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在后臺留言,希望介紹一下福建人都遷到哪里了。
這的確是個問題,南宋時期福建就已人口稠密;到了明朝初年,人口384萬,占全國1/13;而目前,福建人口3900萬,約占全國總?cè)丝诘?/24。明朝以來,福建人口增長哪去了?這里肯定有黑洞!不過,這個黑洞主要是人口外遷,可他們到底去了哪兒?
好吧,經(jīng)過一周的研究,我今天來818這個問題。為了講清楚,我們將從外遷時間、處遷目的地、處遷原因三個維度考察,以時間為主軸,目的地和原因為輔助,一口氣說清問題。
01
傳說中的遷徙南太平洋群島
2011年11月19日凌晨,福州馬尾港迎來6名南島語族的勇士,他們駕著獨木舟,從南太平洋深處的波利尼西亞出發(fā),反向沿著先祖從中國東南沿海遷徙至太平洋諸島嶼的路線,漂洋近4個月,航程1.6萬海里,途經(jīng)8個國家,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 “尋根”成功。
他們真的是福建人的后裔嗎?根據(jù)國際考古學(xué)、語言學(xué)、人類學(xué)、遺傳學(xué)等研究考證,南島語族最早的發(fā)源地,在以福建沿海為中心的中國東南沿海區(qū)域,這其中主要包括了平潭縣殼丘頭遺址、閩侯縣曇石山遺址以及東山島太陽紋巖畫遺跡、晉江庵山遺址等。
這次外遷的時間大約是4000至5000多年前。至于為什么外遷,真的無從考證啊,如果一定要找一個理由,你就認(rèn)定是他們?nèi)涡园伞?/p>
神似閩南漁民的南島語族勇士
2
悲催的閩越人外遷
劉邦當(dāng)皇帝后,封無諸為閩越王,建立閩越國,建都福州,也有人說是建州。到了漢武帝時期,他看閩越國不順眼了,就派大軍把閩越國滅掉,這還不夠,又下令閩越國人全部搬去江淮。這是公元前110年的事情,這次外遷是被迫的!從此福建除了偏遠(yuǎn)地方的山民,到處空落落的。
這些閩越族了最后到了哪里?無從考證,但比較確定的是,廣西肯定有一支,直到目前許多方言發(fā)音還是一樣的。甚至在更南邊占城和交趾(越南),也有閩越人的影子。
此外,廣東、江蘇、安徽一帶的顧、鄒、張、翁、連等姓氏極有可能就是閩越族的后裔。反正,閩越族人是以蛇為圖騰的,按這個你就可以找到一大批。
可以這么說吧,這一次被迫外遷后,真正的福建人消失了,后來所謂的福建人,都是假的福建人,要么從中原遷入的后代,要么中原遷入者與當(dāng)?shù)亻}越族遺民嘿咻的后代。
無諸
3
唐朝開始的漂洋過海
唐朝的時候,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福建”二字,人口也逐漸增多。這個時候開始,福建漸成中國海上貿(mào)易的南北交匯點,往北的渤海、契丹、朝鮮、日本,往南的東南亞、印度、波斯、安息……都有福建人的影子。
出去做生意久了,難免在生意地再娶妻子,再生孩子,這樣,人跟著生意跑,就有福建人外遷這些國家了。算起來,這是福建第一批有文字記載的漂洋過海的人。
唐朝時也有因為戰(zhàn)爭逃難遷出去的,主要是黃巢起義來過福建時,在當(dāng)?shù)匾舱髡倭瞬簧俦?,起義失敗,這些人不敢回老家,就就從廣東出海避難了。阿拉伯人馬素提在著作《黃金牧地》里就說,他在943年經(jīng)過蘇門答臘時,看到很多人種地的中國人,一打聽,他們是黃巢起義失敗后來的。
古渤海國遺址
到了五代期間,閩商的活動范圍就更大了,渤海國、契丹國,閩商都很活躍,很受當(dāng)?shù)厝说臍g迎,因為他們帶來了先進(jìn)的生產(chǎn)工具和奢侈品。這些人,也有部分留在了當(dāng)?shù)亍?/p>
當(dāng)時長樂有一個牛人叫王彥英,他 跟著王潮、王審知兄弟統(tǒng)一了福建,被安排駐兵在長樂。過了一段,王潮猜忌王彥英擁兵自重,就想找他麻煩。王彥英得知后帶領(lǐng)全家投奔新羅王,當(dāng)了宰相。這事情記錄在《宋史 王彬傳》里,這個王彬就是王彥英的孫子。
4
宋朝向兩廣、海南、浙江遷徙
宋代福建逐漸成了國內(nèi)人口最密集的區(qū)域,地少人多,為了討生活,福建人就開始不斷向外移民了。最主要的就是向隔壁的兩廣和海南、浙江遷徙。比如廣州的欽州,“欽民有五種,……四曰射耕人,本福建人,射地而耕也,子孫盡閩音”。在廉州(今合浦縣),俗有四民,其二曰東人,雜處鄉(xiāng)村,解閩語,業(yè)耕種。
還有許多人跑到了海南,至今,海南有許多人都說自己是福建福清、莆田一帶來的。
福建對廣東的移民從北宋中期開始,到南宋達(dá)到高潮。
福建漳州趙家堡
福建人遷徙浙江溫州從唐代就開始了,到了五代王審知子孫們鬧騰時,就有更多人搬到了相對平靜的溫州定居。到了宋朝,閩民遷溫比上代更多。尤其南宋乾道二年浙南沿海遭特大海溢,“浮尸蔽川,存者十一”,溫州郡守傳檄要求福建移民補(bǔ)籍,此后幾年大批閩民陸續(xù)遷溫?,F(xiàn)有史志、譜牒,墓志等記載為證。
這個時期遷徙的原因,就是討生活這么簡單了。
當(dāng)然,這個時候,還有跟著生意走到海外的福建人。
高麗是福建商人最喜歡的去的地方。據(jù)統(tǒng)計,從1012年到1278年的266年間,宋朝去高麗的商人有5000多人,大部分是泉州和福州人。蘇東坡說過“福建狡商專擅交通高麗”。高麗人看這些漂洋過海來的福建人都是高端人才啊,就用高官厚祿美色誘惑,不少人就舍不得走了。
高麗
宋初1009年的時候,“安南大亂,久無酋長”,后來大家就推舉福建人晉江人李公蘊當(dāng)了頭,開創(chuàng)了李家王朝。到了南宋,李家王朝滅亡了,接班的陳家王朝的陳日照,也是福建人,是長樂的??梢姼=ㄈ嗽谀沁叺膭萘Α?/p>
宋朝時,福建在海外四十多個國家有了貿(mào)易點,足跡進(jìn)一步遍及東亞、東南亞和西南亞、東非。
5
元朝避難遷徙廣東、海南、江西
現(xiàn)在,廣東講閩南話和客家話的人占了三分之一以上,這些人,多是元初戰(zhàn)爭中從福建跑過去的。因為當(dāng)時福建成了戰(zhàn)亂之地,大家只好外逃避難。廣東和江西是最方便的兩個去處,汀州路和漳州路就近跑去了廣東,邵武路則跑到了江西。
海南的瓊州是閩語區(qū),從宋開始,歷經(jīng)元、明、清,福建移民持續(xù)到來,成為海南島漢人的重要組成。宋元時起,這些地方平時說的就都是福建話。根據(jù)抗日戰(zhàn)爭期間,日本人的統(tǒng)計,福建來的移民有150多萬,占了全海南島人口的63.9%。
元代,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與福建有貿(mào)易往來的國家達(dá)到了90多個,那個時候交通工具落后,海洋貿(mào)易遙遠(yuǎn),生意人一旦離家,就是好長的一段時間,長夜難過,不少人就在當(dāng)?shù)赜秩⒘死掀派撕⒆恿恕?/p>
6
明清時期福建人下南洋
明代福建人外遷主要還指是向周邊的鄰居,在廣東,江西、浙江等地都有大量福建人遷入。
明朝的時候,還有搬遷到北京的。比如,永樂帝定都北京后,為鞏固統(tǒng)治,強(qiáng)迫東南地區(qū)的豪族舉家搬到北京去住。福建當(dāng)時就搬去了2000多人,這些都是土豪啊。
還有就是政府征兵,尤其明朝初期,經(jīng)常北伐蒙古,動不動就是幾十萬軍隊殺過去,對戰(zhàn)士需求量太大。有記載在1372年,元朝的降將賴正孫一次就在福州招集了5000人的戰(zhàn)士去了京師。這些戰(zhàn)死在戰(zhàn)場一部分,其他呢,就定居在北方了。
盡管兩代都實行海禁,但這仍然止不住福建人外遷的勢頭,從1368年到1840年,福建人向海外移民的故事進(jìn)入了高潮。舉個例子,辜鴻銘的祖輩就是這個時候從泉州同安遷到東南亞的。
明朝中期開始,就陸續(xù)有福建人跑到臺灣開墾荒地,到了明末,荷蘭人占領(lǐng)了臺灣,為了發(fā)展經(jīng)濟(jì),就大量吸引中國人去墾荒。
有一年福建大旱,鄭芝龍就出錢招饑民數(shù)萬人,運到了臺灣,開墾荒土為田,并向鄭氏交租。后來,鄭成功把荷蘭人從臺灣趕跑,又開始了一輪福建人向臺灣移民的時代。就鄭成功打臺灣的部下就三萬多人到了臺灣,這里大部分都是福建人。
清朝統(tǒng)一臺灣后,福建去臺灣的更多了,有偷渡有官招,一直到清末,臺灣已經(jīng)統(tǒng)計有300萬人了。1926年日本人在臺灣做了人口普查,臺灣漢族中,83.1%來自福建,其中泉州籍44.8%,漳州籍35.1%,汀州、龍巖、福州等其他福建籍占3.2%。
鄭成功收復(fù)臺灣
香港最早的居民也是福建人居多。比如南宋被元滅了后,有部分不愿投降的軍民就躲到了香港,這里就有福建人。明末清初,鄭成功在香港派駐過部隊,這批“駐港部隊”里很多都是福建閩南人,他們和后來又陸續(xù)跑來的明朝遺民一起,有的就在九龍、荃灣定居下來了。然后就是鴉片戰(zhàn)爭,香港開埠,民國內(nèi)亂,抗日戰(zhàn)爭,……作為避難的一個就近選項,福建人在香港始終占了一席之地,其中最多的應(yīng)該是晉江人和福州人。
琉球也去了不少福建人。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使用中國年號。這種關(guān)系延續(xù)了整整五個世紀(jì)。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賜閩人三十六姓”入琉。琉球王國也曾主動請求賜人,如1606年,尚寧王受冊封時,便請賜明人歸化。如從中國去的蔡氏為蔡襄的后人,林氏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
明朝開始,還有向日本的移民的。當(dāng)時日本金礦、銀礦的開采特別活躍,成為東亞最大的黃金產(chǎn)地。所以,福建人聞利起早,就和日本人做生意了。特別到明朝后期,海禁沒那么嚴(yán)了,福建人與日本做生意就更盛行了。
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日本的薩摩邦主,甚至與泉州商人許麗焚香結(jié)盟。漳州府志上說,私造大船,越販日本者矣……日益月盛,有暗接婚姻,有私受夷職。福建巡撫南居益說,聞閩越三吳之人住于倭島者,不知幾千百家,與倭婚媾,長子孫,民曰唐市。鄭成功的爸爸鄭芝龍在當(dāng)海盜前,就是在日本常住的,在也是常住日本的廈門商人李旦手下做事,他泉州籍的老婆翁立皇后來入了日本籍,改日姓為田川。
還有去越南,福建和越南有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明朝滅亡后,明遺民陸續(xù)南下海外。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有一支3000人的船隊到越南避難,后來就定居在南圻。當(dāng)?shù)氐母=ㄈ瞬簧?,如越南中部的會安、但在越南的福建人不如廣東人多。福建在越的華僑中,最出名的是鄭懷德,他祖籍長樂的,在越南阮朝做到了尚書。
古越南官員
不僅是越南,在東南亞近一千年的歷史上,到處都有福建人的身影,他們在東南亞成為商人、官員、酋長、國王,對當(dāng)?shù)氐臍v史都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明朝到民國這段歷史時期,國內(nèi)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福建、廣東一帶在當(dāng)時慌亂窮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極度難以維持,為了謀生計,維持家庭生活,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躲避戰(zhàn)亂,閩粵地區(qū)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到南洋謀生。這就是所謂的“下南洋”。
福建人下南洋,含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等地,有去做生意的商人水手,有去謀生的平民,有被拐被抓去的勞力。
下南洋……
7
西方人掠奪福建人口
西方國家在福建掠奪人口,早在16、17世紀(jì)就開始了。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lǐng)馬六甲,隨后就在福建、浙江、廣東沿?!罢姓T亡命,略買子女”。后來,西班牙人、荷蘭人也來了,經(jīng)常派船到福建沿海招誘民工,為他們在東南亞的補(bǔ)充勞動力。有時候招誘不成,還用搶的。1622年,荷蘭人再次入侵澎湖,第二年就派船到廈門一帶搶人,并把抓到的人“兩個兩個綁在一起”,送到澎湖強(qiáng)制勞動。后來還送到巴達(dá)維亞,就是今天印尼的雅加達(dá)販賣。
19世紀(jì)后,搶人的事更加猖獗。特別鴉片戰(zhàn)爭五口通商后,福建沿海很多普通人日子也不好過,歐洲殖民者就乘機(jī)用出洋好賺錢等謊話拐騙、掠奪人口出洋,也就是賣“豬仔”。19世紀(jì)40年代到50年代,福建成為被拐賣人口最嚴(yán)重的地區(qū),其中廈門是最主要的輸出港。有統(tǒng)計,從1845年到1853年,從廈門運出口的華工人數(shù)有12261人,這里還不包括被賣到東南亞一帶的。這些人的去處有法屬的印度洋波旁島、古巴的哈瓦那、澳洲的悉尼、太平洋的夏威夷、美國加利福利亞、西印度群島的地麥拉拉等……,其中去古巴和悉尼的最多。
同樣的,福州在1844年開港后,搶人的歐洲人也來了,賣“豬仔”行為一直持續(xù)到了20世紀(jì)初。
被人口販子出售的大量兒童
8
新中國成立后,海外成了主要目的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福建人移民的事情仍在繼續(xù)。
移民潮中,謀生的、逃難的、尋親的、謀財?shù)亩加小8=ㄈ俗谧逵^念超強(qiáng),一個人在哪里扎根,就會從老家呼啦呼來跟來一幫人,他們吃苦耐勞、拉幫結(jié)派,智商和情商都超一流,很快就扎根下來了。
20世紀(jì)80年代之后,中國改革開放后的出國潮,中國人以雷霆之勢,無所不用其極,在全球上演移民大片。而福建人在其中的又是招搖的頭牌。那些年,轟動世界媒體的多起“偷渡”事件,都與“福建人”有緣。
都說福清人去日本,長樂人在美國,這一點也不夸張。馬尾有一個鎮(zhèn)叫亭江,你去那看看,有多少人在美國啊。
亭江有一個著名的鄭翠萍,又稱萍姐,她是一名華裔美籍商人,并參與組織非法移民進(jìn)入美國的活動,有偷渡皇后、蛇頭之母之稱。1949年她出生于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qū)亭江鎮(zhèn)一個鄉(xiāng)村,1981年從香港偷渡到美國紐約,后參與組織非法移民進(jìn)入美國的活動,經(jīng)營著一個國際人口走私網(wǎng)絡(luò),是當(dāng)代最有勢力“最成功”的蛇頭。
1993年6月6日,在意外擱淺于美國紐約港外的“金色冒險號”貨輪上躲藏了286名試圖無證進(jìn)入美國的福建人,其中有10人在試圖泅水進(jìn)入美國時不幸溺水身亡。1999年夏,短短兩個多月內(nèi),在加拿大卑詩省海岸外,先后發(fā)現(xiàn)4艘船共運載599名試圖無證進(jìn)入加拿大的中國人,他們幾乎都來自福建。2004年2月5日,在英國莫克姆海灣又有21名拾貝者不幸遇難,其中至少17人來自福建……數(shù)不勝數(shù)。
據(jù)統(tǒng)計,福建省現(xiàn)有閩籍華僑華人1580萬人,分布在世界188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祖籍泉州、福州的最多。
在加拿大、美國,許多華人聚居的地方,通用語言是福州話。
福州的海外華僑、華人多達(dá)300余萬人,分布于五大洲的102個國家和地區(qū)。香港、澳門有福州鄉(xiāng)親近30萬。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幾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跡。
泉州籍華僑華人總數(shù)達(dá)750.93萬人,分布在130多個國家、地區(qū),90%分布在東南亞。在臺灣,有44.8%的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泉州。
解放后,也有大量福建人向國內(nèi)其他省份遷徙的。比如著名的莆田人,通過建醫(yī)院、做黃金、木材生意等方式,南安人通過做水暖生意,閩南、閩北、閩東大量人口通過做茶葉生意,融入了全國各省、市,成為了最新一代的移民。
反正,神州大地上,有空氣的地方都有福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