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這件事不能馬虎,在買房之前,至少要對該樓盤的信息做一個大致的了解。至少要清楚該樓盤是公寓性質還是住宅。本來要買住宅的,結果樓盤卻是公寓,如果稀里糊涂的就交錢購買了,最后損失的不還是自己嗎。
01
中介帶看樓盤
62歲的何先生是北京人,退休之后來到重慶生活。10月初,他了解到沙坪壩雙碑一處樓盤正在開盤,就在中介人員的帶領下去了現場。
所以帶著中介,主要是起到陪同的作用,因為中介對樓盤的信息比較熟悉,比如房價的布局,大小,采光等技術性的問題能夠解答。
02
總價只要20多萬 馬上認購一套
何先生發(fā)現該樓盤是現房,主要以小戶型為主,每個房間都有四米五的挑高,最關鍵的是單價和總價都不高,小戶型只要20多萬的總價,他一下子就心動了。
看到這么低的房價,何先生說他當時感覺就像是天上掉餡餅一樣。在看房的當天,何先生就做出了決定,認購了一套小戶型的房子。
03
回家看認購協議書發(fā)現問題
在簽了認購協議書之后,何先生支付了1萬元的定金。何先生說回到家之后,他仔細看了認購協議書,發(fā)現有這么一句話。
在簽訂本協議前,乙方已實地查看,知曉并同意該房屋需進行結構和能源改造,方具備開通天然氣的條件。
04
中介解釋房子是公寓性質
看到這句話,何先生立即和中介人員取得了聯系,詢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結果對方告訴他,這套房子是公寓性質的,而且在帶看的過程中也告知了。
中介工作人員劉先生說因為剛開盤,帶看的人特別多,看樣板間都要擠進去,帶看過程中所有的參數都給何先生說了,只不過當時樣板間人比較多,不知道何先生聽清楚沒有。
05
想買住宅 希望售樓部退定金
在看房和簽認購協議書的整個過程中,何先生說他都不知道這個樓盤是屬于公寓性質的,還一直以為是住宅。
何先生一開始就想買住宅,為此他多次和銷售部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希望退房并返還定金。
何先生說在這次買房的過程中,他自己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沒有直接問是不是公寓,對方也沒有主動的告知,希望對方能退還一部分,也沒有要求全額退,因為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
06
花1萬塊錢買教訓
記者在了解情況后,陪同何先生來到了售樓部。項目負責人李女士表示,在售樓部公示的文件和項目的情況介紹上,關于樓盤屬于什么性質,都標示得非常清楚,不存在隱瞞,雙方簽署的認購協議書也是合法有效的。
如果何先生堅持要退房,只能自己承擔定金的損失。對此,何先生表示自己在買房的過程中,的確存在疏忽,所以愿意承擔1萬元的定金損失。何先生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教訓,提醒購房者,買房不是小事,一定要了解清楚再做決定。
07
購房時不要沖動
售樓部在開盤時總是人山人海,無論是樓市火熱時期還是樓市冷淡時期,總是座無虛席。真的有這么多人買房嗎?實際上并不是如此,很多人都是開發(fā)商為了充當排面,請來的托兒,為的就是制造樓市火熱的假象。
這樣火熱的現場會讓購房者們感到危機,擔心這么多人買房,自己看中的房子還能落到自己手中嗎?這種緊張氛圍存在后,人們買房時也不再猶豫,爭先恐后地選房,害怕自己看中的房子被別人先選中。就像何先生這樣的,看到總價便宜,而且又是小戶型,毫不猶豫就認購了。結果房屋性質都還沒搞清楚,就稀里糊涂的交了錢。
而且現在很多新開發(fā)的樓盤都處于城市的邊緣地段,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周邊的配套設施也不完善。而開發(fā)商為了銷售樓盤,一般都會宣傳樓盤,比如說,周邊的配套設施正在規(guī)劃中,很快就會建設起來,而且小區(qū)內有花園、小湖泊等等。
所以說,關于周邊建設的問題,還是要到城市規(guī)劃網上查詢一下,如果明確規(guī)定了小區(qū)周邊幾年內會完成周邊設施的建設,還是可以選擇。而如果規(guī)劃網上沒有明確的規(guī)劃計劃,還是不要輕易選擇這里的小區(qū)。
對于購房者而言,買房首先還是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家庭和自身的需求,買房的時候一定不要沖動,也不要輕易相信開發(fā)商的宣傳,先弄清楚房屋的性質,做好資料后再考慮要不要選擇這里的房子,如果自己有時間就不要找中介帶看,最好是自己去售樓部實地查看。
總之,大家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的選擇,畢竟是自己的家,不要沖動行事!