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到底干什么用?
傅雪峰201214972014-07-10 05:00
中國人買車的熱情來勢洶洶,據(jù)某國際著名市場調(diào)查公司對6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調(diào)查,中國人買車(新車加二手車)的興趣排名第6,而購買新車的興趣則高居第2。至于中國人為什么要買車,排名第一位的因素是“愛駕駛”,第二位的因素是“個人社會地位的體現(xiàn)”,第三位的因素是“實用”。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愛駕駛”,表示中國人想弄輛車開;“個人社會地位的體現(xiàn)”,表示汽車可以看作一個流動的“個人成就展”;“實用”,沒什么可說的,誰買車也不光是用來展覽。
有意思的是這個排序。汽車是一種交通工具,基本的作用是給人代步,好比穿衣遮體、吃飯解饑,似乎“實用性”應(yīng)該排在第一位。但汽車自從問世起,實用性就不是買家們第一關(guān)注。
發(fā)明汽車的目的是要搞出一種可以替代馬車的交通工具,但汽車的早期用戶——那些有錢的歐洲貴族——買來汽車就是當(dāng)個大玩具。駕駛一臺可以行走的機器,在一眾馬車中穿過,當(dāng)然感覺無比拉風(fēng)。當(dāng)時的車都是定制,街頭就能看到那幾臺車,要是偶遇一臺車能跑得更快,大爺們花再多錢也要搞到手,要的就是那種牛逼的感覺。這種心態(tài),跟買特斯拉差不多——誰是沖著實用性去買特斯拉的?
當(dāng)年的貴族,與今天的中國百姓,在買車上的興奮點其實是一樣的:一曰愛駕駛、二曰有面子。
當(dāng)福特T型車這種大眾化廉價車開始普及后,汽車的實用性才凸顯出來。買臺T型車可以滿足“愛駕駛”的需求,也可以自豪地向鄰里宣布自家進入了汽車時代,但買T型車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買車的目的可不是用來當(dāng)玩具,而是實實在在地解決交通問題。T型車的實用性實在沒話說,代個步只是基本功能,上山鋸木、下地耕田這種超出汽車本分的情況也是有的。
在汽車普及已久的社會中,人們對汽車的興奮度會大大下降。在上述調(diào)查中,歐洲人有買車計劃的比例遠(yuǎn)不及中國,更奇怪的是,即便打算買車,買二手車的比例也超過了買新車的比例。買二手車,即體會不了新款車的駕駛樂趣,又比較沒有面子,可見,很多歐洲人買車,就是圖個便宜實惠。
看看歐洲流行的車款,也可以了解歐洲人在用車方面是多么講究實用。去過歐洲的人,都對歐洲滿大街的“肥臀車”印象深刻。不管大車小車,都要搞個大屁屁的旅行版,高爾夫這種平民車就不用說了,奧迪A4、A6,寶馬三系五系,奔馳C級E級,都撅著豐滿的大屁屁在街上招搖。
旅行車,相比于三廂或是兩廂車,優(yōu)勢在于那個碩大的行李艙。從實用性看,三廂轎車的裝載能力是最差的,早在十年前,汽車設(shè)計大師喬治亞羅就發(fā)出“三廂車已死”的論斷。喬大師認(rèn)為,兩廂車乘坐空間非常寬大、舒適,而當(dāng)它要改成三廂車時,后排乘坐空間往里壓了不少,行李艙也變得更小,給人一種壓抑感。
喬大師顯然是從一個歐洲人的角度看問題,光考慮實用性,而不能理解關(guān)乎國人面子的“轎子”情節(jié)。十年過去了,看上去更穩(wěn)重氣派的三廂轎車依然是中國車市的主流,可見,喬大師對于中國車主的心理還是沒看透,一廂情愿地以為歐洲的“先進”汽車文化會迅速地影響中國。
旅行車,可以看作是廣義的兩廂車,但它比普通兩廂車(歐洲叫掀背車)的后懸更長,車頂也更平直,因而行李廂空間也更生猛(之間的區(qū)別,可以看看高爾夫及其旅行版)。這個行李艙,平時可能感覺有點浪費,但真要出門兒旅行幾天,拉上幾個人的隨身行李,再拉點吃的喝的,返程時再裝進些大包小包的采購,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沒這么個行李艙,開車出個遠(yuǎn)門兒還真不方便。而且,日常生活中,免不了要拉個大些的東西,比如小孩的嬰兒車、老人的輪椅什么的,有臺旅行車,這都不是事兒。
旅行車的好處,還不僅在于它能多拉東西,相比于轎車版,旅行車的燃油經(jīng)濟性、速度或者操控性方面毫不遜色,實為經(jīng)濟實惠而又不失駕駛樂趣之選。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國際品牌和自主品牌都曾上馬旅行車,以為會在這方面有所作為,但時至今日,國產(chǎn)的旅行車基本已經(jīng)絕跡,寥寥幾款進口車,昂貴的價格大大沖淡了它們的實用性,只留給少數(shù)有旅行車情結(jié)的實力派買家孤芳自賞。
還有一種實用性的車型叫做MPV,在歐洲也比較流行,但在國內(nèi),GL8之類的商用車銷量尚可,家用的MPV,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即使不會絕跡,也很難看到復(fù)蘇的跡象。
在中國,只有一種實用性的車型非?;鸨?,而且是越來越火爆,那就是SUV。SUV車型,尤其是近些年crossover之風(fēng)大興后的SUV車型,也算得上是各車型優(yōu)點的集大成者。它可以有越野車的高底盤、也可以有旅行車的大空間,如果設(shè)計巧妙,還可以有MPV的靈活座椅。但高昂的售價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它們的實用性,高出的底盤消弱了車子的靈活性并增加了翻車的風(fēng)險,比轎車高的油耗,也增加了車主日常用車的煩惱——當(dāng)然,它們有著高大上的形象,僅此一點,就足以影響一個中國買家的購買決心。
某汽車品牌曾經(jīng)在中國做過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diào)查,想了解買家們對SUV車型最注重的方面有哪些。結(jié)果表明,大家最看重的不是什么越野性、安全性之類,而是“外形設(shè)計”。排名第二位的因素也跟SUV本身無關(guān),大家比較關(guān)心的是“品牌”,懸掛哪家的logo也是車主特別在意的。接下來,才是空間實用性、動力性、越野能力之類能體現(xiàn)SUV特點的方面。
車子畢竟是買來用的,而不僅僅是搞流動展覽的。就算想用車子向旁人顯示自己的不凡實力,有效期也就是一兩年,車子一不新鮮,展示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一旦新款車上市,你依然開著老款車,會讓人覺得你這幾年白混了,看不出有什么進步。用車子展示自己,廣告費是相當(dāng)昂貴的,大家還是想開點,把車子的實用性放在重要位置考慮問題比較合理。
所以,買車時,別光沖著車殼子使勁兒,更要考慮一下這車的實用性,想明白自己買輛車到底是干什么用。想平時代步的,就買臺小車;想兼顧出遠(yuǎn)門兒旅行的,可以考慮旅行車或是MPV;經(jīng)常要走爛路的,就選臺SUV……總之,買車時別被面子問題一葉障目,畢竟車子不是金鏈子,除了顯擺,更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什么時候中國街頭實用型的車子多起來了,那就說明大家的消費心態(tài)比較成熟平和了。
---------------------------------------------------------------------------
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車轍》,有料、有觀點、有意思!
聲明:本文由說客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汽車之家。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