯,還能吃到芝麻香,讓人印象深刻。
?
謝記四果湯
[泉州]
甜度:清甜溫和
冰度:冰涼蜜水
價格:8元
8元四樣,10元六樣,芋泥的加入讓這碗四果湯味道更加出眾,泡在淡淡清甜的冰蜜水中,溫和生津,想想就解渴!
開了30多年的謝記,每次吃完燒烤,總要點上一碗四果湯才算完美。
燒肉粽:1980 VS 侯阿婆
3
咸香軟糯的燒肉粽,永遠是阿嬤親手做的最好吃,每次想念阿嬤,都要去吃一個肉粽,上桌就是滿滿的回憶!
?
1980燒肉粽
[廈門]
口感:絲滑軟糯
醬汁:濃郁粘稠
價格:9元
1980,顧名思義,他今年39歲了。
入口糯性十足,油而不膩,從餡料到配料,每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
侯阿婆燒肉粽
[泉州]
口感:松軟入味
醬汁:清爽醇香
價格:20元
兩代人都喜歡吃的“東街肉粽”,變了店面,變了名字,不變的是阿婆的用心!
糯米在醬汁里微微浸潤,粒粒分明,口感不似廈門肉粽那樣黏糯。一只完整的鮑魚趴在粽子上面,趁熱吃,鮮嫩彈牙,舌尖一秒抵達海邊。
土筍凍:天河西門 VS 五叔公
4
外地人不敢吃,閩南人吃不夠,這樣的神仙美味,大概只有神仙才能評判吧!
?
天河西門土筍凍
[廈門]
口感:QQ彈彈
醬汁:醬香嗆鼻
價格:20元
一個個小小的土筍凍,用了香菜、花生醬、甜辣醬佐以調(diào)味,再配上嗆鼻的芥末,吃起來爽口入味。
duang的一下像果凍一樣吸入,舌尖輕輕一碾即散,又嗆又Q,吃著超過癮!
?
五叔公土筍凍
[泉州]
口感:水水潤潤
醬汁:蒜蓉咸香
價格:15元
超大只的沙蟲熬出膠后自然凝固成凍,只用醬油+蒜蓉來調(diào)味,鮮甜感滿滿,是土筍凍最原本的味道。
五叔公的土筍凍口感水潤,一定要趁涼吃,冰涼的感覺直擊心窩,沁人心脾。
麻糍:小安記 VS 貓街麻糍哥
5
純手工的味道是匠心,更是情懷,即使與工業(yè)時代碰撞,它們的地位,仍無法取代。
?
貓街麻糍哥
[廈門]
口感:柔軟如綿
味道:甜潤可口
價格:2.5元/個
每天來往小店的客人,超過一半都是回頭客。
相比小安記,他家的麻糍入口柔軟綿潤,里面包裹的綠豆糕,甜香可口,好吃到起飛。
?
小安記麻糍
[泉州]
口感:Q彈柔韌
味道:酥香微甜
價格:2.5元/個
他家的麻糍分量感人,到手就能摸到里面滿滿的蛋酥。
外皮Q彈,咬一口,里面的蛋酥和糖霜撲簌簌的就往下掉~
滿煎糕:鐘麗君 VS 康莊
6
當一種味道吃的習慣了,就很難說清我們喜歡的究竟是它的味道,還是吃它的習慣。
?
鐘麗君滿煎糕
[廈門]
口感:扎實勁道
味道:甜香馥郁
價格:2.5元
滿煎糕口感扎實,餡料放的足,拎在手上沉甸甸的。
中間的夾層細膩甜糯,特有的花生香味在口中環(huán)繞,甜食控一定不能錯過~
?
康莊滿煎糕
[泉州]
口感:糯而不粘
味道:面香醇厚
價格:8元
他家的滿煎糕非常厚實,切開折來吃更是滿嘴的松軟。
夾層是清淡自然的紅糖甜味,松潤不干,一個就管飽~
所謂正宗,是那些藏在街頭巷尾里的“古早味”,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傳統(tǒng),絲毫不失自然本味。
無論源于哪里,又或是在哪里發(fā)揚光大,都是一代又一代人不可替代的舌尖記憶,都值得被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