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西方醫(yī)學將其分為兩個類型,典型的癥狀是“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消瘦。 根據(jù)我的臨床觀察,Ⅰ型糖尿病確實是這樣的,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而Ⅱ型糖尿病并非如此,病人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癥狀,反而是“三高一多”,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肥胖脂肪多。
我有一個祖?zhèn)髅胤?,主要用于治療Ⅱ型糖尿病,經過很多人的實驗,效果非常好,基本上都可以停止吃西藥,停止打胰島素,很多人停藥后血糖也不會再上升,而且都反應吃了之后身體特別舒服,還能順帶降血壓、降血脂。今天鄭佑民中醫(yī)師把這個秘方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鄭重聲明:這里所公開的方藥,都是鄭佑民中醫(yī)師臨床經驗的結晶,都是科學嚴謹,臨床行之有效的方子。并非網絡非專業(yè)人士流傳的偏方、土方!一般只要診斷清楚,根據(jù)病情選擇相應的方子,都會有很好的療效,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健脾養(yǎng)陰降糖方:
組方:白術30克 茯苓30克 淮山30克 北芪30克 澤瀉8克 熟地10克 花粉20克 葛根20克 邊條參10克 五味10克 杞子10克 復盆子10克 知母10克 芡實20克
功效:健脾助運 益氣養(yǎng)陰 通絡疏津
主治:Ⅱ型糖尿病“三高一多”,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肥胖脂肪多
用法:每日一劑 水煎2次 早中晚分3次服用
方藥釋義:糖尿病在中醫(yī)學中屬“消渴病”范疇。臨床上分為上、中、下三消,上消為肺熱津傷,病見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shù);中消為胃熱熾盛,癥見多食易饑,形體消瘦,大便干結,苔黃,脈滑實有力;下消為腎陰虧損,癥見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口干唇燥,舌紅脈數(shù)。依據(jù)主要臨床癥狀可選擇如上消: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中消:清胃瀉火,益氣育陰;下消:陰虛者,滋陰固腎;陰陽俱虛者:溫陽益腎等諸多治法。這個分型方法對Ⅰ型糖尿病的治療有指導意義。而Ⅱ型糖尿病以陰虛論治不但沒有治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根據(jù)我的臨床觀察和治療體會,Ⅱ型糖尿病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派痰濕之象,是為脾失健運而引起的水谷津液輸布與利用過程中的發(fā)生的紊亂及不平衡姿態(tài),并非陰虛的,五心煩熱、兩顴潮紅、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癥狀。本方重在健脾助運、疏通經絡、益氣養(yǎng)陰、輸津達脾、為胃行其津液、灑陳五臟六腑,充養(yǎng)四肢百骸。我以脾胃論治Ⅱ型糖尿病,臨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病案舉例:陳某,男,45歲,于2008年12月12日來我處治療。患者既往糖尿病史6年。近1個月來乏力困倦,服用降糖藥治療未見明顯療效。初診:到我科門診查餐后2小時血糖:25.9mmol/L。癥見乏力困倦,大便粘膩,唾液多。察其舌苔厚膩,脈平緩。診斷:脾腎兩虛證(2型糖尿病),給予上方治療,7劑。復診:患者訴藥后下肢乏力好轉,睡眠可。舌苔薄膩,脈緩。測空腹血糖:13.6mmol/L。前方有效,效不更方,繼續(xù)服用前方15劑。三診:患者訴藥后乏力好轉,仍困倦,有饑餓感。二便調,睡眠可。測空腹血糖:9.4mmol/L。前方有效,繼照原方再連投60余劑,在二個月中連續(xù)三次復查血糖均為正常范圍。
為了振興中醫(yī),弘揚國粹,本人決定貢獻出家傳秘方和師傳良方以及本人的臨床經驗方。這些都是本人一直珍藏多年秘而不宣的珍寶,如今皈依佛門,蒙佛祖護佑,感念恩德,為種福積德,今公之于眾,望能造福廣大備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讓大家小病、慢性病不用進醫(yī)院。大家按方配藥即可,療效都非常的好,望見者珍惜,廣為流傳,普救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