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帝三十三年(乙亥,公元前1786年),在位33年的姒履癸發(fā)動大軍攻打有施部落。有施部落在即將滅亡的情況下,獻出牛羊、馬匹的同時,還獻上了酋長的女兒---施妹喜。
桀帝三十七年(己卯,公元前1782年),東方商部落(位于山東省曹縣)的酋長子天乙因見姒履癸如此荒淫,于是將德才兼?zhèn)涞馁t人伊尹引見給他。伊尹以唐堯、虞舜的仁政來勸說帝桀,希望他體諒百姓的疾苦。后來,伊尹見桀帝根本不聽自己的勸告,遂自動離去。太史令終古哭著進諫,桀帝不耐煩的斥責他多管閑事。終古知夏王朝已危在旦夕,于是投奔了商部落。此時,桀帝手下一個叫關龍逢的臣子對桀帝進諫:“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jié)儉又愛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穩(wěn)固。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了民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辫畹勐牶蟠笈?,下令將他殺死。自認為夏王朝統(tǒng)治永不會滅亡的他說:“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庇谑?,夏王朝受苦難的臣民,指著太陽咒罵:“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說:“你幾時滅亡,我情愿與你一起滅亡。”其實,此時的夏王朝己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四方諸侯多有背叛。然而,不知悔改的桀帝還召集所屬各部首領準備發(fā)動討伐其他部落的戰(zhàn)爭。這時候,商部落己日益興旺起來。桀帝見此,借故將商部落的首領子天乙囚禁在夏臺(位于河南省禹縣境內)。不久,商部落用重金美女將子天乙換回。后來,子天乙在名相伊尹的謀劃下,起兵伐桀,先后攻滅了桀的黨羽韋國(今河南省安陽滑縣境內)、顧國(今河南省范縣東南),擊敗了昆吾國(今河南省許昌東),直逼夏的重鎮(zhèn)鳴條(位于山西運城市東北安邑鎮(zhèn))。
桀帝五十二年(甲午,公元前1766年),得到消息的桀帶兵趕到鳴條。兩軍交戰(zhàn),夏軍將士本就不愿為桀賣命,借機紛紛逃散,桀帝只得倉皇逃入城內。商軍隨后緊追,桀帝不得不放棄他的首都斟鄩,帶著施妹喜逃回四百年前的故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當他們逃到大涉渡口(今山西省夏縣西黃河渡口)時,被隨后追來的商兵活捉。后來,他倆被放逐到南方淮河流域的巢湖(今安徽省中部)。當時的那里還是一片蠻荒之地,對于長期享受榮華富貴的人而言,平民生活都是一種苦刑,何況還是如此困苦不堪的囚犯生活。他倆何時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死去,史書再沒有記載。商王朝追稱姒履癸為‘桀帝’,意思是兇暴的君主。至此,長達440年的夏王朝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