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寶媽抱怨道:
“孩子現(xiàn)在是越來越磨蹭了,每逢我想讓他做什么事情的時候,總是拖拖拉拉,半天沒反應。我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的不知道怎么辦?”
很多家長都因為孩子做事磨蹭而煩惱不已。
其實,只要詳細分析原因,對癥下藥,亦能迎刃而解。
所以,家長不妨試試以下這三招,專治孩子做事磨蹭。
1
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通常是因為孩子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
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情盡快做完之后會有什么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點做事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想要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壞毛病,家長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那么如何培養(yǎng)呢?
建議:
第一、讓孩子認識時間
家長可以跟孩子說一說代表時間的詞匯,年、月、日、星期、小時、分鐘、秒。
比如,通過利用時鐘,讓孩子感知一分鐘、一個小時到底有多長。
同樣地告訴孩子,每個時間點的意思,并樹立好幾點該做些什么,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
第二、制定時間任務表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時間任務表,計劃好的事情要按時完成。
比如,做作業(yè)的時候,制定好做作業(yè)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不了要接受必要的懲罰。
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
第三、讓孩子自由支配時間
給孩子留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培養(yǎng)孩子自己管理時間、安排時間的能力。
比如,學習的時候要花多少個小時,外出玩耍的時候可以花幾個小時。
讓孩子意識到時間是一種資源,并且是珍貴的,不可以浪費掉。
第四、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孩子。
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作用,做事千萬不要拖拉。
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須要經(jīng)過長期的引導。
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耐心,從現(xiàn)在開始,引導孩子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2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家長包辦代替,也會讓孩子養(yǎng)成做事磨蹭的壞毛病。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每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后,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媽媽?!?/p>
父母幫忙承擔了本該孩子自己承擔的責任,貌似是幫助,實際上卻是剝奪了孩子建立自我效能感的機會。
所以,家長要想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壞毛病,就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么,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建議:
第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要從孩子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做事情的先后順序,由易到難。
比如說,讓孩子自己刷牙洗臉、穿衣服等。
這些看上去雖然是很小的事情,但實際上卻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鍛煉機會。
第二、多加鼓勵孩子
對于孩子做的事情要多加鼓勵,建立孩子對自己做事情的信心。
有的時候,可以用驚喜地語氣說一句:“寶貝,你真棒,自己把衣服穿好了!”
而且,當孩子做錯的時候,更不要打擊孩子。
第三、適當?shù)貛椭?/p>
孩子還小,在做事情的時候難免會碰到一些困難。
當發(fā)現(xiàn)孩子無法獨自完成時,一定要主動幫助孩子,千萬不要讓孩子感到無助。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重新充滿動力做下去。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p>
這不僅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
3
父母要做到不催促
孩子做事磨蹭,其實是在抗議。
因為父母過多的催促,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催促和抱怨的氛圍之下,孩子會產(chǎn)生一種“不用想,想了也白想”的依賴心。
小時候我們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本來我們已經(jīng)計劃好要做一件事情時,父母一催促,我們反而不想做了。
即使做了,也會不情不愿,漫不經(jīng)心,以此表示抗議,疏解自己內(nèi)心的郁悶感。
父母不斷地催促,只會讓孩子消極怠工。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妨多給孩子一些信任,不要操之過急。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了解:
第一、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上,孩子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應該尊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去要求他們。
第二、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用愛去引導孩子,從內(nèi)心尊重孩子,并給孩子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在學習中成長。
第三、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不要以自己的主觀意識作為評判,避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第四、孩子需要在人生早期擁有更多體驗,獲得“要事先行”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同時父母要做到及時的強化和鼓勵。
最后,也要讓孩子從后果中學習。
在不影響孩子健康以及重大事情的情況下,不妨讓孩子自己為自己拖拉的后果埋單一次。
讓孩子承擔責任,效果肯定要比父母每天催促要好得多,孩子也會從錯誤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曾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我的孩子,我愿和你一起,慢下來,一起聆聽這大自然的鳥語花香,看山川河流,數(shù)繁星點點。
雖然你現(xiàn)在是一只毛毛蟲,但我知道爬行不是你永遠的姿態(tài)。
我愿意等,等你慢慢破繭成蝶。
不催促的家長,才能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
其實,要想孩子能在短期內(nèi)就改掉做事磨蹭的壞習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因怕麻煩而放棄,一定要耐心地引導孩子。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慢慢改正,做事更加積極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