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越長,虧損越厲害,問題往往出在這里
文/金立成
(注:本文2100字左右,閱讀大概需要4分鐘,這是“立成說投資”第352篇原創(chuàng)文章)
在金融證券投資領域,國內(nèi)有一句諺語:一賺二平七虧損。這句話是說,整體來看,大概會有70%的投資者會出現(xiàn)虧損,只有10%的投資者會盈利。其實,這句話在一年內(nèi)的時間里或許是正確的,但是拉長時間周期后,這句話大概率就是錯誤的,是彌天大謊,因為時間越長,投資出現(xiàn)虧損的比例就越高,以10年為一個周期來看,真正賺到錢的投資者起碼是千里挑一、賺到大錢的投資者恐怕是萬里挑一。
根據(jù)2019年上交所統(tǒng)計年鑒的數(shù)據(jù)來看,在過去三年,投資金額在10萬元以內(nèi)的小散戶,人均虧損2450元;投資金額在10-50萬的普通投資者,人均虧損6601元;投資金額在300-1000萬的高收入投資者,人均虧損164500元。以上的數(shù)據(jù)來自權威的統(tǒng)計機構,這樣的結果是否讓不少自高自大的投資者大跌眼鏡了呢?其實,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咨詢一下身邊證券公司的老總級別的工作人員,問問他們營業(yè)部的投資者能夠做到長期盈利的比例是多少就明白了。
為什么長期下來,大多數(shù)投資者都會賠錢呢?這背后到底有啥問題?一個讓絕大多數(shù)人都賠錢的地方,為什么這些人還前仆后繼涌入這個市場呢?這些問題值得深究和思考,因為搞懂了賠錢的根源在哪里,朝著相反的方向做,至少可以做到不賠錢,甚至還會盈利,這就戰(zhàn)勝了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學習與觀察,從宏觀上來看,大多數(shù)投資者做投資賠錢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頻繁交易,無法延遲滿足感,更無法理解“長期主義”的價值
很多人一來到資本市場,就無法改變內(nèi)心的亢奮,巴不得每天都要從市場中拿點錢出來,實際上,短期來看,資本市場和賭場都是存在共性的。無論是漲,還是跌,這些頻繁虧損的投資者都無法保持耐心的淡定,他們把命運交給了市場,頻繁交易,給券商和國家以及上市公司的高管和大股東貢獻了優(yōu)質的現(xiàn)金流。
頻繁交易的背后,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這些人是想要及時拿到回報或結果的。他們想要獲得當下及時的滿足感,想要馬上看到結果,而及時滿足感是會讓人上癮的,這與賭場是非常類似的。長期混跡于賭場的賭徒,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輸?shù)脙A家蕩產(chǎn)。資本市場的賭場性質滿足了人性當中及時獲得滿足感的特點,同時也放大的這項弱點,讓更多的人沉湎其中,無法自拔。
與獲得及時滿足感的相反的是,要延遲滿足感。“兒童時期”著名的棉花糖心理實驗早就證明了那些能夠延遲滿足感的兒童長大后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人生也更幸福。延遲滿足感是違背人性弱點的,成功是需要時間和耐心去醞釀的。國內(nèi)著名價值投資者張磊先生的“長期主義”價值觀與巴菲特說的“沒有人愿意慢慢變富”,其本質上講的是同一個意思。
此外,要想能做到延遲滿足感,還必須要在投資本金上去把關,一定要用合格的投資本金去參與市場交易。
(2)熱衷于追蹤熱點,喜歡在一片牛市行情中去追漲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曾說“牛市是普通投資者虧損的原因”。這句話對于那些剛剛入市的投資者來說是很難理解的。誰不喜歡牛市,牛市讓人亢奮,每天賺錢的日子非常美好,可惜的是,牛市從來都是好景不長,在牛市高位接盤的投資者,最后往往會割肉在地板上,經(jīng)歷完整的由牛市走向熊市的半個周期。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當一個行業(yè)或一個版塊或某一片市場在走向牛市時,這個時候投資者一定要冷靜,在高位追漲買入往往是錯誤的投資決策,這時候持有不動或套現(xiàn)往往都是正確的,但是投資者一旦被市場催眠,就無法做出理性的決策,他們舍不得賣,巴不得賺取最后一個銅板。實際上,人人一致的時候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候,在市場頂部成交量急劇放大,并且出現(xiàn)下跌,這時候往往都是市場見頂?shù)臉酥尽?/span>
做投資一定要敢于坐冷板凳,敢于不去人多的地方,敢于靠近市場“非共識”領域,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把握好行業(yè)和企業(yè)發(fā)展的周期,假以時日,自然就能賺到超額利潤??上В蠖鄶?shù)投資者往往做的都是相反的決策,這里包括眾多基金投資者。
(3)玩高買低賣的游戲,沒有健全的投資心理,克服不了短視虧損厭惡或盈利滿足的弱點
投資虧損另外一個本質特征就是投資者經(jīng)常在做“割肉”的游戲,也就是在頻繁“高買低賣”。在金融市場,這件事常有發(fā)生,這是因為有不少投資者熱衷于頻繁交易,把“割肉”這件事當成了行為習慣。高買低賣,長期下去,只會擴大虧損的額度,讓本金越來越少。
大多數(shù)投資者都是無法忍受賬面浮虧的,若浮虧到了一定程度,很多人就會覺得翻身無望,去追逐市場熱點,熱點褪去后,反復割肉,虧損累累。除了賬面浮虧之外,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都無法忍受“盈利的得而復失”,也就是說,某項投資曾經(jīng)賺過大錢,目前價格要跌破成本價了,這個時候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都會選擇賣出,但賣出后,股價開始大漲,這時候又開始悔不當初。
還有一些投資者,當賬面出現(xiàn)浮動盈利的時候,他們也受不了,因為他們非常擔心盈利縮水,于是乎,他們經(jīng)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小賺就跑”,被套就拿著,深套后就開始絕望,于是在市場底部割肉賣出。
無論是浮虧,還是浮盈,抑或是盈利的得而復失,這些都是市場波動的正常反應,如果投資者沒有健康的投資心理,這是很難做到長期盈利的,虧損將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