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張少華)
張少華,北京人,生于1937年。年輕時曾和趙麗蓉同臺搭戲,是位著名的評劇演員。退休后時來運轉(zhuǎn),倒成了“老來紅”,頻頻被邀請拍戲。
我們經(jīng)常看到她不是在這個劇中演母親,就是在那個劇中演老太太。她的出鏡率,是老年女性演員中極高的。而她也樹立了很多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比如“丑娘”,那個用自己的容忍和善良感化身邊人的偉大母親。
張少華說:“我這般歲數(shù),還能演電視劇,飾演這么多角色,說明我的身體狀況還是不錯的,至少在同齡人中是很挑出的!”那她有什么保健秘訣呢?
別看戲里面張少華的日子比較苦,戲外的張少華可是幸福得不得了,有戲了拍戲,沒戲拍了就在家里洗洗衣服,做做飯,陪陪孫女,享受著天倫之樂。她有著自己的快樂哲學。
張少華的家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棟極其普通的居民樓中,家里雖小,但很是溫馨。
張少華笑稱自己平時在家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為老伴和孫女親手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而她最為拿手的便是最為簡單的家常菜——火爆圓白菜。
這看似簡單平凡的生活中其實蘊藏著無限的幸福。
雖然年紀有些大,但張少華仍然保持著每年三到四部電視劇的工作量,如此大的工作量對于張少華來說卻是最大的快樂。
在談及自己的晚年生活時,張少華逗趣地說自己過著“今天吃飽了不想明天的事兒”的生活,她更稱北京人的“懶”其實是一種素質(zhì),一種境界。
這種沒有欲望,隨遇而安的性格讓她保持著一顆年輕快樂的心。
(圖為張少華)
張少華在養(yǎng)生上也很有一套,歸納起來是“九個字”:心態(tài)好、常鍛煉、善飲食,
“四忘”:忘年,忘形、忘勞、忘情。
張少華說,人老是自然規(guī)律,誰都無法抗拒。身體會老,但精神不能老,心態(tài)要年輕。
忘記自己的年齡,忘記自己的病痛,忘記自己的勞累,忘記過去的是是非非,做到精神徹底放松,無憂無慮地生話,這樣才能延年益壽。
如果心態(tài)不好,吃山珍海味也是白搭,病魔還是得纏著你,病從氣上生嘛!而且讓煩惱、憂愁常駐心間,那是要憋死人的。
張少華13歲考入中國評劇院,練了6年的基本功,唱、念、做、打樣樣來。
張少華說自己每天都要壓壓腿,彎彎腰,活動身體。她還把干家務活兒當成鍛煉身體的手段,如擦地、擦家具、洗衣服、和面、炒菜、包餃子等。
張少華說:“吃飯并不是吃得越高檔越好,我更喜歡吃蔬菜、水果。”
她把蔬菜水果視作“健康的保護神”,因為蔬果不僅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還可以幫助我們清理腸道,排出體內(nèi)毒素。
張少華主張按時吃飯,細嚼慢咽,一口飯菜嚼20次,這樣有利于營養(yǎng)較好地被人體消化吸收。
另外她還要求菜肴盡可能做得清淡些,每餐七八分飽。
平時注意多喝水。張少華說:“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生理運行的重要工具,新陳代謝重要參與物。及時補水十分重要,不可忽視?!?/span>
(圖為張少華)
張少華說,健康是人生的基石,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此話一點不錯。先天有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后天,要靠自己去打理把握,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話說——實行健康生活方式。只有摒棄不良生活習慣,按科學規(guī)律辦事,人才能延年益壽。
希望大家能記住張少華的快樂哲學和養(yǎng)生之道,從這一刻起,關(guān)注自己的健康,做自己的健康守護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