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我們中國人也變得越來越富有。我們所賺到的錢在滿足正常開支以外大部分會存到銀行,但是我們存到銀行的錢不僅沒有給我們帶來保障或升值,相反帶來了貶值,前段時間媒體報道一個老人去銀行兌換44年前面值1250元的存折,經過了很多波折以后取出了2500元錢,網友調侃說:40年前的一間房變成了現在的一張床。所以面對存款貶值的情況更多的人選擇是去投資,我們每個家庭都有投資的需求而且也做過投資的事情,比如買房、買股票、買保險甚至買比特幣。所以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投資已經變成了剛性需求。
藝術品天生就是一種投資品,這由它的本質所決定。它除了擁有文化屬性以外,還具有經濟屬性、金融屬性,而藝術品投資既有財富投資的收益,又有精神審美的享受,還是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無疑是一項受歡迎的選擇。
藝術品的好處還有很多,它可以彰顯身份修養(yǎng)、它也將見證流金歲月、它可以全球通兌、是奢華的禮尚往來,并幫助我們在長期獲取豐厚回報的同時,成就一生的財富,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全社會都認可藝術品所具有的高價值屬性,不用宣傳,更不用教育市場。
有些人認為藝術品是富人的游戲,其實它也適合任何階層的人。因為藝術家從剛進入市場到成名,作品的價格是由低到高的,在價格和價值升高的過程中,不同階層的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時期介入。所以我們發(fā)現藝術品能讓普通人變成富人,就像如果我們在30年前收藏一幅李可染的萬山紅遍,我們不需要為它做任何事情,也會讓我們變成超級富豪。
我們試想,如果我們的祖輩能在幾十年前,花幾十塊錢買一張像齊白石或者李可染的畫,我們這一生就不用奮斗了。那么,我們要是能拿出一個月的工資收藏一幅藝術品留給我們的子孫,可能我們這一個月的工資就能讓子孫少奮斗三十年。
圖片來源:北京錦昌畫館陳真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