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芰荷一枝
書如香色倦猶愛,茶似苦言終有情。
——宋.鄭清之
茶,是文人墨客的良友知己,一冊書卷在手,茶香盈室;茶,亦是尋常百姓的日常所需,正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已然不可或缺。
幾片茶葉墜入茶杯,只需熱開水輕輕一泡,那一剎那,就連空氣,也似乎暈染了茶葉清香柔軟的味道。然而,當溫潤的茶葉遇上了多情的江南,又會氤氳出怎樣一番景致呢?
一、形美味甘、香濃馥郁的江南茶
江南自古便是魚米之鄉(xiāng)、人間天堂,也是眾多名茶的誕生地,如龍井茶、太湖碧螺春、烏龍茶、雨花茶……
江南靈秀的山、甘甜的水、氤氳的氣候、肥沃的土壤給了這些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讓這些茶從江南走向全國,聲名海外。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那是杭州的龍井茶,香馥若蘭,唇齒清香;“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那是洞庭湖的碧螺春,身染山川翠色,心藏日月精華……這些形美色艷、芬芳濃郁的江南茶,讓人怎能不起愛慕之心、向往之意?
二、飲茶也是一種生活藝術(shù)
飲茶不似喝酒,在酣暢淋漓中感受無拘無束的自由與豪爽,它是一種慢藝術(shù),而這種藝術(shù),也與江南人不急不緩、講究情調(diào)的特點十分契合。
周作人在《喝茶》中這樣寫到:“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在先生的眼中,喝茶不是簡單的飲下一杯茶,而儼然成為了一種精神享受。也許,身為普通人的我們,難以做到像周作人描繪的那般講究和精致,但若是把喝茶當做一種生活藝術(shù),也能從中感受不一樣的韻味吧。
三、江南茶館——喝茶的好去處
在上海話里,泡茶館不叫泡茶館,而叫孵茶館。雖說僅是一字之別,“孵”字卻多了一份閑散慵懶之態(tài),而這份閑散慵懶,屬于注重生活享受的江南人。孵茶館是江南的一種習俗,帶有原汁原味的吳地傳統(tǒng)。
茶館多臨水而建,木柱子豎在河中,閣樓建在水上。講究美學的江南人,賦予了茶館古樸小巧的風格。透過雕花的格子窗,你可見水榭樓臺、黑瓦紅墻,也可見河面碧波輕漾、水流緩緩,這番景色,越發(fā)增添了喝茶的逸致。很多來喝茶的老茶客,在天色未亮便來到茶館喝茶,直到下午三四點才離去。在茶水中浸泡著,日子倒也過得飛快。
此外,除卻小茶館,一些較大的茶館還設有書場,備以小吃、面點,讓南來北往的商賈也得到休憩與舒適,還越發(fā)促進了茶館的生意興隆。
江南茶,半盞風雅,半盞閑情。若你來到江南,不妨對著這青山秀水,飲一口江南茶,感受被山水侵泡的溫潤,過一回“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