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fēng)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使人有詐交之歡,不若無久處之厭。
攻人之惡毋太嚴(yán),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過高,當(dāng)原其可從。
藏巧于拙,用悔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念;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
多讀兩句書,少說一句話,讀得兩行書,說得幾句話。
留七分正經(jīng),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從極迷處識迷,則到處醒;將難放懷一放,則萬境寬。
大事難事,看擔(dān)當(dāng);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脫是養(yǎng)心第一法。
處事最當(dāng)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dāng)。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觸忤,斯能為人不能為之事功。
輕與必濫取,易信必易疑。
積丘山之善,尚未為君子;貪絲毫之利,便陷于小人。
智者不與命斗,不與法斗,不與理斗,不與勢斗。
才人經(jīng)世,能人取世,曉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達(dá)人玩世。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少,不知其他,知有爭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多,不知其他,知有哀而已。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人欲求道,須于功名上鬧一鬧方心死,此是真實語。
士人不當(dāng)以世事分讀書,當(dāng)以讀書通世事。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小害者,惟書。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眾;休夸我能勝人,勝如我者更多。
人心好勝,我以勝應(yīng)之必??;人情好謙,我以謙處反勝。
富貴家易學(xué)寬,聰明人易學(xué)厚。
名利場中,難容伶俐;生死路上,正要糊涂。
一失腳為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才智英敏者,宜以學(xué)問攝其躁;氣節(jié)激昂者,當(dāng)以德性融其偏。
宇宙內(nèi)事,要力擔(dān)當(dāng),又要善擺脫。不擔(dān)當(dāng),則無經(jīng)世之事業(yè),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余不盡之恩,可以維系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盡之智,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士君子盡心利濟(jì),使海內(nèi)少他不得,則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自古及今,山之勝多妙于天成,每壞于人造。
畫家之妙,皆在運筆之先,運思之際;一經(jīng)點染便減機神。
胸中之?dāng)[脫一戀字,便十分爽凈,十分自在;人生最苦處,只是此心;沾泥帶水,明是知得,不能割斷耳。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江山風(fēng)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獲佳文易,獲文友難;獲文友易,獲文姬難。
才以氣雄,品由心定。
一心可以交萬友,二心不可交一友。
莫行心上過不去事,莫存世上行不去心。
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
富貴之家,常有窮親戚往來,便是忠厚。
開口譏誚人,是輕薄第一件,不惟喪德,亦足喪身。
誠實以啟人之信我,樂易以使人之親我,虛己以聽人之教我,恭己以取人之敬我,奮發(fā)以破人之量我,洞徹以備人之疑我,盡心以報人之托我,堅持以杜人之鄙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