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簡稱“陜”或“秦”,省會古都西安。陜西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陜西省下轄10個設區(qū)市,含30個市轄區(qū)、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丹鳳縣來說,人口超30萬,隸屬于地級商洛市。丹鳳縣因縣城襟帶丹江、背依鳳冠山而得名。地勢西北較高,東南偏低,河谷相間,呈“掌”狀地貌,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區(qū)縣,還是陜西省會西安的“后花園”。
一
首先,丹鳳縣,陜西省商洛市下轄縣。在地理位置上,丹鳳縣位于陜西東南部、秦嶺東段南麓的商洛地區(qū),因縣城南臨丹江、北依鳳冠山而得名,被稱為“西安的后花園”。就丹鳳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qū)屬于楚國的疆域。公元前351年,秦國擊敗楚國,將今丹鳳縣一帶納入到秦國的疆域中。公元前340年,今丹鳳縣一帶為商鞅封地,名商邑。商鞅在秦國推行“商鞅變法”,促使秦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的強國,所以,秦國將今丹鳳縣一帶作為商鞅的封地。公元前337年,秦國在該地區(qū)設立商縣(治今古城村),轄今商州區(qū)及丹鳳、商南、山陽縣大部。
二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在位時,在該地區(qū)設立上雒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丹鳳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彼時,魏國將上雒縣改為上洛縣(在今商州市),時商縣轄區(qū)為今丹鳳、商南、山陽三縣大部。公元226年,西晉朝廷設立豐陽縣(今山陽縣)。北魏景明元年(500年)于該地區(qū)懂不設立南商縣(今商南縣)。公元584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后,改商縣為商洛縣,轄今地與商南縣地,治今古城村。公元619年,唐朝移商洛縣治于金陽村(今商鎮(zhèn))。公元1151年,更商洛縣為商洛鎮(zhèn),屬上洛縣。到了公元1264年,元朝朝廷廢上洛縣,今丹鳳縣一帶屬商州。
三
最后,公元1761年,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設州同駐龍駒寨(今陜西丹鳳縣龍駒寨鎮(zhèn)),屬陜西潼商道商州直隸州,1912年廢。1915年,設商縣縣佐,駐龍駒寨,1932年撤銷。1949年6月1日,建立丹鳳縣,縣治龍駒寨。鳳縣因縣城襟帶丹江、背依鳳冠山而得名。1958年12月,撤銷丹鳳縣,轄地分別并入商縣、商南、山陽縣。1961年10月1日,恢復丹鳳縣這一建制。2002年至今,丹鳳縣隸屬于商洛市,而且被稱為“西安的后花園”。截至2018年底,丹鳳縣總面積達243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31.5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